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制造业IT-OT安全的5个融合解决方案
2019-03-07 16:41:10 来源:51CTO 作者:【
关键词:制造业 安全
 
在融合OT与IT技术上,工业,尤其是零部件制造业,明显落后于其他行业。举个例子,金融机构和医疗设施都已将运营技术,比如暖通空调系统及楼宇自动化设备,融合进了用于通信的IP网络。
  在融合OT与IT技术上,工业,尤其是零部件制造业,明显落后于其他行业。举个例子,金融机构和医疗设施都已将运营技术,比如暖通空调系统及楼宇自动化设备,融合进了用于通信的IP网络。但制造业却仍在观望,惧怕融合动作会导致宕机停产或引入不必要的漏洞。
  但步履缓慢并非全无进展。事实上,缓慢的融合反而有利行业发展。工控制造业仔细审查自身系统现状,并积极采纳适应其独特属性的关键理论及最佳实践方法,目前已经已经可以赶上并开始获得金融、消费和医疗市场上如今方兴未艾的那些生产、经济和安全效益。
  我们必须承认,在实现OT-IT上工业面临的难题远比其他行业来得多。制造业工厂车间满是成千上万的零散部件。生产线上的一个小裂缝都可能会造成数百万美元的损失,对工人造成身体伤害,甚至使客户处于危险之中。因此,OT部门建立了规避风险的环境。
  OT和IT部门的职能划分长久以来保护着生产车间,使它们免遭网络安全风险侵害。然而,随着IIoT和其他联网设备的兴起,运营经理如今面临新的挑战和责任:需求很高、资源紧张、残酷的安全威胁数不胜数。
  无论融合过程多么痛苦,拒绝融合都是不现实不理智的。OT与IT的融合对IIoT的好处不可否认,且能给制造商带来赢取市场空间与份额的竞争优势。
  德勤律师事务所最近公布的一份报告就指出:
  迪尔公司制造带有卫星导航、实时数据监测等功能的智能联网产品。数据通过传感器被收集并推送到云端进行分析,帮助客户做出明智的决定。通过网页平台,该公司还可以远程诊断机器,并帮助客户凭借预测性维护明智决策,减少宕机时间。透过核心数字创新,迪尔公司已经能够向其客户提供持续的价值。
  问题的解决肯定不会那么容易,但专注未来的制造商可以参考迪尔公司的成功战例,避开一些早期陷阱,打造一个更安全、更赚钱的环境。
  1. 构筑沟通的桥梁
  OT与IT的融合在精明的制造商中间不算秘密,但融合有很多方面及技术影响。想将这些团队都统合到同一个安全策略下,需要了解每个部门及其独特的职能。
  成功的融合需要构筑沟通的桥梁,CISO就是理想的桥梁构筑者。罗马非一日建成,OT和IT不仅运营方式各异,而且历来抗拒改变并互不信任。
  在融合过程开始前每周召开OT-IT亲善交流会是个不错的开端。随着双方各自摆出领域内的独特经验,两个部门便有了合作解决问题的基础。
  2. 思想的碰撞
  如下表所示,每个部门都需要了解对方职能范围内的方法论。比如说,电子邮件服务器下线10小时似乎是可以接受的,因为这仅仅影响到邮件服务,但工厂停工1小时都有可能让公司损失掉不小的生产力。
  研究显示,利益相关者之间意见不合往往是阻碍项目成功的绊脚石。反过来说,纳入利益相关者不仅能清除隔阂,还能将工作提升到战略高度,推动跨部门主人翁意识。
  很多成功的OT与IT部门都通过部门间轮岗、工作共享等方式建立了“交换”项目,保持联系,锻造更强的合作伙伴关系。
  3. 明确责任
  从本质上讲,融合打开了安全假定的大门。各部门可能会简单地假定其他部门负责特定安全职能。但这种“模糊的安全”已不再是可接受的操作,尤其是在如今万物互联的商业通用基础设施中,OT经理必须要承担安全职责。
  组成统一管理,共同承担责任的联合任务组有助于增强凝聚力和支持业务目标,尤其是在实现集成安全策略的时候。
  4. 构建信任
  尽管两个部门间的信任不能一夜建成,但可以加速建成。
  先从能带来可感知的价值的低风险小型实验性项目开始。确保记录下所有重要经验。这么做不仅可以构建信任,还能创造出发展团队成员间跨职能技能的机会。
  5. 敏捷性
  没有敏捷性就没有成功,打破整个网络中拖慢安全实现的壁垒十分重要。安全既是风险,同时也是有助缓解威胁的机会。Gartner认为,OT和IT融合能带来巨大回报。
  成功实现OT-IT融合计划的大多数公司,在弹性安全策略的支持下,通过优化业务过程、增强信息支持决策、降低损耗、减小风险和缩短项目时间线,撑起了敏捷的企业运作,获得了丰厚的安全投资回报(ROSI)。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Gartner公布2019年七大安全和风险..
下一篇RSA 2019大会最值得关注的10个网..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