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苹果与FBI对抗升级:一众硅谷巨头为何高调驰援?
2016-03-14 11:06:16 来源:百度百家 作者:【
关键词:谷歌 硅谷 科技
 
日前,美国联邦调查局(FBI)要求苹果协助破解恐怖分子iPhone的密码事件的纠纷中,这场关于国家安全和个人私隐的争议正在升级。日前美国国会众议院甚至还举行了听证会。奥巴马也罕见的基于这场纠纷表态:“如果我们的科技可以制造出完全无法进入的装置,没有钥匙也没有后门,那我们怎么去逮捕儿童色情图片的罪犯?怎么去破解恐怖分子的阴谋?”如今,美国司法部日前表示,苹果公司故意提高了技术门槛,阻止执法人员破解iPhone。佛罗里达州波尔克郡警长格拉迪·贾德(Grady Judd)更是愤怒的表示,如果有机会,那么将逮捕苹果CEO蒂姆·库克(Tim Cook)。

  日前,美国联邦调查局(FBI)要求苹果协助破解恐怖分子iPhone的密码事件的纠纷中,这场关于国家安全和个人私隐的争议正在升级。日前美国国会众议院甚至还举行了听证会。奥巴马也罕见的基于这场纠纷表态:“如果我们的科技可以制造出完全无法进入的装置,没有钥匙也没有后门,那我们怎么去逮捕儿童色情图片的罪犯?怎么去破解恐怖分子的阴谋?”如今,美国司法部日前表示,苹果公司故意提高了技术门槛,阻止执法人员破解iPhone。佛罗里达州波尔克郡警长格拉迪·贾德(Grady Judd)更是愤怒的表示,如果有机会,那么将逮捕苹果CEO蒂姆·库克(Tim Cook)。

  日前,苹果遭受的压力已经越来越大,硅谷一众科技公司更是将苹果与FBI的对抗当成了自己的事儿,纷纷向加州地方法院递交支持苹果的联合简报。比如Twitter联合Airbnb、Square以及eBay、AT&T和英特尔也分别递交了各自对苹果表示支持的简报声明;Salesforce、甲骨文、IBM和Autodesk的商业软件联盟也呈交了支持苹果的简报。Mozilla则正在联合谷歌、Nest Labs、Facebook、WhatsApp、Evernote以及Snapchat等公司,拟赶在最后截止时间前递交一份联合声明。云存储技术公司Box也表示会加入一个由大型科技公司组成的联盟,以为苹果进行声援。另外,苹果的死对头三星都已经加入阵营驰援苹果。这次facebook也表现的尤为热心。积极关注事态的进展,并强烈支持苹果。扎克伯格表示, “我们支持加密,这是一项重要工具。” 谷歌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在推特上连发5条帖子,力挺苹果公司。

  硅谷巨头如此高调的驰援苹果,将苹果与FBI之间的死磕当成了自己的家事,是基于什么样的原因?

  科技巨头的商业模式几乎都是建立在占有用户隐私的基础之上

  硅谷巨头纷纷驰援苹果,这些科技公司首要目的是试图消除市场对“它们参与大量机密美国监视项目”的担忧,这种担忧是缘于无论是谷歌、苹果还是facebook,它们生存的根基都是基于用户增长与忠诚度的基础上、你拥有多少活跃用户、你的用户转化率、存留率与用户占有时长是多少等等,从某种程度上说,互联网巨头的商业模式都是基于对用户隐私的占有的基础上。

  硅谷科技巨头的盈利模式说白了就是利用其庞大的数据对用户的各种个人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对这些用户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实现广告投放盈利或者增长服务盈利,或者应用到各种产品的功能服务上,无论是Facebook还是谷歌,目前的主要盈利模式都在不断优化的精准匹配用户兴趣与需求的广告投放战略,这都是建立完整的用户数据与隐私图谱的基础之上。以谷歌为例,谷歌的搜索、Gmail、地图、谷歌钱包、Android、YouTube、虚拟现实、无线宽带等互联网业务遍布全球。这些业务织造的网络足以清楚的知道任何用户身在何处,和谁一起,兴趣爱好、好友情况、收入状况、家庭住址乃至生活习惯等方方面面的诸多重大的隐私信息。更有业内人士指出,未来的创新将可能是三分技术、七分数据。例如谷歌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也需要大量数据去系统性构建复杂的数学模型。但在数据当中,无疑都包含着用户隐私类数据,用户隐私关系着科技巨头盈利模式的根基性问题。

  不作恶是硅谷科技巨头的共同价值观 也是民众对其底线的道德律令

  我们知道,这次facebook、谷歌、twitter等这些硅谷互联网巨头表现的尤为热心。而在此之前,这些企业之间或多或少存在着明争暗斗的竞争关系,在反抗FBI的问题上,它们表现出来的理念却出奇的一致。这或多或少的体现的出它们相同的价值观,即不作恶。这种价值观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民众与用户对这些科技巨头底线的一种道德律令,而FBI对iPhone提出解锁的要求显然是对科技巨头的隐私、安全和透明造成的极大威胁。一旦此例一开,后续Facebook与谷歌等巨头也将难以独善其身。它们之间是一损俱损的关系。FBI的行为则在削弱它们的根基性的价值观——隐私、安全和透明、不作恶造威胁。

  从某种程度上说,以谷歌为首的互联网巨头过于将自身的形象放在神坛上,这让它们的神经变得敏感而脆弱,也非常危险,一旦用户的信任崩塌,其建立在用户基数上的商业模式也岌岌可危。李开复曾经说:Google最大的挑战是它有最容易作恶的最大、最有价值的数据,却有绝不作恶的承诺。它能够束缚自己的手脚,不被大数据诱惑吗?

  事实上,被大数据诱惑倒是好克制,而在政府的公权力面前,科技巨头本身有时候却是身不由已,如果给政府开后门的案例一开,由于它把不作恶理想把自己放上了神坛,并已经成为其品牌本身的一道标签,它会被攻击的更严重的,Google会被认为是违背了自身不作恶的承诺与公众对其划定的底线与价值观。

  谷歌显然也会想到在将来,Android系统、谷歌搜索、谷歌地图与youtube等关乎其盈利的核心产品也会被要求监控。它们的想法一致,如果法令强行执行解锁手机将会创建一个判决先例,扩大政府的权利,将会对用户隐私造成潜在威胁,科技巨头更拿不出拒绝其他国家政府要求配合提供数据与监控的理由。

  硅谷科技巨头的隐私安全形象已遭遇到冲击

  某种程度上,谷歌facebook们在用户信任上遭受到的最大冲击,就是2013年的棱镜门事件。这一年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合约商的雇员斯诺登曝光了棱镜门事件,即美国国家安全局持续施压诸多互联网公司提供用户通讯信息,被指控卷入其中的互联网公司包括谷歌、苹果、雅虎、微软、Facebook。但这些互联网公司随后均声明并不知情棱镜门项目,谷歌、微软等公司甚至还起诉联邦政府。但事实上,经过棱镜门事件之后,科技巨头的隐私安全形象已经遭遇到冲击,整个硅谷科技公司的声誉多少都遭受了负面影响,用户从对科技巨头完全信任的态度转变为半信半疑,他们开始质疑这些科技巨头究竟是如何使用它们的个人信息与数据。有一项数据调查显示,仅有23%的用户是相信Facebook的能确保个人隐私安全。科技巨头遭此一役,其安全与隐私保护的形象正在有待重塑。

  而棱镜门事件让许多国家对于硅谷科技巨头的担忧与防备心理也越来越强。比如印度政府已经开始要求全国各地官员使用国家信息中心提供的信息服务,禁止官方通信使用总部设在美国的电子邮件服务,如Gmail和雅虎邮箱等等。在中国市场,诸多政府和国有企业的放弃了思科的采购大单;俄罗斯开始要求在俄罗斯提供互联网服务的公司,必须在俄罗斯境内的服务器上保存用户数据。德国在政府部门的电脑中,开始采用本国的操作系统软件。欧洲甚至已经废除了欧美数据交换的《安全港协议》。

  力求抱团展示态度:抗拒欧洲其他民主国家施加的压力

  另外,欧洲政府也不相信硅谷能够保证隐私信息不落入美国政府之手,他们对美国科技公司也开始不信任。英国正在考虑对监控立法作出调整,去年新议案遭遇外界批评,原因就是它没有澄清外国企业是否会被要求提供加密信息的访问权限,英国显然也是想对硅谷巨头的加密信息进行访问确定法律依据。最棘手的是,在欧洲的政治文化与美国类似,执法部门也普遍会依靠私有领域的合作来获取调查数据,加之西欧面临的反恐形势则可能让当地政府要求硅谷巨头提供数据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苹果若向美国政府提供数据,硅谷互联网巨头或许很难抗拒欧洲其他民主国家施加的压力。

  可以说棱镜门事件发生之后,硅谷科技巨头的隐私安全形象已经遭遇到冲击,无论在个人层面,或者政府层面,均设立屏障采取一种不信任的态度,硅谷要重塑正义形象,无疑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它更需要一次大事件来体现其对个人隐私保护的坚定决心以及对本国政府决不妥协的坚定立场来让用户信任重回上升轨道。因为一旦苹果为FBI开后门,那么在其他国家,苹果没有理由拒绝任何一个国家政府要求监控的诉求。那么苹果的遭遇自然也会波及到其他互联网巨头身上,对它们而言,用户不信任会极大的波及其核心业务与用户增长以及稳定性。这也算一次科技巨头抱团展示态度,防患于未然,同时以这样的态度去抗拒欧洲其他民主国家未来可能施加的压力。

  缓解硅谷日益加重的矛盾冲突

  在外界的印象中,硅谷的神奇之处是,它吸引全球最优秀的技术人才来到这里,诞生了微软、苹果、谷歌、facebook这样市值数千亿美元的全球科技巨头,涌现了乔布斯、拉里·佩吉、比尔盖茨、扎克伯格、卡拉尼克、艾隆马斯克等数代科技传奇人物。但事实上,互联网科技新贵在不断崛起的同时,但矛盾与贫富悬殊在这里也表现的尤为强烈。

  但随着硅谷越来越多的巨头诞生,科技新贵收入水平与当地普通民众的收入形成了巨大的悬殊。有调查数据显示出,硅谷科技行业的平均收入处在全美最高水平,远远超过非科技行业人员收入,是旧金山中低收入人群的数倍。这种贫富差距也往往导致硅谷许多普通民众对科技新贵的敌视。这种敌视也与当地人的利益与生存相关,因为高收入群体的快速增长不仅抬高了当地的生活与消费水平与成本,许多普通民众甚至原住民由于收入跟不上当地科技新贵只能黯然离开,这导致在过去数年,旧金山地区针对高科技公司的游行活动不断增加,参加的队伍人数和社会团队也在不断扩大,抗议的矛头直指那些科技公司。

  科技新贵的挥霍与推动宽松的移民政策的立场,一向得不到硅谷当地普通民众的支撑,而唯有确保用户隐私政策获得了当地多数普通民众的支持。前面提到,诸如Google和Facebook这些大公司,其本身的业务模式也都是基于用户隐私数据的推动,而西方用户向来有注重个人隐私的传统,这是科技公司开展商业营收的底线,科技公司和用户间的信任关系是整个业务的核心,而硅谷科技公司也急需树立一种站在硅谷普通民众的立场来弱化本已激化的本地的矛盾冲突。在所有被调查的组织机构中,受访者最信任美国社会安全管理局,但亚马逊和苹果的得分都要超过美国国税局。

  硅谷巨头其实怕的不是偶发性的政府部门的突袭,而是蓄谋已久的计划

  美国FBI的立场却也在让它们解决社会问题即反恐与维稳,并试着让其成为美国综合国力的一部分,扩展其国家安全防线与获取维稳与监控所需的技术与政策筹码。但科技巨头必然需要考虑到未来的世界,用户安全与隐私对他们业务发展的重要性,随着VR、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科技迅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智能设备将会进一步解放人类,使得它们可以模拟人脑进深度学习,这关于科技的未来,也关乎用户的数据隐私安全与人身安全。苹果的主要斗争对象是FBI,最终结果将决定其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的复杂程度,硅谷巨头其实怕的不是偶发性政府部门要求开放后门的突袭,怕的是蓄谋已久的计划以及后续的接二连三的连续大招,试图瞬间摧毁其心理防线,比如说据外媒报道,由于 Facebook 表示将加强WhatsApp 的加密技术,也已经被美国政府机构盯上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它们是一根绳上的蚂蚱,抱团反击,形成合力,或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提高攻击成本的“网络安全检查表..
下一篇0%使用 SSL 的VPN “无可救药地不..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