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国产安全软件为何都成了"白卷英雄"?
2015-05-08 12:49:46 来源:创事记 作者:【
关键词:安全 安全软件 钓鱼网站
 
最近几天,全球三大权威杀毒软件测试机构分别宣布撤销2015年授予360和腾讯的所有认证奖项。360随后宣布退出其中一个测试AV-C。腾讯并没有立即宣布退出,但是说需要法律维权。

  最近几天,全球三大权威杀毒软件测试机构分别宣布撤销2015年授予360和腾讯的所有认证奖项。360随后宣布退出其中一个测试AV-C。腾讯并没有立即宣布退出,但是说需要法律维权。就在几天之前,两家还先后拿着自己通过测试,并都取得高分的测试结果,向社会宣传他们的好成绩。这种剧情的反转真是让人看不懂。

  不过,三家机构针对腾讯和360被取消评分给出的原因也不同。腾讯被取消评分的主要原因是他们为了“跑分”而特意进行了优化,而针对360指控则更加严厉,说它实际上是借用了另外一款国外知名杀毒软件BitDefender的引擎,但在送评的版本当中开启这个引擎,却在给用户提供的最终版本当中默认关闭,导致如果用户以默认的形式安装了360杀毒,他们就不会使用BD引擎带来的充分防护效果。

  因此,针对这两种不同理由,腾讯和360的态度也是各不相同。腾讯就显得稍微温和一些,他们觉得对评测标准不一感到困惑;360就发表了两个言辞决绝的声明,退出AV-C测试。有趣的是,我看到360在声明当中提出是三个主要的原因让他们这样做;他们并没有否认提供给最终用户的版本跟评测样本不一致。

  三大原因分别是:

  1、国内不把破解外挂当病毒——“在中国,各种破解器、外挂软件拥有大量用户,只要这些软件没有侵害用户系统和数据的恶意行为,安全软件就不会报毒。”

  2、国内有大量低配电脑——“360杀毒为保证用户体验,为国内用户提供了轻巧的安装包。”

  3、国内行骗方式比国外高明——“不法分子骗其经纪人卸载了360杀毒,再要求受害者从钓鱼网站下载使用Teamviewer,从而控制其电脑盗取巨额网银资金。”

  这三个理由都是非常滑稽的。

  首先,原本就不存在把注册机和破解软件故意当成病毒的事情,能够查出病毒,多半是因为里面确实包含病毒,或者使用和病毒手段类似的特征来修改程序,达到破解目的。这会被进行特征码识别的杀毒软件判定为病毒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对病毒的定义就提到“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有一些破解补丁正是会对程序源文件进行修改,这样难道不符合病毒的定义么?

  退一步讲,就算是把把注册机和外挂都当成病毒并不是出于杀毒原因,而是出于软件厂商的要求,这也是完全合情合理的。不能因为国外打击盗版措施严格,而国内稍显宽松,就在这个问题上实行双重标准。这对于中国软件厂商的生存更为不利——当然,已经采用免费+增值模式的公司,可能不太会替其他公司考虑到这一点。

  其次,说中国有大量低配置的电脑,这个理由就更加说不过去。越是低配置的电脑,反而越是需要更严格的安全防控措施,原因是它们很容易放弃升级到最新系统,仍然固守在微软已经停止技术支持的Windows XP上。

  从理论上来说,电脑老到一定程度之后,杀毒软件应该随着操作系统,对其停止技术支持,由此带动电脑的升级换代,促使电脑生产商叫摩尔定律维持下去。然而对于“由于国情所限”必须继续服役的老电脑,它们面临的安全威胁却一样不少。

如果因为配置低的原因就放松对安全的警惕,这反倒更是为本来就脆弱的运行环境打开了方便之门。如果安全软件装在电脑上,因为运行快而减弱防护效果,那么还不如不装,跟放了一个皮肤或者电子宠物在那有什么区别?

  最后,我们来看看“用常规工具来实行非常规行为,所以才有了云安全”这样的说法。当然,最大的问题在于“云安全”的标准是由公司自己拍脑袋想出来,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量化指标。我们根本不知道,文中所举的这种以社会工程学方法来获取他人钱财和信息的方式,到底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测试,以及让全球杀毒软件都服从统一标准。

  我只知道一点,就是安全软件不可能连最基本的病毒都杀不了。否则的话,这些安全软件虽然可以防住那么多的非常规威胁,却在普通的病毒防护方面比国外的同类产品要落后;那么攻击者只需要使用最原始的病毒方式,就可以潜入用户的电脑,而根本不用在那些变通的攻击方式上做文章。这样的话,国产安全软件岂不就变成一道“马其诺防线”了?

  本次发难的三大杀毒软件测试的一个共同点,就是使用一些已知的病毒库和特征库,使用统一的标准,来测试所有自称为安全软件的产品。统一标准这一点对于我们构成现代社会实在是太重要了。就算这个标准很原始,很“过时”,参与者也必须通过。

  我们很难想象有人说自己是数学博士,却连最简单的1+1=2都不会算。而三大测试对于当代杀毒软件来说,就是1+1=2这么最基本的问题。它们的目的很简单:我看到的是什么样的软件,你们给用户的就应该是什么样的软件;我感受到的杀毒标准是怎样的,你们给用户的安全防范也应该是怎样的。然而很可惜,360和腾讯——根据这些评测的官方公告来讲——似乎都没有达到这个目的。

  说这三大测试是世界上最权威的安全软件测试,自然也会有一些厂商不认同,也当然有知名厂商选择了主动退出,但是它们退出的原因各不相同。赛门铁克在2012年一次测试中得分垫底,甚至差于几乎被当成笑话的微软免费杀毒软件Security Essential,此后声明“测试规则存在误导”而退出。而Comodo则是2011年12月对AV-C测试捐款50000美元,成为其第三方监督员,自然无法再作为运动员身份参加测试。因为“欺骗”和“造假”这样的理由而被公开谴责和取消成绩的情况,在测试历史上是很少见的。

  如果不是国情问题,那为啥会接连有两家中国企业遭受同样的待遇呢?

  也许声明说的一部分是对的——在中国,与其说有安全软件市场,还不如说有互联网广告市场更合适。一部分互联网厂商在“破坏性创新”之后鸠占鹊巢,成为“安全”市场的竞争主体,其产品目的与竞争姿势本就是畸形的,导致安全软件的使命从保障安全变成了讨好用户,“门神”变成了“大管家”。“管家”去参与“门神”的评测,当然有不合缝漏风的地方。

  不管什么测试都会有不完美的地方,但既然电脑的架构一样,基于这种架构的安全威胁,再变多少花招也始终是那样的。三大测试不一定意味着对安全软件最全面和最完美的考验,但它点出的传统杀毒问题,是个安全软件都必须要解决。不是说你“整体防护能力”强,你就可以不做这些基本的,具有可比性的项目了。

  其实,中国和中国以外的世界的安全环境差异,并没有国内厂商说的那么大,不至于让国外测试完全不符合中国国情的程度。如果以“云安全”作为考虑的起点,连防范话术骗子都算做安全软件的职责的话,那就压根没有任何标准可以评判各家软件做的好坏了。你说人家不符合国情,那拿什么来评判才符合国情呢?最后估计就得自己整一个评测了。

  所以,要是马上国内要出一个自己的安全评测,我丝毫都不会奇怪——只是,因为全球卷考不过,就来个各国自主命题,以掩盖自己和外国学生之间的差距,何必呢。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互联网安全威胁报告揭示企业网络..
下一篇交通银行携手明朝万达启动数据安..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