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智能交通面临两大问题 安防企业在行动
2018-09-05 09:55:25 来源:智安物联网 作者:【
关键词:智能交通
 
中国共享单车服务商ofo已经做好退出韩国市场的准备。事实上,不仅韩国,此前ofo已经陆续撤出了德国、澳大利亚和以色列市场,并大幅削减在英国和美国的业务。ofo希望通过共享单车系统缓解当地公共交通压力,然而单车统一标准不完善、定位不准等诸多因素致使效果不尽人意。

  中国共享单车服务商ofo已经做好退出韩国市场的准备。事实上,不仅韩国,此前ofo已经陆续撤出了德国、澳大利亚和以色列市场,并大幅削减在英国和美国的业务。ofo希望通过共享单车系统缓解当地公共交通压力,然而单车统一标准不完善、定位不准等诸多因素致使效果不尽人意。
  ofo仅仅是共享单车大军中的一员,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而崛起的共享单车经过一番市场洗礼后,已经纷纷倒下。不仅没有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还造成城市道路拥堵,影响市容市貌等问题。如何缓解日益增长的道路交通压力问题,还是要交给智能交通系统来解决。

  智能交通初级阶段,仍面临两大难题

  当前,中国智慧交通系统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不同城市不同智慧交通系统之间相互独立,导致交通数据碎片化、信息利用率低且融合程度差,各部门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和共享,不利于交通流的分析与预测。而与智慧交通密切相关的物联网、车联网、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技术互相有交集但又不能完全覆盖,又没有一套自上而下、由近及远指导城市智慧交通系统的方案,便利交通的效果不够理想,相较于欧美较为完善的智慧交通系统,缺乏统一标准和顶层设计。

  此外,创新业务的赢利模式难以建立,核心竞争力不足。许多智慧交通产业链封闭孤立,例如不停车电子收费、车路协同、导航和信息娱乐类服务等。并且智慧交通高端产品主要是国外品牌,关键核心技术依赖进口,国产OEM大部分采用国外芯片,处于与国外跟跑状态。

  解决两大问题,安防行业在行动

  那么,这些问题究竟该如何解决呢?下面这些方法或许可以提供一些参考。

  智慧交通是指在交通领域中,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移动互联网等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面向交通运输服务系统的技术,智慧交通复杂系统的完善需要采取政府和企业结合的模式,通过科研机构的技术人员和企业合作,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而要实现复杂场景下多维交通信息综合大数据应用,建成覆盖地面、轨道、低空和海上的智能交通监控、管理和服务系统,离不开人工智能技术的帮助,一旦标准确立,将有海量全方位数据资源供人工智能充分利用,推出较为合理顶层设计也将水到渠成。为此,安防企业也在努力。例如,海康威视研究院开发出海康大数据平台,已能支撑千亿级规模的车辆通行记录存储管理和应用。大华也针对“信息孤岛”问题提出了智能交通综合管控平台解决方案。

  技术方面则需要企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迎头赶上去,在这一方面,安防企业的表现也备受瞩目。海康威视推出“云图交通”,通过对交通世界各类信息的完全感知,在AI 云平台强大的数据处理、运算能力支持下,为交通管理和出行服务提供强大支撑和实战应用。对现有公安交通集成指挥系统是一种完善,但需要落地实践去进一步打磨。而易华录则提出了数据湖概念,所谓数据湖,其核心是蓝光存储的运用,具有存储容量大、存储空间扩展灵活、安全性高、保存期长等特点,数据存储之后,通过构建大数据分析平台,进行数据挖掘,从而开放大数据应用。

  结语:面对智慧交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需要各方面通力合作,加强资源整合。各大企业需要用新思维、新理念进行创新和探索,把握机遇,创造出更加安全、方便、迅捷、经济的交通出行模式和交通管理系统。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机器视觉一路升温 安防企业吹响号..
下一篇电子车牌助力智慧交通 安防企业抢..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