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安防与大数据:如何才能真正“心连心”?
2015-04-14 15:49:00 来源:中关村在线 作者:【
关键词:大数据 安防 心连心
 
如今,伴随着大数据在安防领域越来越深入的应用,也突现出一些技术难点。在IT领域,大数据技术发展较为成熟,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有较为丰富的技术选型以及技术路线,其中很多技术可以移植应用到安防领域中。

  如今,伴随着大数据在安防领域越来越深入的应用,也突现出一些技术难点。在IT领域,大数据技术发展较为成熟,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有较为丰富的技术选型以及技术路线,其中很多技术可以移植应用到安防领域中。但IT与安防毕竟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两者之间存在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最大的不同,就是数据本身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一下方面:

   数据类型不同。在IT领域,大数据处理的对象往往是网页索引、用户行为、日志记录等字符型数据,这些是结构化、方便计算识别处理的数据。而在安防领域,数据往往以图片、音频、视频等非结构化的数据,往往计算机不能直接识别,这些数据只有在人面前才显得有意义。

   数据量在数量级上的不同。在互联网领域,单条日志记录一般在一百字节之内,到了1PB的日志记录,已经是一个足够大的量。但在安防领域,一张普通的缩略图就几百KB,如果考虑高清摄像,高清视频,这个数量要更大。一个普通的中等城市,在主要交通卡口拍摄的图片,一年下来就能积压几个PB的数据,如果考虑视频,这个数据量更大。

  对数据的实时性要求不同。在互联网行业,以日志型数据分析为主的典型应用中,对实时性要求没那么高,比如淘宝的推荐系统,是否分析最近一个小时用户的浏览记录对于推荐效果关系不大。而在安防领域,前端摄像头录制的都是实时流,这是一个不间断的数据流,最近录制的数据超过一定时间没有得到有效保存,将会永远被丢失。

  针对安防领域与IT领域在数据本身上的异同,把适合IT领域常规的大数据技术搬到安防领域就会碰到一些技术难点,表现如下:

  存储成本问题。在IT领域,海量的数据往往保存在分布式存储系统中,为了提高数据的可靠性,一份数据往往复制成几份相同的副本,分别保存在不同的节点中,当其中一些副本丢失时,可以从其他节点读出数据。比如在Hadoop中,一份数据往往在集群中保存了相同的3份。如果有1PB的原始数据,则至少要占用3PB的磁盘空间。而在安防领域,几个交通卡口的视频,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如果不覆盖之前的数据,就能轻易积压几个PB。由于图像、音频、视频数据本身的量太大,生搬传统的多副本策略成本过高,我们需要设计出一些更高效同时不损失可用性的方案。

  小文件存储问题。这个问题是大数据技术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但在安防领域可能又突现得较为严重。在互联网,小文本、图片、音乐都是小文件,当层积较多时,都面临如何存取这些海量小文件的问题。而在安防行业,小文件主要以图片为主,比如一个城市的主要交通卡口在一年内,就能产生百亿张图片。对于这些海量的小文件的存储,涉及到大量元数据的管理,保证存取的性能是问题的关键。

  当然,问题并不可怕,通过分析研究安防应用场景,我们摸索出一些贴合安防大数据的解决方案。

  D1Net评论:

  总而言之,在借鉴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同时,也要深入研究我们的安防场景,探索一些贴切安防应用的大数据技术。安防大数据第一阶段要解决安防大数据的存储问题,当解决好存储问题后,我们进入到安防大数据分析处理阶段,当我们具备娴熟的分析处理技术后,可以进入深度学习,多维数据挖掘的深入应用。这一路还很漫长,我们慢慢探索,精益求精,一定能让安防大数据更好的服务安防业,保证我们的幸福安康。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大华股份盛装亮相吉林安防展,争..
下一篇海康威视应邀参加互联网思维论坛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