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互联网安全这个细分行业而言,2012年是网络安全领域值得纪念的一年,也是值得网民惊醒的一年,因为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的网络搞丢了很多秘密,也约了很多回架。

(2012年安全事件回顾)
综观2012年十大安全事件,不难发现,其中5个与用户隐私泄露有关,3个涉及安全厂商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可以说,“个人隐私安全”毫无争议的成为2012年安全领域最受关注的话题,而以360为首的中国互联网安全厂商公关战似乎是这个行业永不落幕的旋律。
个人隐私安全被呼唤
从2012国内网络安全十大事件来看,隐私安全问题最为严峻。随着“电商用户信息遭集体泄漏”、“360涉嫌窃取用户隐私”、“快递单信息被泄露”等一系列安全事件的爆发,引发了网民对“个人隐私安全”的异常关注。
2012年2月9日,有商户向亿邦动力网爆料称,收到了某公司发来的电子邮件,其中包括当当、淘宝、1号店、麦考林在内的多家主流B2C网站用户个人信息。7月,京东商城、当当网、1号店等多家电商网站再“集体”被曝账户信息泄露,致使用户财产损失、隐私泄露,电商信息安全问题再次引发“围观”。
11月,包括EMS在内的10余家主流快递企业的快递单号信息被大面积泄露,并衍生出多个专门从事快递单号信息交易的网站。在“淘单114”和“单号吧”两家网站上,展示快递单号的信息均被明码标价,售价从0.4-2元不等,并附带“生成底单(发件联)”等配套服务。由此引发的快递信息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比之电商和快递行业信息泄露更为严重的是网络安全行业的监守自盗。2012年10月9日,方舟子在微博上发文称360安全浏览器根本不安全,建议司马南这样的特殊人士慎用,从此拉开了“方周大战”的序幕。随后,有关360软件涉嫌窃取用户隐私的各种质疑及举证相继浮现,工信部等主管部门介入调查。号称中国最大的安全软件竟是用户隐私安全的最大威胁,此事因此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热议与关注,隐私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移动隐私安全同样不容乐观。2012年8月,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抽查安卓系统七个应用商城300余款应用,58%存在泄露用户隐私的行为,其中25%的程序还将泄露的信息进行了加密发送,使得在进行安全性审查时,确认其内容和传送目的地变得非常困难。
网络安全专家表示,由于各个应用商城运营方缺乏有力的程序安全审查机制与检测手段,以获取用户隐私信息为目的的程序大量涌现,有可能导致大量用户隐私泄露。安卓系统版本过多、应用开发门槛低、应用市场混乱、刷机市场暗藏风险、恶意软件形成联盟,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移动安全已面临巨大威胁。
安全厂商竞合风云
有人笑称,中国互联网有360,就不会缺乏战争,因此,在360所在的安全行业,各种混乱的公关战自然不可避免。其中最抢眼的,非“3B大战”莫属。有消息称,虽然“3B”大战难分胜负,但借此公关战争,再加上360安全卫士和360浏览器强行推广,360公司号称已经占据了中国搜索引擎10%的市场份额。
360一向善于“公关”,去年 12月360公司主动发起了一场名为“360重金悬赏黑公关”的公关炒作事件,谓为“3B大战”的延伸。360认为,“黑公关”打击的目标主要是360浏览器,目的则是抹黑360品牌与声誉。但在360大声喊捉拿黑公关的同时,也遭到了很多业内的质疑:贼喊捉贼。
有竞争就有合作,在互联网企业之间大打出手的同时,也浮现出了安全厂商联盟合作的身影。2012年9月10日,百度宣布发起成立首个互联网“安全联盟”,腾讯、金山、瑞星、小红伞、知道创宇等5家知名安全厂商成为首批百度安全联盟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