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2011年中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态势报告
2012-03-20 10:03:09 来源: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 作者:【
关键词:网络安全
 
2011年3月19日,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CERT)在京举办了“2011年中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态势报告”新闻发布会,对2011年我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态势进行发布和说明。

  2011年3月19日,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CERT)在京举办了“2011年中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态势报告”新闻发布会,对2011年我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态势进行发布和说明。来自重要信息系统部门、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域名注册管理和服务机构、行业协会、互联网企业和安全厂商等40余家单位的50位专家出席了发布会。CNCERT运行部周勇林主任和王明华副主任对“2011年中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态势报告”(简称“态势报告”)做了详细讲解,并回答了媒体现场提问。

  态势报告高度概括了2011年我国网络安全形势新趋势和新特点,总结了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治理网络安全环境的举措,展望了2012年网络安全热点问题。报告所依据的数据资料主要来源于CNCERT以及相关行业单位的网络安全监测结果,具有较为鲜明、权威的行业特色和技术特点。

  CNCERT希望发布的信息能为政府和重要信息系统部门、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互联网企业和广大网民提供网络安全形势参考,帮助其把握主要安全威胁,进一步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做好防范工作。

  报告要点如下,报告全文请点击附件:

  2011年我国互联网网络安全状况继续保持平稳状态;基础网络防护能力明显提升,但安全隐患不容忽视;政府网站篡改类安全事件显著减少,网络安全事件处置速度明显加快;以用户信息泄露为代表的与网民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件,引起了公众对网络安全的广泛关注;我国遭受境外的网络攻击持续增多;网上银行面临的钓鱼威胁愈演愈烈;工业控制系统安全事件呈现增长态势;手机恶意程序现多发态势;木马和僵尸网络活动越发猖獗;应用软件漏洞呈现迅猛增长趋势;DDoS攻击仍然呈现频率高、规模大和转嫁攻击的特点;相关互联网主管部门加大网络安全行政监管力度,坚决打击境内网络攻击行为;通信行业积极行动,采取技术措施净化公共网络环境;互联网企业和安全厂商联合行动,有效开展网络安全行业自律;深化网络安全国际合作,切实推动跨境网络安全事件有效处理。2011年3月19日,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CERT)在京举办了“2011年中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态势报告”新闻发布会,对2011年我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态势进行发布和说明。来自重要信息系统部门、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域名注册管理和服务机构、行业协会、互联网企业和安全厂商等40余家单位的50位专家出席了发布会。CNCERT运行部周勇林主任和王明华副主任对“2011年中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态势报告”(简称“态势报告”)做了详细讲解,并回答了媒体现场提问。

  态势报告高度概括了2011年我国网络安全形势新趋势和新特点,总结了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治理网络安全环境的举措,展望了2012年网络安全热点问题。报告所依据的数据资料主要来源于CNCERT以及相关行业单位的网络安全监测结果,具有较为鲜明、权威的行业特色和技术特点。

  CNCERT希望发布的信息能为政府和重要信息系统部门、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互联网企业和广大网民提供网络安全形势参考,帮助其把握主要安全威胁,进一步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做好防范工作。

  报告要点如下,报告全文请点击附件:

  2011年我国互联网网络安全状况继续保持平稳状态;基础网络防护能力明显提升,但安全隐患不容忽视;政府网站篡改类安全事件显著减少,网络安全事件处置速度明显加快;以用户信息泄露为代表的与网民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件,引起了公众对网络安全的广泛关注;我国遭受境外的网络攻击持续增多;网上银行面临的钓鱼威胁愈演愈烈;工业控制系统安全事件呈现增长态势;手机恶意程序现多发态势;木马和僵尸网络活动越发猖獗;应用软件漏洞呈现迅猛增长趋势;DDoS攻击仍然呈现频率高、规模大和转嫁攻击的特点;相关互联网主管部门加大网络安全行政监管力度,坚决打击境内网络攻击行为;通信行业积极行动,采取技术措施净化公共网络环境;互联网企业和安全厂商联合行动,有效开展网络安全行业自律;深化网络安全国际合作,切实推动跨境网络安全事件有效处理。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RSA2012大会焦点解读 更加务实的..
下一篇趋势科技新一代TDA让针对性攻击无..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