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探观人工智能时代下大安防的新“现象”
2018-11-12 21:03:51 来源:安防知识网 作者:【
关键词:安防行业
 
业界皆知,2015年,人工智能便已开始悄然“侵袭”安防行业,经过近三年的探索发展,“AI+安防”已经从概念普及、技术比拼,进入到产品、场景、实战应用和生态构建阶段,这一点从 2018北京安博会得到应证,无论是传统安企还是AI新创企业大都在竞相展示实战应用。

  业界皆知,2015年,人工智能便已开始悄然“侵袭”安防行业,经过近三年的探索发展,“AI+安防”已经从概念普及、技术比拼,进入到产品、场景、实战应用和生态构建阶段,这一点从 2018北京安博会得到应证,无论是传统安企还是AI新创企业大都在竞相展示实战应用。毋庸置疑,人工智能和安防行业的融合正在不断加速、加深。那么,在人工智能和新网红5G的加持下,大安防产业呈现出什么新“现象”?
  2018,“AI+安防”加速释放实战价值

  在刚刚过去的安博会上,笔者有幸采访到海康威视副总裁徐志军,针对业界比较关注的当前人工智能在安防行业的落地情况,他说,“如果说AI发展正在迈上台阶的话,前几年,我们只是把脚抬起来,今年可以看到把脚踩到台阶上了。之前,很多人之所以认为AI更多是一个概念,是因为他们还不够理解具体应用场景,从当前来看,无论是从公安、交通等政府领域,还是到社区、零售等民生领域,AI的实战应用成果可以说百花齐放,AI+安防融合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

  众所周知,海康威视于2017年推出了云边融合的智能物联网架构- Hikvision AI Cloud,认为物联网是边缘节点、边缘域、云中心三级架构。当时AI Cloud的推出在安防产业圈引发极大轰动。AI Cloud旨在解决物联网智能化升级,物联网与IT系统融合带来的问题和挑战,体现物联网“边缘感知、按需汇聚、多层认知、分级应用”的核心应用价值。同时,也是海康威视向业界正式宣告其完全开放的态度,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开放平台能力(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平台服务、应用接口四个层面全面开放),与各方共建AI产业生态体系,以此推动AI技术应用规模化和产业化的进程。

  徐志军介绍,Hikvision AI Cloud已经在多个行业得到落地应用,以智能交通行业为例,依托AI Cloud架构,能够更好地帮助用户解决交通管理的问题,过去一年,海康威视和深圳交警、西安交警等行业用户成立了联合实验室,在实景指挥、情报研判和移动警务等方面助力交通管理部门实现应用创新,是AI Cloud的典型案例。未来,AI Cloud不仅能够赋能交通管理,公共安全、政府管理等方面也能发挥积极作用,可以服务城市管理部门实现精细化治理。

  另外,在提到AI Cloud商业化的挑战时,徐志军表示,主要是如何满足各种场景化的应用,每个行业、每个城市的基因不同,业务需求不同,如何将AI技术与实际需求结合起来发挥价值,这是行业共同面对的课题,海康威视将从用户需求出发,分析研究公共安全、交通管理、城市管理等应用需求和场景特点,将科技手段和业务需求相结合,并以开放的心态,持续和用户互动,和合作伙伴一起为行业提供服务,为城市精细化治理贡献力量。

  “AI+移动警务”增强移动执法战斗力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和机动车辆基数增长加速,给执法环境带来重大挑战。而传统的移动警务无论是从产品性能还是专业应用上,都很难满足当前移动警务的执法需求。在警务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全国各级公安机关已经陆续加载“AI+移动警务”新模式,以提高城市一线警务工作人员的实战水平和核心战斗力。

  “AI+移动警务”主要是由多元化的前端移动警务设备、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构成,前端移动设备主要包括移动警务通、单兵执法记录仪、移动执法车载系统等,应用软件以客户端APP呈现,不同的警种可根据实际业务下载相应的APP应用,而系统软件则对接公安部人口、出入境、车辆、在逃、盗抢等大型资料库。移动警务终端系统可以覆盖到社区警务、治安视频监控、巡逻防控、车辆核查等领域。

  而人工智能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对人、车、物进行快速识别和比对分析,直接在前端实现视频数据的迅速结构化处理,为实战人员的行动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在“AI+移动警务”下,警务人员可以利用移动警务终端产品实现人车定位、分析研判、指挥调度等警务工作,并随时随地获得公安业务信息的支持并实现实时比对。也可以现场采集信息及时回传公安内部信息中心,有效解决通缉、协查、堵截、搜查、处罚等一线公安工作中对嫌疑人人工照片识别问题。

  徐志军表示,“AI+移动警务”方面海康威视也在积极实践,具体而言,将AI能力前置到移动终端上,结合中心端的分析处理能力和业务流程优化,为用户构建一套高效、实用的系统,例如海康威视“深眼”移动警务系统,我们实现了基于车载行车记录仪(“智能后视镜”)的前端车牌识别、黑名单比对以及警情接收、互动等功能,带来了缉查布控报警以及出警拦截勤务模式的变革,提升了报警、拦截效率,在速度上,要比传统移动警务快5-10倍。此外,徐志军介绍,固定卡口是很难达到城市级的全域覆盖的,移动警务其实就是移动的卡口,能够弥补固定点位的覆盖盲区,面对城市精细化治理的迫切需求,把固定设施与移动警务动静结合并服务实战,创新出“AI+移动警务”的新模式,能够成为有效解决警务工作难题的利器。

  5G技术将驱动公安和交通领域新应用

  当前我们正处于物联网时代下,而安防产业链升级到万物互联,“网络效应”是不可或缺的角色,业界一致认为,在5G技术趋势下,安防产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创新和升级。众所周知, 5G技术的优势主要包括更快的传输速度,更大的数据容量,更广的覆盖范围。对于安防产业,特别是视频监控领域来说,5G技术可以更快地传输视频数据,同时,智能数据处理能力也将加快。

  此外,5G技术将在智能交通“车路协同”方面大有作为。海康威视徐志军在采访中表示,交通领域特别需要大容量、低延迟的5G技术的驱动。最早的路是为马车服务的,随着汽车的出现,高速公路随之而来,专门为汽车服务。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未来的道路必将加载AI技术,专门为智能的车辆提供服务。他认为,未来的智能路网至少需要感知全覆盖和5G全覆盖,否则道路很难适配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的需要。可以预见的是,结合人工智能、5G技术和路侧的智能设施的车联网将是未来智能交通建设的重要方向。

  在智能路网建设方面,企业前期大多聚焦在车的智能化,但诸如雷达、探测器、传感器等技术造价成本高,而且标准也很难统一,因此,未来需要5G技术的加持,全面构筑“人-车-路”全域数据感知的智能路网,让智能交通进入智能的车和智能的路相互协同的新阶段。另外,随着AI专用芯片的面世,智能路网平台将在并发信息处理上表现得更加优秀,从而大大推动车路协同、自动价值走出关键的一步。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数字化安防崛起 企业掀起布局热潮
下一篇AI助力安防行业:ATRIS安巡士机器..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