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如果硬盘损坏 替代品何时出现?!
2012-06-14 10:33:53 来源:TechTarget中国 作者:【
关键词:硬盘 驱动器 存储
 
当你读到这里的时候, 硬盘的供应已经从泰国持续了175天的可怕洪灾中缓过神来。

  当你读到这里的时候, 硬盘的供应已经从泰国持续了175天的可怕洪灾中缓过神来。

  照理来说硬盘的价格应该恢复到之前的水准。但仅仅是应该而已。

  泰国显然是硬盘的主要产地之一。希捷的制造工厂在这里,西部数据的工厂也在这儿。早在2011年10月,就在大雨开始之后的第三个月,这两家公司就预测 2012年市场上会存在硬盘供应不足的情况。

  就在预测发布不久之后硬盘价格就开始飙涨,一家集成商向我抱怨硬盘的价格从去年十月到现在已经暴涨了十倍。

  奇怪的是,尽管希捷和西部数据给出了硬盘供应已经恢复良好的信号,存储系统制造商和服务器制造商,还有Gartner和IDC的行业分析家却依然附和硬盘短缺这种说法。

  让我先花几分钟的时间来回顾一下对这个新闻背景不是很了解的人,就我所从报道中看到的,由热带台风“纳坦”所引发的雨季洪灾,造成1360万人无家可归,更不用说台风造成了815人死亡,七个主要的工业区积满了10英尺高的积水,这场台风和洪灾是历史上排名第四的自然灾害,仅次于去年的日本地震引发的福岛核电站泄漏,1995年的神户地震和卡特里娜飓风。

  科技杂志的头条大多是我们都要准备和迎接洪灾带来的种种不便:终端用户要用更高的价格从Best Buy、CompUSA、Fry’s这样的零售商买SATA硬盘。而存储阵列供应商和PC制造商则要应付硬盘供应不足所带来的影响。

  然而,讽刺的是,当我坐在位于弗罗里达州的办公室,注视着面前一个闪着红灯的硬盘驱动器机架和另一个灯光熄灭的机架时,我开始忍不住审阅这两家硬盘制造商发布的财务报表。

  就在2011年11月28日,也就是发布硬盘短缺预测一个月后,希捷发布声明所他们可以生产4300万块硬盘,仅仅只比其高峰时期少了700万块。而2012年1月4日,希捷发布声明说他们十二月份生产的硬盘已经比预期的要多,而且收益也好于先前的预期。

  西部数据在10月17日说洪灾“会对硬盘的生产有极大的影响,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但是,根据西部数据发言人在1月23号财务报告发布会上,突然魔术般的变成了“极大的超过了预期”。

  这两家公司都报告了其财务收入远超去年10月的估计。西部数据每股盈利1.51美元,超过其预测的每股盈利0.65美元,而希捷则每股盈利1.32美元,超过其预测的1.08美元。

  与此同时,Gartner和IDC的行业分析师还没有从行业衰退或者行业繁荣的预测中走出来,他们将硬盘短缺的原因归咎为一切不靠谱的原因:从PC市场的衰退,到IT硬件消费的减速。好消息来自于华尔街的一个分析师,他在西部数据的财务报告发布会上公开质疑希捷和西部数据这个季度财务上的成功,说他们更像是在制造供应短缺的同时抬高价格大发其财,当他问西部数据的老板如此高的利润能否持久的时候,他们拒绝回答。

  我由衷的讨厌华尔街,但我由衷的喜欢这个分析师。不幸的是,他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回答。真的是硬盘制造商刻意抬高了价格吗?不可否认泰国的自然灾害对于供应链有影响,但是这个影响至今依然存在,这是真的吗?

  或许硬盘供应链上的每个人都在用“泰国洪灾造成了供应的短缺”这个说法来欺骗顾客,这种故事已经发生了太多太多次,还记得上次的油价疯涨吗?还记得上次卡特里娜飓风过后,就算供应充足价格也飞涨吗?或者这不过是历史的又一次重复?

  我觉得这可能是真的。每次我看到报道说因为具有相对的性价比固态硬盘销量开始大涨的时候,每次我看到报道说某个磁盘阵列供应商夸大硬盘的短缺而为重复数据删除和精简配置提价的时候,我都会觉得这一切都是供应链上的人在利用硬盘短缺作为借口。

  就在此时,我的两块硬盘坏了。毫无疑问我将要为同样的硬盘付出4倍的价格,仅仅就是因为有些人利用泰国洪灾大发其财。这就是我想说的。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亚马逊为地球上每个人提供142个对..
下一篇跨平台跨屏幕 微软云存储加速云普..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