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光纤通信实现视频高清传输 看竞争格局
2014-12-05 10:45:34 来源:中关村在线 作者:【
关键词:视频监控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社会对于通讯带宽的需求越来越高。为了能够传输更多的数据,运用光纤通讯无疑是很好的选择。近日,科学家成功地研制出一种新型光纤,每秒的数据传输率可达255TB,比目前商业光纤的带宽效率高出21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社会对于通讯带宽的需求越来越高。为了能够传输更多的数据,运用光纤通讯无疑是很好的选择。近日,科学家成功地研制出一种新型光纤,每秒的数据传输率可达255TB,比目前商业光纤的带宽效率高出21倍。
    与普通商业光纤中只有1条核心可供传递信号不同,这种新型光纤拥有7条不同的核心,这就好比将一条1车道的道路改造成了7车道。与此同时,研究人员还在这种光纤中引入了两条额外的垂直信道用于数据传输。通过这两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有效提升了光纤传输效率。这一技术的出现将会让实现PT量级的传输效率成为可能,从而大大缓解由于带宽资源紧张而导致的危机。
    光纤通信让视频监控实现高清化
    视频监控系统承载了轨道交通系统中关键的视频信息记录、紧急情况的处理,替代了大量的人力。其故障将引起系统的混乱或关键信息的丢失,给轨道交通运输造成巨大的风险。在实际运行中就有发生过因视频监控系统稳定性问题,影响到轨道交通故障的处理,影响到地铁公安的办案。因此,轨道交通系统对于视频监控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极为严格的要求。传输系统作为视频网络高清传输中的关键部分,传输方式和传输技术严重影响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依据“木桶规律”,结尾的图画质量将取决于整个体系中最差的一环;而这最差的一环通常即是网络高清传输体系。体系的计划人员和装置人员有必要依据实践需求挑选适宜的网络高清传输方法、高质量的网络高清传输线缆和设备、并按专业规范进行装置,才干到达抱负的网络高清传输作用。
    跟着光纤通信技能的开展,图画网络高清传输的方法也越来越多,光端机的视频信号叠加器信号复用器网络高清传输比其它的如双绞线网络高清传输、同轴电缆网络高清传输有着更大的优势。众所周知,光纤网络高清传输首要依托光端机把光纤(缆)的一端将电信号复用器转变为光信号复用器,而在另一端将光信号复用器转回对应的电信号复用器。光端机为高清传输监控体系供给了灵敏的网络高清传输和组网方法,信号复用器质量好、稳定性高。
    光纤通信行业飞速发展
    这些年,因为光纤通信技能的飞速开展,也使得光纤网络高清传输高清传输监控体系的造价大幅下降,所以光纤和光端机在高清传输监控体系中的运用越来越遍及。光纤已广泛运用于家庭光纤和单位接入网,在家庭智能化、办公自动化、工控网络高清传输器、车载机载和军事通信网等范畴。关于网络高清传输带宽、网络高清传输间隔需求较高的高清视频信号叠加器流来说,光纤年代降临完成高清高清传输监控不再是梦。
    据工信部统计,2014年1-6月,全国新建光缆线路138.6万公里,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1883.8万公里,同比增长18.1%,4G网络推动了光纤光缆行业的高速发展。

  光纤企业拉开竞争大局
  2009年中国发放3G牌照,中国掀起了新一轮网络建设高潮。中国光纤光缆厂商沉寂多年后迅速崛起,产销均出现数倍的增长,到2013年,国产光纤光缆已经占到超过70%的市场份额,整体年产能高达2.5亿芯公里,可以满足全世界的需求。市场需求刺激产能严重过剩,导致国内光纤光缆厂商面临严峻的产能消化危机。
    在这一波大跃进中,小型光缆厂被逐渐淘汰,市场份额迅速集中,领头的几大厂商均形成了光棒—光纤—光缆的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同时还将优势向ODN延伸。中国移动近期结束的史上最大规模光纤光缆集采就缩减了中标名单,据业内人士透露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也会仿效,这将进一步加剧光纤光缆市场的集中度。
    光纤光缆厂商向下游拓展ODN市场,与传统ODN厂商展开正面竞争,这是另一个新话题。光纤光缆产业链本身,已经形成全产业链高度竞争的发展态势,厂商之间主要比拼的是规模经济和成本控制能力。加上今后几年市场需求不会下滑,导致光纤产能扩张的势头不可遏制。过剩的产能如果无法消化,势必引发行业恶性竞争。
    新的市场机遇缓和了这一局面。从2012年来,中国光纤光缆厂商纷纷推行“走出去”战略,通过国际市场消化过剩产能。这一战略执行的最激进的是亨通光电,该公司提出的“555国际化战略”,要在未来几年拥有50%以上的国际市场、50%以上的国际资本和50%以上的国际化人才。2000年泡沫危机之时,产能过剩的中国厂商没有实力走出去,坐困国内市场;随着技术的进步,下一个十年中国厂商已经有实力拓展国际市场,与国外厂商同台竞争,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5关注三大趋势视频监控占显示..
下一篇IDC报告:云直存监控云存储守护平..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