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比特观察:网络硬盘就是云存储吗?
2011-12-27 09:43:49 来源:比特网 作者:【
关键词:网络硬盘 云存储
 
网盘与云存储,听起来似乎实现的“功能”非常相似——数据存储——然而实际上,二者在底层架构以及应用上的区别非常明显。

  席卷神州大地的云热潮让“云某某”俨然成为了泛社会化的大名词。从家中常见的3C电器,到出门手中的移动电话、电脑,再到机房、数据中心,最后扩展到了城市和行业,如今,不谈云,你就已经是“Out Man”了。

  因此,当我们看到身边的某项应用突然间被冠以“云”的标签,心中不由的会出现这样的疑问:这就是云吗?在这其中,非常典型的一类代表就是网络存储,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网盘”。

  网络硬盘的兴起以及向云存储的转化

  实际上,网络硬盘对于我们并不陌生。记得早在七八年前Gmail刚刚诞生之时,就曾经有人开发出了相关的应用,利用Gmail的海量空间来储存本地数据。而后,这种手法又延伸到了利用GoogleCode的空间来存储数据。当然,由于这种远程存放文件的方式并非是服务提供商的本意(而且当时Google并没有网盘服务),因此并没有推广开来。在此之后,我们终于见到了一些专业提供文件存储的服务商,比如RapidShare以及在国内非常有名的RayFile。网络硬盘概念由此而来。

  当云计算这一概念席卷肆虐之时,不由自主地,网盘都开始改头换面,“变身”称所谓的云存储产品。实际上,不仅仅是网盘服务提供商自身,就连外界对于网盘和云存储的关系与差别都有些模糊。近期,华为将旗下的DBank网盘(数据银行)正式更名为“华为网盘”,就被很多人描述为是华为云存储战略的一个佐证。

  当然,我本人并不怀疑华为正在进行着云计算的布局,不过,DBank的改名与否同云存储可是一点关系都没有。君不见,就连华为自己还是延续“网盘”这一称呼吗?

  云存储就是网盘吗?

  网盘与云存储,听起来似乎实现的“功能”非常相似——数据存储——然而实际上,二者在底层架构以及应用上的区别非常明显。

  从应用角度上来看,网盘的作用更多是存储数据,但是云存储的功能却要包含更多内容。目前来看,云存储服务提供商更愿意围绕服务打造出一个包含文件同步、工作协同、多应用汇聚的平台,而不仅仅是放个数据那么简单。

  而在底层架构上,云存储应用了包括分布式文件系统、多租户管理与身份验证、虚拟化等诸多技术手段。网盘的技术构架则相对简单,以用户管理为例,网络硬盘仅仅只是依靠数据库管理进行用户区分,而并没有实现单一账户下多权限的划分、多账户间协作等管控内容。

  区别在哪?网盘云存储特点剖析

  去年4月份,全球网络存储工业协会(Storage Networking Industry Association,SNIA)正式对外公布了业界首个云存储标准。在相关文档中(可访问http://www.snia.org /tech_activities/publicreview/查看),SNIA总结了关于云存储的七大特点,分别是:

  横向扩展能力

  动态资源调度

  安全和数据保护

  存储服务级别保证

  自动化管理、监控及优化

  地理无关性

  多访问协议及方式支持

  作为成立较早的存储行业协会,SNIA所公布的云存储相关标准及定义,无疑给我们提供了足够的参考。

  相应的,我也对云存储进行了一些特点的归纳和汇总。从目前来看,我认为云存储产品至少包括有以下几项特点:

  多终端支持我们都知道,云所强调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资源的分发。因此,在移动办公、跨平台数据分享概念甚嚣尘上的今天,多终端的支持显得尤为紧要。

  虚拟化技术在维基百科中,云存储的定义是“一种将数据存放于第三方存储虚拟资源池上的在线存储模式。服务提供商按照客户需求虚拟化资源,并提供给他们。在物理上,这些资源可能分布在不同的服务器上。”

  虚拟化技术带给云存储的最大受益,是更加低成本的数据存储方式,也就是说,无论是服务供应商还是用户都无需考虑数据的存放设备和地点。同时,虚拟化使得资源的应用更为高效。

  以Amazon为例,其在自有云平台Elastic Compute Cloud(其云存储服务也同样基于这一平台)上就使用了Xen的环境。每个用户账号均对应一台虚拟机(实例),而Amazon利用EC2 Compute Units去为每个账号分配硬件资源。

  Amazon的用户无需知道数据存放在哪里,也无需担忧资源浪费所带来的成本隐忧。而一旦资源不够用,提交申请后即可迅速划拨。

  数据安全及可用性云存储在数据安全与数据保护方面采用了从头至尾的多种技术,来保证用户数据不受损失,这包括:身份验证、数字证书、数据备份(容灾)、数据传输加密(SSL)、数据库加密等等技术。

  底层架构出于应对高I/O数据访问量的考虑,云存储均采用了分布式文件系统,比较常见文件系统的包括MogileDFS和FastDFS。很多服务供应商也会更具开源产品来打造自有的文件系统。

  整合第三方服务及应用整合很多人认为,云实际上并不涉及技术变革,而只是一种新的服务模式。实际上,云在技术变革上面是否存在突破,我们还有待验证,但是服务交付的革新已经映入了我们的眼中。

  这种革新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多个服务供应商之间的联系与整合。这种整合为用户带来的方便性是不言而喻的。一般来说,常见的云存储均整合了Google、Salesforce.com等等服务。

  除此之外,很多云存储厂商还在打造着自有的服务体系,建立一个更为庞大的应用“帝国”。以Box.net为例,其拥有着一个庞大的合作伙伴计划 “Innovation Network”,这其中包含了Appcelerator, Cloud Foundry, Heroku, Rackspace, SnapLogic以及Twilio等数家合作伙伴。

  付费模式我们常见的网盘付费模式,是由服务提供商预先划定不同的容量空间、单个文件大小以及文件保存期限等多个条件形成“套餐”,用户根据选择的套付费。换句话说,用户并不能自主选择需要的容量、文件保存期限等条件,而只能根据既定的规则使用。而云存储的交付模式则迥然不同。实际上,由于底层集群式的架构以及虚拟化技术的应用,用户可以随时以GB为单位添加或者减少容量,同时服务提供商也可以迅速交付以及响应。

  SLA协议这一点不用多说。一直以来,SLA协议都是云服务产品的一个共有特征

  多租户权限管理以及内容共享这里所说的内容共享,可不是A用户上传了一个文件后,告诉B用户下载地址的方式。

  实际上,云存储之所以说是一个能够完整改变工作模式的服务形式,就在于其在内容共享及协作方面的变革。通过多租户用户管理协议(比如IAM)的支持,无论是企业和个人,都可以设定不同的身份和配置文件来控制访问者的权限。同时,不同的账号也可以协同分享同一份文档内容,实现不限距离、时间的CRM平台。

  当然,这些内容可能看起来很像是一个SaaS平台,而非云存储。不过,我们在上文也已经提到过,从目前的趋势来看,云存储服务提供商更愿意围绕服务打造出一个包含文件同步、工作协同、多应用汇聚的平台,而不仅仅是放个数据那么简单。因此,这也算是当前云存储发展的一个特点。

  通过以上解读,我相信列位看官已经对云存储与网盘的区别有了一定认识。在当前的信息产业中,用云这一概念来包装产品的现象并不少见。判断这些现象是否是新瓶装旧酒,还是需要我们自己来拨开“云雾”。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期待:2012关于大数据的五大预言
下一篇解析:利用云存储技术优势的两种..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