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2017年物联网+安防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2017-01-03 16:35:45 来源:慧聪安防网 作者:【
关键词:物联网
 
随着人民群众对安防需求的日益提升,智能安防的高度人性化和多种服务集成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以及行业技术的不断革新,新一代安防产品将有望迅速融入市场,进入寻常百姓家。

  随着人民群众对安防需求的日益提升,智能安防的高度人性化和多种服务集成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以及行业技术的不断革新,新一代安防产品将有望迅速融入市场,进入寻常百姓家。由于出安防所属的入口控制与物联网同样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物联网与安防结合的应用不断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热门领域落地,物联网+安防的整体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2017年物联网+安防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物联网成安防企业的必争地

  12月29日晚间,高新兴6.8亿收购中兴物联,加码物联网业务。前不久慧聪安防网独家采访了高新兴集团品牌总监黎莉,谈及2017年高新兴集团的战略方向时黎总表示2016年高新兴收购了中兴智联和中兴物联,取得全国最先进超高频RFID技术的系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及电子车牌领域的垂直应用。2017年,高新兴将作为公共安全的技术领导者,在原有公安业务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物联网业务的布局,将在公安、铁路、通信、车联网四个垂直领域发力,以大物联、大公安、大数据构建智慧城市,打造更安全的智慧城市。

  除了高新兴,作为NB-IOT的发起者,华为在技术上的优势毋庸置疑。华为在传感领域则推出自主研发的Boudica物联网芯片、IoT-OS物联操作系统,华为在大数据平台层提供分布式的数据处理系统FusionInsight,在提供海量数据的存储,分析和查询能力的同时支持从数据孤岛向数据融合的演进,通过数据共享与交换+大数据集成管理,支撑城市大数据应用,构建智慧城市生态圈。

  不仅安防企业,国内互联网巨头也大举进军物联网分割市场,究竟谁与争锋?还看今朝。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物联网主要基于和联网、自动控制与射频识别技术,此外传感器、嵌入式系统技术也很重要。

  传感器技术:这也是计算机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大家都知道,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计算机处理的都是数字信号。自从有计算机以来就需要传感器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计算机才能处理。

  嵌入式系统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软硬件、传感器技术、集成电路技术、电子应用技术为一体的复杂技术。经过几十年的演变,以嵌入式系统为特征的智能终端产品随处 可见;小到人们身边的MP3,大到航天航空的卫星系统。、如果把物联网用人体做一个简单比喻,传感器相当于人的眼睛、鼻子、皮肤等感官,网络就是神经系统用来传递信息,嵌入式系统则是人的大脑,在接收到信息后要进行分类处理。这个例子很形象的描述了传感器、嵌入式系统在物联网中的位置与作用。

  射频识别(RFID)标签也是一种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是融合了无线射频技术和嵌入式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技术,RFID在自动识别、物品物流管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业内普遍存在一种误区就是把传感网或RFID网等同于物联网。事实上传感技术也好、RFID技术也好,都仅仅是信息采集技术之一。除传感技术和RFID技术外,GPS、视频识别、红外、激光、扫描等所有能够实现自动识别与物物通信的技术都可以成为物联网的信息采集技术。传感网或者RFID网只是物联网的一种应用,但绝不是物联网的全部。

  物联网虽好安全也很重要

  日前,普华永道发布《2017年全球信息安全状况调查报告》称,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对物联网产品安全意识的缺失,导致消费者技术,包括网络摄像头、家庭自动化设备,成为极易受到攻击的对象。

  报告同时显示,在过去12个月中,中国内地及香港企业检测到的各类信息安全事件月平均数量为2577起,是去年同期的两倍,较2014年增长969%。电信是安全事件发生数量最高的行业,在过去12个月达到8536起,同比增长70%;娱乐及媒体行业排名第二,达到7674起,同比增长26%;金融行业排名第三,为4938起,同比增长2%。  方便与安全,不是鱼与熊掌的关系,为何不可兼得?所有与互联网相关的产业都应当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可以说,没有信息安全就没有物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

  总结

  中国物联网这一个板块的发展一直是参差不齐的,总的来说还主要是限制于技术创新。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技术永远都是限制行业发展的关键。那么对于国内安防和物联网厂商来说,我们该怎样走出我们自己的产业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安邦护卫与海康威视签署战略合作..
下一篇宇视获中国专利奖:每天申请1件发..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