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福布斯:黑客组织力量大 团结协作是关键
2011-09-09 14:05:48 来源:搜狐IT 作者:【
关键词:组织 黑客 网络安全
 
黑客行动人士(hacktivist)将自己视作一群更严肃的人,这个词由黑客与行动人士复合而成,意思是指他们是一群利用网络来推动政治、商业或社会整体变革的人。

  9月8日,《福布斯》发表题为《黑客组织力量大 团结协作是关键》的文章,以下为报道全文:

  黑客组织“匿名者”(Anonymous)及其分离出去的团队LulzSec(Lulz意为放声大笑,Sec指安全)几乎是在突然之间就出现的,它们成了2011年的新闻大事件之一。这些黑客组织攻陷大公司和政府机构的网站,其窃取数据的对象包括索尼(Sony)、美国公共广播公司(PBS)、亚利桑那州警察部门等等。这些组织的力量是怎样变得如此强大的?除了洋葱路由(Tor)这类网络匿名工具之外,黑客行动人士(或称网络行动人士)和网络恶作剧者(troll是其专用名词)达成的独特合作也是很大的原因之一。作为一个集体的代名词,“匿名者”组织之所以能拥有如此大的力量和影响,部分是因为这些不大可能成为伙伴的人抛开了彼此的成见,在一系列破坏性的网络攻击中团结到了一起。

  要想详细说明“匿名者”组织的状况——就像是老话说的“墙上钉果冻”——十分困难,不过大致来说,黑客行动人士和网络恶作剧者是该组织的两大关键支持者,而他们之间区分的标准是动机和技能。

  网络恶作剧者是这样一群人,他们以牺牲别人利益为代价,利用互联网来找乐子,典型的做法就是想办法恶心别人。早期的网络恶作剧较为平和,它们始自上世纪90年代的Usenet(译注:一种分布式的互联网交流系统)。如今,网络恶作剧的常见做法包括:在留言板上出言侮辱其他用户;对网页搞破坏;在论坛和Twitter之类的社交网络上发布他人的不实信息;另一种就是通过“人肉”找出受害者的真实地址和个人信息,然后利用这些信息干扰受害者的正常生活,比如为其订购很多披萨外卖,或是报警谎称对方在家里开妓院。网络恶作剧者们以量取胜,他们曾在2008年夏季将纳粹标志的统一码字符推到谷歌(Google)热门搜索榜的榜首,诸如此类。

  网络恶作剧者们的最终目标就是“lulz”或是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lulz” 这个词最早是一位代号weev的黑客在成立于1999年的虚拟博客社区LiveJournal中杜撰出来的,《纽约时报》曾在2008年的特写文章《我们身边的网络恶作剧者》(The Trolls Among Us)中对这位黑客进行过报道,他最近在接受我的采访时表示,自己仍未失去恶作剧者的精神。网络恶作剧可能发生在网上的任何地方,任何人都有可能参与其中,利用网络的匿名性特点大肆捣乱。不过,4chan却可以称得上是网络恶作剧的温床,它大概是世界上最有活力、最粗砺及最富创造性的网络论坛了,每月的独立访问者达到1,020万人次。根据4chan自己的统计,其访客中有三分之二是20岁出头的年轻男性。近年来,这些人对于聚在一起发动大规模的网络恶作剧以及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已经变得越来越熟练,其中一些行动的背后闪动着“匿名者”组织的影子。

  黑客行动人士(hacktivist)将自己视作一群更严肃的人,这个词由黑客与行动人士复合而成,意思是指他们是一群利用网络来推动政治、商业或社会整体变革的人。他们通常聚集在IRC(互联网中继聊天)网络中,而不是4chan这种无法让他们进行集中交流的论坛,而且他们通常都至少拥有软件和网页方面的基本编程技能。正是这些人带领“匿名者”组织发起行动,对始自去年的“阿拉伯之春”给予支持,例如他们攻陷了突尼斯政府的网站,在上面留下了“匿名者”组织的标志和以 “我们是匿名者,我们是军团”(We are Anonymous, We are Legion)开头的行动口号。

  Trollface,一张坏笑的脸,是广为流传的网络恶作剧象征。

  诸如Hackerweiser这样的黑客行动小团队,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已经出现。“黑客行动人士”一词据称由黑客团队The Cult of the Dead Cow(意为死牛崇拜)创造,该团队成员奥克斯布拉德·鲁芬(Oxblood Ruffin)认为这个词已经被“匿名者”组织所玷污,因为该组织使用了非法的DDoS攻击,这种攻击方式可以使网站陷入瘫痪。尽管如此,“匿名者”组织中那些严肃的家伙们还是对这个称呼痴迷不已,而4chan的常客则喜欢把他们叫做moralfag(译注:直译为道德苦工,在4chan论坛专指反对/b/版过激内容的新来者)。在4chan这个网络恶作剧大本营,团结在一起用黑客行动来改变世界,这个主意让他们深恶痛绝,而且与他们对“lulz”的追求完全脱节。

  然而不知何故,这两个阵营通过“匿名者”组织开始了大规模的合作。去年秋季,据信还只有数百名参与者在IRC网络上谈论发起“匿名者”组织的黑客行动,他们当时正着力进行一次由几个小团队组织的报复行动——为扞卫BT资源网站海盗湾(The Pirate Bay)而对反盗版公司实施攻击。到了2010年12月,当维基解密(WikiLeaks)宣布公开外交电报而朱利安·阿桑奇(Julian Assange)被捕时,这一切都改变了,这次事件是如此有力地震撼了人心,不管是IRC网络还是4chan上的人都得到了共鸣。

  突然之间,在IRC网络谈论报复行动的频道上聚集了成千上万的人,他们想要做点事情来对维基解密表示支持,其中包括制造一些大规模的混乱。一旦少数网络管理者确定了时间和攻击目标,支持者们便会开始在Twitter、Facebook以及4chan本站疯狂发送指向聊天频道的链接,以吸引更多人加入这次新的报复行动,然后便是一拥而上进行协同攻击。在2010年12月初,有数千人参与了针对万事达(MasterCard)、贝宝(PayPal)和维萨(Visa)的DDoS攻击,致使这些公司的网站陷入瘫痪,这是为了报复它们封杀维基解密筹款渠道的行为。

  黑客行动人士和网络恶作剧者各自的动机或许南辕北辙,但他们在去年12月份的合作却让“匿名者”组织一战成名。他们不只是拥有数量上的实力,而且对引起更大的关注也更加擅长。LulzSec作为从“匿名者”组织分离出去的团队,是在今年6月份崭露头角的,该团队制造的头条新闻比“匿名者”组织还要多,更不用提它在Twitter上超过35万名的追随者,这部分是因为该小小团队就囊括了严肃的黑客行动人士和爱开玩笑的网络恶作剧者。LulzSec团队中有成员负责攻入服务器的数据库以窃取敏感信息,其他成员则通过发布可笑的新闻稿或在Twitter上戏弄当局,这在争取到媒体支持的同时也为他们赢得了数以千计的追随者。

  LulzSec现在已经解散,网络管理者也很难继续维持AnonOps(另一个从“匿名者”组织分离出去的团队)的IRC网络频道,在这种背景下,最近几个月“匿名者”组织的攻击活动已经不那么起眼了,公众和媒体的视线已经转向“匿名者”组织支持者和LulzSec团队成员被捕的新闻。上周,美国有14个人因涉嫌参与去年12月份针对贝宝网站的攻击而受到刑事指控。与此同时,英国警方拘捕了两名和LulzSec团队成员Kayla有牵连的男子。想看到下一次两个阵营再因情势所趋而一起合作,我们或许要等上一段时间了。别的且不说,去年的事件已经表明,“匿名者”组织的网络世界是同仇敌忾而又身怀不同技艺的人们聚在一起共商大计的理想场所,而他们之中那些矛盾重重的不同动机却意味着这种乐趣不会持续到永远。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Mac系统防木马病毒的十个技巧
下一篇网络犯罪目的突变 可被载入编年史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