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移动端病毒感染率下降
2013-10-25 13:53:54 来源:腾讯科技 作者:【
关键词:移动终端 反钓鱼 病毒感染率 网络支付 信息泄露
 
10月24日,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常务副主任陈建民在第28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上正式发布2012年全国信息网络安全状况与计算机及移动终端病毒疫情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有28.49%的移动终端使用者感染过病毒,比2011年下降了近四成,移动终端病毒感染呈现下降趋势。

  

  10月25日消息,10月24日,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常务副主任陈建民在第28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上正式发布2012年全国信息网络安全状况与计算机及移动终端病毒疫情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有28.49%的移动终端使用者感染过病毒,比2011年下降了近四成,移动终端病毒感染呈现下降趋势。

  报告指出,2012年,参与调查的用户中33.29%发生过信息网络安全事件, 比2011年下降了35.54%。感染恶意代码以56.68%高居首位,仍然是用户面临的主要威胁;其次是垃圾邮件和网页遭篡改,分别占38.15%和33.39%;23.41%的用户遭受了网络盗窃或网络钓鱼。

  受经济利益的驱动,网上银行、网络支付等仍然是病毒的主攻目标,在盗取钱财的同时,不法分子还会窃取用户的私密信息。微博也成为新的关注点。针对大型企业、重点行业的病毒传播和攻击增多。操作系统、浏览器和应用软件中存在的大量未修补的漏洞,是联网用户的重大安全隐患,也是不法分子用来传播病毒、挂马和发动攻击的最主要途径。

  其中移动安全的调查显示,基于安卓平台的手机恶意威胁数量呈现爆炸式增长,对移动安全不能掉以轻心。2012年已经出现了利用手机操作系统的僵尸程序,利用微信、微博的钓鱼和欺诈迅猛增长,钓鱼欺诈仿冒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反钓鱼技术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提高。移动终端的安全问题仍然是安全领域的重点和难点。

  在移动终端病毒感染的途径中,排名第一的是网站浏览52.09%,其次是电脑连接和网络聊天,分别占到30.01%和21.75%,存储介质(20.52%)和电子邮件(19.47%)也占有较高比例。用户感染移动终端病毒后造成的后果主要有影响手机正常运行、信息泄露、恶意扣费、远程受控等。

  移动终端感染病毒后形成的主要危害较2011年均有所下降,影响手机正常运行比2011年上升一位,成为在感染移动终端病毒造成的最主要危害,占57.38%,43.21%的用户在感染移动终端病毒后产生了恶意扣费,42.5%的用户发生了信息泄露。用户对移动终端安全性认识的提高和安全软件的初步普及,使用户对移动终端的危害具备了一定的防范能力。

  网络支付安全调查显示,34.41%在使用网络支付服务过程中发生过安全问题。在出现过安全问题的用户中71.14%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大部分用户存在怕麻烦的心理,在经济损失后不会向公安机关报案,不能配合公安机关的取证工作,给打击相关犯罪活动带来更大难度。因此,有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网络支付用户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法律意识。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毛伟:把握机遇与挑战,重视网络安..
下一篇首届公共安全信息技术发展论坛开幕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