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22万iCloud账户被盗:用户安全意识缺失
2015-09-02 16:15:37 来源:新浪科技 作者:【
关键词:iCloud 虚拟账户 密码泄露
 
日前,一则22万iCloud账户被盗的新闻引爆互联网,由于苹果的认证机制,iCloud账户并不是简单的虚拟账户,而直接关系到用户的财产安全,所以这个消息一公布就引发整个互联网的关注。

  日前,一则22万iCloud账户被盗的新闻引爆互联网,由于苹果的认证机制,iCloud账户并不是简单的虚拟账户,而直接关系到用户的财产安全,所以这个消息一公布就引发整个互联网的关注。

  通常,人们都认为苹果的安全体系相对比较完善,人们也认为使用苹果手机,使用苹果的服务比较安全,那么这22万个iCloud账户是如何被盗的?我们的互联网为何如此不安全,连苹果都逃不过呢?

  一、iCloud账户被盗的全过程

  这次iCloud账户被盗的起因是今年 7 月不少用户发现的未经授权的 iOS 应用在自己的设备异常,随即威锋技术组的成员对问题进行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技术组发现了这款恶意软件,他们将之命名为“KeyRaider”,KeyRaider 瞄准的是越狱的 iOS 设备,它隐藏在各种插件中引诱用户下载。这些插件提供了很多诱人的功能,包括让用户免费从 App Store 下载应用,免费购买应用内购内容,游戏作弊、系统更改和去应用广告等等。

  而用户一旦下载使用了这些插件,恶意软件就可以通过 Mobile Substrate 来注入系统,并通过拦截 iTunes 流量从而窃取苹果账号、密码和设备的 GUID,同时本地禁用任何类型的解锁操作。

  这些用户信息会通过HTTP上传到服务器的数据库保存下来,安全人员在跟踪这个服务器的时候,发现这个服务器的数据库本身还有漏洞,于是利用漏洞查看了服务器中的数据库,结果发现了225941 个被盗的 Apple ID 用户名、密码和设备的 GUID 组合。

  而所谓的用户免费从 App Store 下载应用,免费购买应用内购内容,不过是盗用了这些被盗的Apple ID用户名、密码来实现。所以一些被害者用户的苹果账户显示了异常的APP购买信息。

  因为账号密码泄露,一些用户甚至手机被锁并被勒索钱财(拜苹果的特有安全机制所赐)。

  通过对散播恶意程序的追查,技术组发现了两个网络id高度可疑,他们散播了大量包含KeyRaider的应用和插件吸引下载传播,由于互联网的特性,目前这些包含恶意程序的插件和应用已经传播到了18个国家,并且会继续传播。

  二、事关经济利益的泄露

  互联网信息泄露这些年我们已经见过不少,但是由于苹果设备的特殊性,这次信息泄露直接关系到用户的经济利益。

  首先,这些账户可以直接从 App Store 购买付费应用,这些支出是由“受害人”承担的。如果是其他人购买付费应用,那么受害者就会替人买单。而更糟的一种可能是获得密码的人与付费应用开发者合作,直接让“受害者”购买付费应用,然后与开发者分账,这与盗窃无异。

而即使不购买付费应用,只购买免费应用。这些被盗的信息可以用于帮助应用提升在APP排行榜的位置,俗称刷单,而刷单行为本身就可以从APP开发者哪里获取推广费。

  与普通窃取密码的恶意程序不同,这次KeyRaider在本地禁用任何类型的解锁操作,无论你是否输入正确的密码,窃取者都可以远程锁定你的手机,进行勒索,直到你付钱才帮你解锁。这已经赤裸裸的敲诈勒索罪了。

  此外,窃取者还能获取你储存在云端的隐私,甚至通过掌握的密码对你进行社会工程学破解,获取你淘宝、网银这类更重要的密码,进行犯罪。总之,这次泄露的信息是非常危险的,它直接关系到被泄露者的经济利益,而不是简单的网络id问题。

  三、个人安全观念缺失和监管缺位

  从这次泄露的过程看,苹果公司似乎并没有太大责任。虽然苹果公司提供了收费APP的购买,但是苹果本身是不允许用户越狱,也不允许用户其他来源的应用和插件。这次被泄露隐私的用户,都是自己越狱,自己出于需要安装插件的。而绝大多数用户不是安全专家,并没有能力判断自己从其他途径获得的应用和插件是否安全。

  苹果公司本来提供了安全方案,但是用户自己选择绕开,但是又没有能力确认是否安全。个人安全观念的缺失是造成的这次大规模泄漏的主因。

  而另外一方面,目前对互联网安全监管的缺位也是重要原因。从KeyRaider的功能看,一方面可以盗取用户的账号密码直接购买付费应用,另外一方面可以锁定用户手机进行勒索。无论购买和勒索行为只要发生,窃取密码者可以被列为从犯。应该受到法律的严惩。

  而在现实中,20多万密码被盗的受害人却没有听说过谁去报案,而且就是报案,警方是否受理也是问题。就是说,网络上通过盗取密码可以带来丰厚的收益,而这种行为却是法律打击的死角。在网络上进行各种攻击,可以获取无成本的高额收益。

  其实,类似的行为有很多,通过饱和攻击瘫痪竞争对手网站,收取费用。盗取网站的信息传播出售,盗取网络游戏账号出售装备,牟取暴利,窃取个人信息出售给黑客或者犯罪份子,用户破解和诈骗…….。

  现在互联网安全问题严重,并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可以获取暴利的犯罪行为没有有效的制裁途径,甚至没有合适的适用法律。

  目前,刑法仅仅对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有相应刑罚。而绝大多数入侵或者攻击行为并不能列到里面去,而偏偏这种法外之地利益丰厚。出于趋利避害的本性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去做这方面的“生意”。

  所以监管缺位才是互联网安全问题严重的主要原因。在这个现状改变之前,我们只能加强自己的安全意识自求多福。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完美的密码?就是你自己的指纹
下一篇黑客攻击无处不在——工业4.0时代..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