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安防+:安防新技术和传统行业的一场化学反应
2015-06-04 15:02:36 来源:CPS中安网 作者:【
关键词:安防 化学反应 传统行业
 
当前,随着互联网+概念的兴起,我们把传统行业中带有互联网特性的产业和衍生的经济学称之为互联网+行业。我们发现在安防领域也有的类似互联网的特性,安防系统的触角延伸到了各细分市场与传统行业。

  导语:当前,随着互联网+概念的兴起,我们把传统行业中带有互联网特性的产业和衍生的经济学称之为互联网+行业。我们发现在安防领域也有的类似互联网的特性,安防系统的触角延伸到了各细分市场与传统行业。

  什么是“安防+”,安防已不在是单一的电子制造行业,随着工业制造技术的提升,产品群已经融合了许多新型技术,技术横跨通信、IT、机械、光学、音视频、工业自动化、人工智能等多个行业。可以说安防已经“跨界”,安防的界限在快速延伸,触角无处不在,我们会发现当谈论科技时,安防已经在其中。当一个传统垂直行业具备了新经济形态,新业态,用一个最贴切的符号表达出来,就是安防+。

  具体到“安防+”概念,就是要结合4G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这样的全新技术,与传统的金融、电信、交通、城市建设、零售等各个行业结合起来,协同增效,创造新的价值与新的安防发展生态。

  对于“安防+”,有业内专家则表示:利用“+”的力量,不仅仅能帮助安防业和众多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促进整个安防业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把整个安防行业的蛋糕做大,拓展安防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未来,“安防+”很有可能成为行业的一种流行趋势。

  安防+”就是安防新技术和传统行业在一起发生的一场化学反应。

  “安防+”将重点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的融合创新,发展壮大新兴业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环境,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增强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我们认为安防诸多领域具备“+”的特性,例如家庭社区、家用安防、社会治安管理、道路交通、平安城市这些领域安防系统都具备了优化和集成其他系统的作用,利用新技术对行业的再造,产生新的商业模式,将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与社会各领域之中。比如安防+道路交通=智能交通,安防+片区安保= 平安城市,安防+传统家电=智能家居,安防+人防治安 =报警运营,安防+云存储=安防云等。

  安防+道路交通=智能交通

  道路交通受到物联网、智慧城市、新兴技术对的交互影响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智能交通产业。电子警察,道路监控覆盖率大幅提升;采用LTE等4G无线传输技术实现数据实时传输;

  车路状态感知与交互等关键技术的出现,提升交通运行监测能力和技术水平;应用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终端等新技术,共同推进新一代的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建立,提供服务市民高效便捷的出行服务。

  安防+片区安保= 平安城市

  智慧型平安城市建设让生活更安全。通过视频监控设备智能化升级改造,让视频设备具有智能研判的计算能力,把住宿、出行、消费、通讯与车辆行驶轨迹等信息进行关联分析,有效实现对人员,车辆的动态管理。

  智慧城市建设进一步要求信息技术和城市硬件建设的配合——物联网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各个系统。

  安防+传统家电=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是指充分借助互联网技术,涉及安防智能楼宇、智能家居、路网监控、智能医院、家庭护理、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充分发挥信息通信(ICT)产业发达、RFID 相关技术领先、电信业务及信息化基础设施优良等优势,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新的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模式,面向未来构建全新的城区(社区)形态。

  安防+人防治安 =报警运营

  人防、技防、物防在安防+的模式下能够高效配合,快速的联动。通过联网管理提供联动报警服务。视频监控指挥中心是安防+运营服务的创新拓展,服务内容包含专业化安防设计、24小时人员值机、专业保安人员现场出警、保险索赔等立体化的安全服务过程。

  D1Net评论:

  总之,随着智慧城市联网化程度的日益增加,这种以行业为背景的视频监控集中管理将越来越普遍,也将成为具备运营服务能力的安防厂商未来开拓的新方向。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大华股份献计2015中国轨道交通高..
下一篇公安部力推基础信息化建设 信息安..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