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黑客公司都被“黑”了 信息安全要怎么保障?
2015-08-24 14:05:09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关键词:DEFCON 黑客组织
 
今年7月,意大利黑客公司HackingTeam被黑,其400GB资料外泄,引起了黑客界的轩然大波。“这400GB内容让整个黑客界的技术水平前进了两年。”中国台湾黑客组织HITCON领队与竞赛负责人李伦铨如是评价这次事件。

  [“正面的经济回报一定没有黑产能提供的多,但出于内心的正义,或是担心与黑产交易产生的风险,有这样的机制,就不会让好孩子变成坏孩子。”]

  当信息安全军备竞赛不断升级,网络攻击像核武器一样无法防御时,我们还能做什么?

  今年7月,意大利黑客公司HackingTeam被黑,其400GB资料外泄,引起了黑客界的轩然大波。“这400GB内容让整个黑客界的技术水平前进了两年。”中国台湾黑客组织HITCON领队与竞赛负责人李伦铨如是评价这次事件。

  HackingTeam泄露的数据中,包括其开发的能够监控几乎所有桌面计算机和智能手机的监听软件,以及为实现监控而搜集的大量零日漏洞(0day,未经公开、没有修补程序的漏洞)。更惊人的是,数据中还有若干国家政府与其交易的信息存档。“HackingTeam让圈内人惊叹,原来只是知道漏洞可以卖,现在才知道居然还可以合法地卖。”李伦铨调侃道。

  “今天,有目的的黑客攻击只靠技术来防御已经远远不够。”曾任美国中央情报局CTO的BobFlores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最可怕的是,很多公司在资料外泄时,还没有意识到已经被攻破了。“最重要的,应该是在事情发生后的应变。”

  防不胜防的攻击

  今年4月,美国人事管理局遭到攻击,超过400万的政府雇员数据遭到泄露。“现在,确认的泄露资料数字已经刷新到2100万笔。”BobFlores说。

  可怕的是,这次入侵其实在两年之前就已发生了。BobFlores表示,对美国人事管理局的入侵“只是最近才被发现和公开”。这起入侵是通过窃取美国人事管理局的信息系统承包商的电脑来切入的。

  “2013年起,我们进行了一个调查,采样了台湾企业的1216台服务器,结果显示,平均攻击潜伏时间(从黑客入侵成功到入侵被发现的时间)达到了559天,极端案例超过了2000天。”趋势科技台湾暨香港区总经理洪伟淦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如果说早期黑客的攻击主要是以政府机关为目标,那么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入侵事件已经转移到商业机密的窃取上。对于这种有目标的持续性攻击,防范是非常困难的。目前,业内将这种攻击方式称为APT(AdvancedPersistentThreat,高级持续性威胁)。APT的实施者会试图通过钓鱼邮件、网站,以及各种漏洞等一切方式尝试入侵目标的信息系统,获取管理员权限并潜伏其中,伺机进行破坏或资料窃取。

  2013年发生在韩国的事件是一个典型的APT攻击案例。2013年3月20日,韩国KBS、MBC、YTN等主要广播电视台以及新韩银行(ShinhanBank)、农协银行、济州银行等商业银行的计算机网络全面瘫痪,三大电视台画面被控,韩国大量民众遭遇到无法在ATM取现,也无法用信用卡消费的窘境。事后调查发现,这起攻击经过至少8个月的策划,至少6台相关计算机设备从2012年6月就已经被入侵,黑客植入的恶意程序达76种,超过4.8万台设备遭攻击。

  趋势科技全球研发长暨大中华区执行总裁张伟钦介绍,APT攻击通常会在被入侵设备上植入后门,在需要发动时,从黑客的“指挥中心”向这些设备发送指令,完成指定的操作。“这些后门可以很容易地写出大量的变种,查杀是查杀不过来的,但掐断了指挥中心与后门之间的联系,后门收不到指令,也就无害化了。”张伟钦笑着说,趋势还会去购买一些被发现的指挥中心信息加入到趋势产品中,从指挥中心方面去防范APT。

  “美国人事管理局公布的数据,它们在4月一个月当中,系统遭攻击的次数就达到3.08亿次,你说有多少病毒侵入了它们的系统?”BobFlores说,“美国人事管理局的信息安全保护是用所谓的病毒特征方式进行防护,所以它只能侦测已知威胁,没有办法防范未知入侵。最糟糕的是,他们虽然有入侵侦测系统,但没有合理的防护措施,所以东西(黑客)进来他们知道,但没有办法把它(黑客)挡下来,人事资料也没有加密,所以人家一进来就偷走了。”

  “最重要的是,你必须知道公司哪些资料是你要优先保护的;还要建立一个处理事件应变的小组;同时,还要教育你的员工如何防范风险,发现有问题了要报告给谁来处理。”BobFlores如是说。

  防止人才“黑化”

  在防范入侵的同时,一个问题也让人深思:到底为何这么多“天才”会选择进入黑客产业链?

  黑客在很多人心目中是比较神秘的,李伦铨却表示,黑客其实也是普通人,只不过掌握了很多专业的技能。“给他们一个好的环境,他们就不会流失到黑产中;让更多的人留在正面去研究怎么防范攻击,而不是成为攻击者,这是应对安全问题最釜底抽薪的办法。”所以,他也戏谑地将HITCON称为“义工”组织。“我们是义工。”他反复地跟记者重复这句话,面带微笑。

  “其实每个黑客都曾经是一个天真的孩子。”李伦铨给记者讲述了一个故事。曾经,一个年轻的黑客发现了雅虎的一个漏洞,出于正义的本性,他将这个漏洞发送给了雅虎的技术人员,然而雅虎却迟迟没有做出回应,后来,久候雅虎答复不至的他收到了他联系的雅虎技术人员个人送给他的一件T恤,于是他在T恤胸前写上了这样的字样表达他的不满:“IreportedabugtoYahooandallIgotwasthist-shirt.”(我向雅虎上报了一个漏洞,这件T恤是我得到的全部回报。)

  “HackingTeam这样的组织,将监控程序销售给各国政府可以获取上百万美元的回报,因而也可以出数万甚至更高的价格去收购0day漏洞;与此同时,企业却往往没有意识到漏洞的价值,对上报者不闻不问。”李伦铨表示,这也许是很多黑客被吸引到暗面的原因——不仅有高额回报,同时有能够获得认可的感觉。

  李伦铨现在担任台湾黑客年会HITCON的组织者,也会以HITCON的名义,作为领队组织台湾的黑客去参与国际上的一些黑客大赛。“我认识的黑客都是比较正派的。”他介绍,HITCON平时也是比较松散的,成员各自有各自的生活,“平常除了吃饭我们也没有其他事情,大家都很忙。我们很少会聚集。”他所做的,就是鼓励大家,树立一些目标,让大家联合起来,有一个方向去努力。

  除了HITCON成员,李伦铨也接触过各国的一些其他黑客,不过并不频繁。“美国,或者中国大陆太大了,见面就要坐飞机,所以很少见。”他向记者表示,在一些重大活动上,他们会见面,不过很多人只知道绰号,黑客彼此之间也有一些神秘感。他表示,他认识的黑客,包括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的一些知名黑客,基本都能抗拒黑产的诱惑。“大家都是技术人才,很单纯。”不过,他也不忘笑着补上一句,“我也知道非常多抗拒不住的人,当然他们也不会跟你讲。”

  李伦铨认为,对黑客人才,除了引导之外,也要有合理的回馈机制。“之前那次事件,雅虎被嘲弄了之后,就很快地建立了一套对上报漏洞的人的回馈机制。目前,雅虎花在这方面的钱已经超过100万美元,做得相当不错。”李伦铨“洗白”了之前调侃过的雅虎。他也很赞同中国大陆的“乌云”这样的漏洞平台在做的工作。“正面的经济回报一定没有黑产能提供的多,但出于内心的正义,或是担心与黑产交易产生的风险,有这样的机制,就不会让好孩子变成坏孩子。”

  云查杀不是“万灵丹”

  应对防不胜防的APT入侵,安全企业们纷纷把目光投向大数据,希望通过大数据来对未知威胁进行“自动化”的侦测。

  在去年的美国DEFCON黑客大会的竞赛中,HITCON取得了亚军的成绩。李伦铨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介绍了比赛的机制。“每个团队会获得自己的设备,上面有不同的漏洞,你要在5分钟之内找到漏洞攻破对手的系统,并尽量不让自己的系统被攻破,这样的竞争会重复进行多轮。”他介绍,找到漏洞远比修补容易,一个漏洞的修补最少也要几个小时,但攻破只要几分钟。因此,美国政府也在尝试用机器来进行自动化地寻找漏洞、攻击、修补等过程。

  “也许明年,就会有一个初步的成果出来,美国也会邀请全球的黑客团队去和这个系统比拼,也许到时我们会被打得体无完肤。”他这样调侃道。不过,他也表示,做出这样一个系统还是非常困难的。“毕竟这个领域的顶尖人才就那么一小部分,让这一小撮人才去构造这么大一个系统,进展不会太快。”

  而手握多年防护数据的安全企业,也在寻找如何利用这些数据的方法。不过,在个人计算机上已经实践的“云查杀”,应用到企业并不容易。

  “个人与企业的行为和要求都相差很大。例如,一个新出现的程序快速传播进大量个人电脑,你从这一行为出发判断它是病毒,准确率达到80%,即使误判,最多是重装系统;但在企业,一个新出现的程序快速传播,可能是企业新开发的核心应用。你如果将它误判成病毒,杀掉了,企业的业务可能会崩溃。”张伟钦表示,极端情况,例如一些对精密性、实时性要求很高的工控系统,“扫描病毒造成的反应迟缓可能比病毒本身危害性更大。”

  今年8月,趋势科技还特地将其在台湾举办的年度信息安全大会CLOUDSEC2015的主题定位在云安全、移动安全方面,希望寻找新形势下的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及防御策略。

  “未来的趋势,更合理的做法是将大数据包装成一个平台,交给客户,上面的各种应用机制由客户根据自己的特性去调整。”张伟钦说,“直接将大数据打包进一个产品,希望它能够解决问题是非常难的,因为大数据很难控制。”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数十位白帽黑客展示最新智能硬件..
下一篇解析网络信息安全 构建信息安全环..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