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2020物联网市场增至1.7万亿美元 5G成其支撑
2019-08-02 11:09:56 来源:中国安防行业网 作者:【
关键词:物联网
 
7月25日,云栖上海峰会上,阿里披露一揽子云+智能战略:升级版数字政府项目是云服务开疆拓土的一脉相承,更受关注的则是芯片公司“平头哥”产品玄铁910的面世。

  7月25日,云栖上海峰会上,阿里披露一揽子云+智能战略:升级版数字政府项目是云服务开疆拓土的一脉相承,更受关注的则是芯片公司“平头哥”产品玄铁910的面世。仿效PC时代英特尔X86和移动时代ARM的“架构决胜策略”,阿里使用了新的RISC-V架构,瞄准的也是比电脑和手机更大的物联网(AIoT)市场。物联网为何越来越受重视?

  据市场研究公司IDC预测,2020年全球物联网连接数量将接近300亿左右。物联网市场规模预期在2020年前将以每年16.9%的速度增长,全球物联网市场到2020年将增长至1.7万亿美元。物联网的重要性毋容置疑。

  在物联网发展进程中,5G将在其中发挥关键性作用。一句话概括,物联网应用的支撑是5G网络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但物联网又不一定完全依赖5G网络,目前物联网的主流标准包括LoRa、NB-IoT、eMTC、SigFox,都是低功耗广域网的技术标准,其中LoRa、SigFox是工作在非授权频段的技术,而NB-IoT、eMTC是基于运营商网络的物联网方案,至少在我国是不大可能采用非标的广域网组网方案的。

  5G网络支撑物联网应用

  物联网的发展要具备两大关键性条件:一是要有完整的标准和网络体系,必须有网络覆盖支持物的互联与移动。当4G网络全面覆盖之后,推出的NB-IoT、eMTC等这些物联网技术,才能在其基础上形成真正支撑市场需求的全覆盖网络,满足物联网高可靠、低速率、低功耗等需求。二是安全性,移动通信网络天然对安全性有很高的要求,有QOS的保障机制,再加上行业安全机制的要求来保障其安全性,物的互联才有了可靠的安全保障,物联网才具备了大规模发展的条件。而此前的一些技术尚不具备这种安全性保障的条件。

  移动通信网络与物联网融合的优势在于移动通信网络有多大,物联网覆盖就有多大,不需要客户单独去建网,这对物联网的应用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而且大幅度地降低了建网的成本。随着4G演进中的NB-IoT、eMTC的成熟,物联网的发展开始起步。

  未来物联网的需求不断增长,支持未来万物互联的两个最重要的核心需求是海量的连接和1毫秒左右的时延,现在的网络无法给予支撑,但未来5G网络由于其低时延、广域覆盖、超密集组网、海量链接等技术特点将可满足物联网的需求。

  同时5G网络的高灵活性能够处理物联网产生的多样化数据,同时物联网也提供优化的5G网络有效配置满足终端用户的需求。5G和物联网将协同发展,共同促进,促使物联网真正迎来井喷式发展。

  物联网支撑泛在安防的来临

  物联网具备了安防系统所需的几乎全部要素,例如实时感知、精准定位、及时控制与快速响应,是进一步完善安全体系的最有利途径。物联网将使得传统安防催生出更多新型细分门类,也势必会促进安防向更多应用领域迈进,令“大安防”概念逐步落地。

  物联网的发展由应用驱动,发展物联网最终的目的也是要充分推动各领域的应用升级。物联网应用领域众多,其中物联网70%以上的应用都是公共安全相关,因此安防领域可以说是物联网发挥其应用的最重要领域。

  对于安防来说,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而安全防范的重点其实是在事前预警环节。物联网技术正好可以满足这种需求。以公共安全监测物联网为例,这一领域的特点是覆盖范围广、监测指标多、连续性要求高,因此所处环境并不适合人工监测。应用物联网技术尤其是传感器网络技术可对各类生产场景、生产者、特定物品进行安全监测,或对人员密集场所、对重要设备设施以及场景、人员、物品的各类信息进行搜集。一旦各种设备、人员或环境出现异常,相应传感器就可以及时发现并汇集各种信息,及时提出预警,达到安全防范的目的。

  随着市场的引导和推动、新技术的不断融合,物联网给安防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前景。这不仅仅体现在理论应用,它其实正在切实改变传统安防的理论和模式(不管是市场还是技术),使得安防行业从此面向更加更广泛、更加深入的众多应用领域。

  以普遍意义的公共安全概念为例,物联网中的传感技术可以监测各种人为或环境指数,提示不稳定因素,及时发出预警,达到快速控制事件或有效撤离的目的,降低事故对生命、财产的损害。应用物联网技术来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部位的视频监测监控及预警,可增强网络传输和数据分析能力,实现公共安全事件监控;利用电子标签、视频监控、红外感应等手段,可加强对危险物品监控、垃圾监测处理、可燃物排放、有毒气体排放、医疗废物、疾病预防控制等的全流程过程监测和控制;利用公共显示屏幕、感应器等设备,则可增强对建筑工地、矿山开采、水灾火警等现场的信息采集、分析和处理。

  除了城市公共安全领域,智能家居、智慧社区以及目前正处于风口中的机器人领域,AIOT都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智能家居中,AI成为构建智能家居生态连接的技术基础,也在推进着新商业模式,打通控制连接与数据连接,一大波智能家居设备实现了全面“语音控”+“脸通”的体验。本专题将重点结合目前AIOT重点应用场景,阐述AIOT重点技术支撑,安防产品技术在其中的应用以及目前市场中参与的重要企业。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大华守护汉代文化博物馆 助力传承..
下一篇六大维度解读AI与安防的化学反应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