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网络安全被忽视 中国网民人均损失243元
2014-09-22 16:02:00 来源:论坛 作者:【
关键词:网络安全 经济损失 网络诈骗 网上支付 移动互联
 
自1969年互联网诞生,至今已经过去了45年。在45年间,互联网一次次展现出惊人的力量,改变着我们的世界。但如同潘多拉的魔盒,互联网也给人们带来了种种困扰。有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网民在网上损失近1500亿元。
  自1969年互联网诞生,至今已经过去了45年。在45年间,互联网一次次展现出惊人的力量,改变着我们的世界。但如同潘多拉的魔盒,互联网也给人们带来了种种困扰。有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网民在网上损失近1500亿元。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这也就意味着2014年中国网民每人平均损失243元。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网购。
  复合型网络诈骗案件高发
  据CNNIC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3.32亿,较2013年底增加2962万人,半年度增长率为9.8%,为全球各国网购人群规模之最。与此同时,网购交易中的欺诈犯罪也在急剧上升。
  为解决日益猖獗的网购诈骗给网民带来的威胁,根据360发布的《2014年网购先赔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360网购先赔服务共收到有效理赔申请22664例。其中网络欺诈类理赔申请12801例,报案总金额为2545万余元,人均损失1988元,人均损失较2013年增长37.2%。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网购诈骗依然是造成网民损失的主要源头。从诈骗手法来看:融合钓鱼、木马、电信诈骗等多种欺诈手段的,复杂的诈骗模式渐成主流。其中网络兼职、网络游戏、退款欺诈、虚假购物、消保欺诈、网上博彩、视频交友、投资理财、虚假团购、虚假票务、批发欺诈、网购木马、虚假中奖、话费充值最为常见。
  值得注意的是,进入2014年虚假购物的比例则大幅度下降,由2013年的23.2%下降至9.97%,下降了13.2个百分点。这与360等安全公司对钓鱼网站展开“围剿”也不无关系。钓鱼网站的生存周期越短,对用户造成的威胁也就越小。这一状况也直观的显示在网民的理赔数量上。
  年轻男性更易上当
  从年龄段上看,网络欺诈的受害者群体主要集中在16岁-25岁之间,占所有受害者总人数的59.2%。其次是26岁至35岁的受害者,占受害者总数的31.1%。二者之和已经超过90%。此外,在所有报案的受害者中,年龄最小的10岁,年龄最大的82岁。从出生年代上划分年龄层,则90后的年轻人占比为51.8%,80后占比37.5%,70后占比7.6%,60后占比2.4%,其他各年龄段的受害者约为0.6%。可以看出,无论怎样划分年龄段,能熟练使用电脑,喜欢上网购物,但又缺乏足够社会经验的年轻人都是网络欺诈犯罪的主要目标和主要受害群体。
  从网络欺诈受害者的数量上看,男性占比高达63.2%,女性比例为36.8%。这组数据与2013年数据基本保持一致,男性受害者数量仍远大于女性受害者数量。男性受害者在网络游戏、虚假购物、网上博彩、视频交友、投资理财、网购木马和虚假中奖类欺诈中的占比均明显高于女性受害者。较为激进的性格和缺少耐心,也是男性网友较易被欺骗的原因。
  典型案例:
  2013年5月下旬,安徽省阜阳市陈女士在某购物网站购物后,发现未显示交易记录,询问卖家时卖家给她提供了一个“某购物网站异常处理中心”的QQ号。王女士与该QQ联系时,对方以“解冻异常”为由,诱骗陈女士进行超级网银的授权支付操作。陈女士完成操作后短短5分钟内,账户中就被转走108800元,加上先前购物被骗损失的200元,共损失10万9千元。
  安全专家表示,犯罪分子诱骗受害者进行超级网银授权支付是骗子常用的诈骗方式。因此民众在网购时不要将支付主动权让给他人,此外一定不要听信他人的说辞,与金钱沾边的任何操作应以官方说法为准。
  9月24日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ISC2014)即将召开,届时除了邀请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网络安全守护者代表,分析当前世界范围内网络安全风险趋势交流防护技术和策略外,也会在民众们关心的防止网络欺诈方面传道解惑。本次大会希望能让更多的人意识到,网络安全隐患离我们并非遥不可及,反而时刻威胁着人们的正常生活。人们需要对来自身边的安全隐患提高警惕,增强网络安全意识,抵御时刻发生在网络和我们身边的安全威胁。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信息安全行业将进爆发期 计算机病..
下一篇奇虎360:如何颠覆传统杀毒市场?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