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五大趋势揭示安防我国安防产业发展动态
2015-08-24 10:21:43 来源:物联中国 作者:【
关键词:视频监控
 
随着平安城市建设的发展需求,在安防布控领域从地域分布来说,中国在安防市场上的布控已经成为安防市场的第一。当然这与和谐社会、平安社会有非常大的关系。除了平安社会和谐社会还有智能交通,对于交通路况的监控,对于交通管理的需求,还有刚才提到零售行业、家庭行业这样的要求。

  随着平安城市建设的发展需求,在安防布控领域从地域分布来说,中国在安防市场上的布控已经成为安防市场的第一。当然这与和谐社会、平安社会有非常大的关系。除了平安社会和谐社会还有智能交通,对于交通路况的监控,对于交通管理的需求,还有刚才提到零售行业、家庭行业这样的要求。除了市场本身,企业对安防的需求度也非常高。

  依照近年安防产业的发展,英特尔物联网事业部细分市场营销经理沈鑫总结了五个比较明显的发展趋势:

  第一个趋势就是模拟化到数字化的变化,最早的摄像头就是闭路电视,CCTV这种情况,一般都是模拟化的信号。其实数字摄像头或者高清网络摄像头不是一个新东西,但是从去年开始网络摄像头的出货量第一次超过模拟摄像头的出货量,这个转折点比我们预计的发生晚了一两年,这个反应出网络摄像头的网络化比我们最早预期是非常快速的。对于英特尔来说也是我们非常欢迎的一个发展趋势。

  第二个趋势就从摄像头的解析度来说,越来越多从标清到高清,甚至4K的要求。这里清楚不清楚,最大的好处在于分辨率提高之后,提供的数字信息越来越多了,就像人眼一样,人眼看到非常高清的东西。所以我们捕捉的信息捕捉的图象非常多,如果是标清像640×480P,它获得的像素数目和信息大小相对来说比较低。那么随着高清到1080P到4K,它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量大的好处在于它可以做更多智能的分析,除了可以分析颜色以外可以分析车牌可以分析人脸,可以分析一些特定趋势和特定模式。

  第三个趋势就是从孤立到网络化的过程。这个其实跟模拟到数字变化是息息相关的,最开始就是同城电缆。同城光缆可能传输距离非常有限,不能传的很长,成本比较高。网络的好处第一就是布线成本非常低,或者总体成本非常低,促进了摄像头的发展。第二就是可管可控,通过网络对于摄像头或者对于前端设备进行管理是非常方便的一件事情。

  第四个趋势就是从简单录象到智能分析。一方面是跟平安城市或者智能交通有关,另外一方面跟新的商业模式的出现是相关的。最开始的传统模式什么东西存在硬盘或者磁带上,现在除了存储以外有很多分析要求,这些分析包括,比如高速卡口,传统卡口只是拍一个照片这个车经过了,现在越来越多卡口是照片可以分析出车牌,这里坐一个人还是两个人?这个车什么型号?甚至昨天我跟一个做安防的公司交流,他们现在已经不仅仅告诉你车牌是什么?他告诉你车的型号是什么?可以告诉你奥迪A6还是A8?当然这个跟前面的需求都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像这种智能分析,除了把这个数据分析之外可以带来非常多的商业机会,后面我们也会提到商业机会在哪里。

  第五个趋势,除了政府工程之外,我们看到商场、民用的市场有很多安防或者视频监控的需求。这个数据我不能准确说,但是从公安的刑侦案件获得的视频数据来说,有相当大比例已经是来自民用摄像头。如果在天安门布点,当然天安门都是政府摄像头。如果闹市区其实有很多摄像头资源来自于民用,比如说零售店、某个小区等等,这些其实为了政府去破案做刑侦提供了非常多的数据源。但是从本质来说的话在商用在消费市场的摄像头增加,对于政府的一些保全工作的帮助,除了这个以外还对自己消费,自己本身的。

  由此可见,中国在安防领域的企业,不管是产品的设备生产商或者系统集成商,他们在这个领域的市场份额,在全球的市场份额都是非常高的。尽管智能安防概念已经引进多时,但现阶段的所谓智能安防还停留在摄像头数据采集、远程设备超控和人力分析整合上,较真正意义上的智能还存在一定距离。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互联网+”时代政府管理创新的四..
下一篇企业转型解决方案提供商对抗集成..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