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IoT恶意程序猖獗 较2016年已暴增一倍
2017-06-22 14:46:30 来源:中关村在线 作者:【
关键词:IoT 恶意程序 Mirai
 
根据安全人员最新的调查发现,截至今年5月,专门针对物联网(IoT)设备的恶意程序已出现高达7242种,远高于去年的3219种,而仅在2017年就有超过4000种新IoT恶意程序出现。

  根据安全人员最新的调查发现,截至今年5月,专门针对物联网(IoT)设备的恶意程序已出现高达7242种,远高于去年的3219种,而仅在2017年就有超过4000种新IoT恶意程序出现。

  据统计,从Mirai、Leet、Amnesia到可直接瘫痪IoT设备的BrickerBot,基于IoT设备的僵尸网络不断被曝出,从2013年的46种、2014年的193种、2015年的696种、2016年的3219种,到今年已达7242种,全球IoT恶意程序数量正迅速增加中。而攻击者则利用庞大的IoT僵尸网络在全球不断发动破坏性极大的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

  

  IoT恶意程序猖獗 较2016年已暴增一倍(数据来自Kaspersky Lab)

  分析显示,IoT僵尸网络主要由IP摄像头组成,占到所有僵尸设备的63%;路由器及网络设备则占到20%;无线中继器、机顶盒、VoIP电话、打印机等占比1%;其它是智能家居产品以及一些无法辨识的设备类型。

  在被黑的IoT设备里,13.95%位于中国,12.26%在越南,俄国、巴西、土耳其分别为6.92%、6.21%、5.97%。至于尝试下载恶意程序到IoT设备的服务器则主要在越南、中国台湾和巴西,不过下载最多恶意程序的服务器却在泰国、香港和南韩。

  伴随IoT僵尸网络的不断壮大,IoT设备制造商有必要为自家产品提供安全可靠的固件,更为有效的防护机制,以及避免选用现成的IoT平台/套件等,对整体系统的安全防护、协议配置等却并不关心,对于已售产品的固件升级更是忽略视之。

  现在,攻击者可以运用很多手段成功利用已知证书,比如默认用户名和密码,或者硬编码后门。此外,物联网设备中还有一些几乎“唾手可得”的漏洞,包括编码错误、后门和其他垃圾代码(通常用于启用物联网连接和通信)引起的缺陷。面对不断壮大的IoT恶意程序,相关设备制造商有必要正视该问题的严重性了。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微软:2015年以来一直追踪Firebal..
下一篇软银1亿美元投给网络安全公司Cybe..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