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武汉1.75亿元智慧城市项目烂尾,微软“头胎”失败
2019-07-15 16:36:27 来源:通信世界网 作者:【
关键词:智慧城市
 
众所周知,5G将开启万物智联新时代,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智能连接。因此,智慧城市的建设在5G时代显得格外重要,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众所周知,5G将开启万物智联新时代,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智能连接。因此,智慧城市的建设在5G时代显得格外重要,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败诉!1.75亿元智慧项目黯然退场

  智慧城市的建设在国内外许多地区已经展开,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国内的如智慧上海、智慧双流;国外如新加坡的“智慧国计划”、韩国的“U-City计划”等。但是,智慧城市这块“大蛋糕”虽然诱人,却也不是轻易可以吃到的,例如四年前与国际品牌和地方政府合作的1.75亿元智慧城市项目,却面临多方诉讼的窘境。

  近日,于2017年2月15日立案的武汉智慧城市项目诉讼案经过两年多的公开审理,终于有了新进展。2019年7月8日消息,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的一份民事判决书显示,武汉智慧生态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慧生态)状告北京华胜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胜天成)、微软(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软),要求退还3507.4万元、停止合同履行:败诉。

  经合议庭评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第九十三条、第九十四条、第九十六条、第四百零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条的规定,判决如下:驳回原告武汉智慧生态科技投资有限公司的诉讼请求。本案案件受理费217170元,由原告武汉智慧生态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负担。

  至此,投入近1.75亿元的武汉智慧城市项目以“烂尾”黯然退场,该项目的失败也给业界敲响了警钟。

  案件回顾:当合作走向尽头

  2013年12月5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以下简称武汉经开区)与微软及其授权的华胜天成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商定在微软武汉分公司落户开发区、智慧城市CityNext)项目合作、扶持新创企业、加入中国云体系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引入“微软IT学院”计划、授权合格教育机构建立“微软技术实践中心”等6个方面开展战略合作。

  2013年12月31日,经政府采购程序,武汉经开区授权智慧生态与华胜天成正式签订项目合同书。项目合同签订后,神州数码(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码公司)作为微软公司指定的代理商向涉案项目供应软件产品;上海蓝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云公司)作为微软公司唯一授权运营商向涉案项目提供公有云租赁服务;长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天公司)作为华胜公司全资子公司与华胜公司一起向涉案项目提供集成服务,自此华胜天成与智慧生态进行了近一年半的合作。

 三年之后,2016年12月5日,智慧生态委托单位住建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对项目进行了评估,所出具的《武汉开发区智慧城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及配置方案评估报告》认为,“微软提供的智慧城市规划设计及配置方案的完整性、合理性、安全性、兼容性都存在较大问题,产品配置方案缺乏测算依据,无法达到使用目的与效果”。

  故此,智慧生态对微软及相关方提起诉讼,要求华胜天成向其返还已支付的集成服务费用226万元,微软返还其已支付的购买微软软件产品及服务款项3281.4万元,并同时终止《购买基于微软CityNext技术建设智慧城的产品和服务项目合同书》中“构建智慧城云平台微软软件及云管理平台建设服务”、“微软技术实践中心及ITA软件”、“已租赁尚未使用的WindowsAzure(公有云)服务”等项目的履行。

  微软如何“明哲保身”?

  从公开的信息分析来看,本诉讼共牵扯智慧生态、华胜天成、微软、神码公司、蓝云公司、长天公司6方,但是其实主体是9方,武汉开发区政府被隐藏在智慧生态公司背后,世纪互联躲在了蓝云背后,微软重庆公司被垫在了华胜天成和微软中间。各方真实关系如下图所示:

  智慧城市诉讼案相关企业关系图(来源:中关村智慧城市信息化产业联盟)

  由上图可以看出,微软并未与智慧生态签订软件和服务合同,而是通过集成商华胜公司、代理商神州数码公司、服务商蓝云公司展开合作,其目的就是为了将商业活动中的各类风险降为“零”,或者将商业风险转嫁到了合作伙伴身上。

  是不诚信?还是太钻营?在利益面前我们无从评价,对于微软来说,也许只是明哲保身之举罢了。最终微软确实保全了自己,只是将集成商、代理商以及服务商全部至于尴尬境地。

  对于该项目本身而言,也给业界留下了些许思考。微软公司在2016年11月1日给智慧公司的致函中表示,武汉开发区智慧云平台项目是微软在中国落地的第一个智慧城市项目。也许正因为是“头胎”,微软才如此小心谨慎。但这一切也表明了微软作为以科技力量成熟的,堪称超一流著名国际科技软件公司,在智慧城市的项目中并未显现出自己应有的实力与能力。

  究其原因,到底是因为实际技术能力有限,科技并未成熟,亦或是武汉智慧城市项目微小,无法体现雄厚的实力与技术能力?这一切都不得而知。但显然可以知道的是微软的态度:微软从根本上直接否定了相关的评估结果,并不认为自己所提供的产品服务和规划有任何问题。

  专家热评:“水土不服”在所难免,重业务、重运营方是上策

  就此事,中关村智慧城市信息化产业联盟智库专家、智慧城市领域资深项目实操专家进行详解热评。从合同《智慧城项目微软产品和服务清单及价格》中可知,该项目采购产品和服务金额总计175,370,850元,共6项,其中:

  构建智慧城云平台微软软件:69,211,560元;

  微软技术实践中心/ITA软件:10,590,290元;

  WindowsAzure公有云租赁:54,960,000元(含软件分销和三年使用规划服务费用);

  CityNext规划咨询服务:8,380,000元;

  云管理平台建设服务:14,490,000元;

  Dashboard系统建设服务:17,739,000元。

  专家指出,一方面,从合同金额的分配来看,大量的费用花在了购买IT软件、IT集成和云服务上,对于业务规划、集成和运营方面的费用明显考虑不足,这就是典型的智慧城市项目中重工具购买、重基础设施建设,轻业务、轻运营的表现。因此,项目失败也应该在意料之中。

  另一方面,微软作为基于欧美文化的IT工具厂商,对于应对现阶段蕴含浓厚中国特色的政府业务领域并不一定比一般的IT企业能够做得更好,做出来的东西水土不服也是现实存在的。

   所以还是要花大量的精力和投入,在依托法制的前提下做好政府业务的标准化。同时也希望这个领域能够出一两个符合中国文化的IT标准工具商,做中国的微软、SAP、SF。因此,未来需要产业链共同去努力,促进国产工具、本地智慧城市业务运营团队的大力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AI学习和大数据分析在公安领域有..
下一篇步态识别技术在公安业务领域中有..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