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智慧路灯大火的背后仅仅是只依靠一个5G么?
2019-07-29 17:23:53 来源:智安物联网 作者:【
关键词:智慧城市
 
早在2008年,IBM就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之后2010年,IBM又提出了“智慧的城市”愿景,各国政府也在积极倡导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但是具体如何建设智慧城市,每个地区和企业从何入手进行布局却不尽相同。

  早在2008年,IBM就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之后2010年,IBM又提出了“智慧的城市”愿景,各国政府也在积极倡导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但是具体如何建设智慧城市,每个地区和企业从何入手进行布局却不尽相同。在这种背景下,智慧灯杆应运而生。智慧灯杆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联网接入点的数量上有着先天优势,是智慧城市的接入点,也是对智慧城市很好的贯彻与实施。

    而在随着5G技术的发展,其核心技术之一超密集异构网络技术则要求减小小区半径,增加低功率节点数量,是保证未来5G网络支持1000倍流量增长。因此导致5G微基站的数量极多,分布极广。并且基站数量越多,覆盖就越好,速度就越快。

    在这一前提下,原本处于城市中的路灯似乎就成了5G基站*的搭配。作为一项基础设施,路灯在城市中具有分布有序、覆盖广泛、存在电力等特点,完美契合了5G微基站的要求。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人问如此说来智慧灯杆的大火不还是搭了5G的顺风车么?看似如此,实则不然。智慧灯杆之所以被称之为智慧灯杆,是源于通过应用先进、高效、可靠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和无线GPRS/CDMA通信技术等,实现对路灯的远程集中控制与管理的路灯,智慧路灯具有根据车流量自动调节亮度、远程照明控制、故障主动报警、灯具线缆防盗、远程抄表等功能,能够大幅节省电力资源,提升公共照明管理水平,节省维护成本。

    从十二五规划起,我国将建设新型城镇化列为重点发展项目,鼓励各个城市加速建成智慧城市管理系统,包括建立智慧城市试点补贴方案,全力推动智慧交通、能源和监控等应用。

    例如,江苏洪泽、北京左安门、江西瑞金等地都采取了上海三思的智慧路灯系统。集成了汽车违章处理、交通事故监控、人流密度监控、统计、紧急信息发布、紧急报警、智能防灾辅助与汽车充电桩等一系列功能。甚至可以通过电子标签对路灯周围市政财产(如垃圾桶、井盖等)进行监管,一旦被偷盗或损害可及时上报并提醒行人。而这一切功能的实现都在并未联通5G的前提下完成了。

    智慧路灯同5G微基站的结合源自于工信部、国资委发布《关于2018年推进电信设施共建共享的实施意见》,其中指出要积极推进通信塔与路灯、监控、交通指示等杆塔资源双向共享。

    由此可以看出,5G微基站落户智能路灯,实则为一项由政策推动的互利互惠的举动。毕竟除了搭载5G微基站,智慧路灯可以作为数据的采集端,也可以作为数据终端,整合5G微基站、安全报警等硬件,通过信息感知和大数据交互技术,实现智能照明、智慧交通、无线城市、信息发布等功能,并不是只能作为搭载5G微基站的器具。

    但值得注意的是,智慧城市的推动并不一定要通过5G,尽管目前智慧路灯的基本功能都需连网,但无论是实时车流或安全监控、环境监测亦或是一键报警等功能,通过4GLTE搭配NB-IoT(窄频物联网)技术仍足可应用。

    当基站放置于灯杆上,由于电流量的增加,旧灯杆必须进行缆线重整、电力系统配置等工程,而载重量、抗风力与机械结构稳固等内容也必须纳入考量。据可查资料,深圳市约24万个路灯杆进行「多杆合一」改造,初步测算费用将高达人民币500亿元左右。

    在这巨大的成本背后,5G微基站同智慧路灯的结合却依旧在继续,是因为5G带来智慧联网与城市改造的效益是看得到、能期待的。在不久的将来,希望搭配5G技术与成熟的商用运营环境能为人们带来更优秀的技术红利的享受,以不负人民的期待。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视频监控需把好网络安全关 民用市..
下一篇这三大难题 比市场下跌更让LED屏..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