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阿里巴巴并购迷局 大数据拼图渐全
2013-05-22 09:39:06 来源:雷锋网 作者:【
关键词:大数据 并购 阿里巴巴 存储
 
在此,阿里集团所拥有的支付宝+淘宝更是为数据价值的物化和货币化提供了绝佳的直接出口,其拥有着无比巨大的想象空间。

  十四年,弹指间灰飞烟灭,当5月8日在杭州黄龙体育场,谦和的陆兆禧从“精神教父”马云手中接过接力棒的同时,人们似乎遗忘了阿里在过去的一年中接二连三的并购行为。 笔者在观察了阿里在近几年的所有投资后认为,手握50亿美金的阿里这一系列动作是意图通过并购,向资本市场描述一个更高估值的“大数据拼图”。

  现实:以入股换数据,先得后懂,方可不败 英特尔的首席工程师,吴甘沙也在《大数据漫谈之二》中提及,大数据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是一个新鲜事物,即使今天没有如此大体量的数据,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为未来的大数据实践做好准备,其挑战在数据采集。

  也许阿里这一系列收购行为的动机似乎初现端倪了: 马云,这一连串的棋子,招招子落数据。我们发现,阿里投资或者并购的新浪微博、陌陌、高德、墨迹天气、友盟、美团、虾米、快的、UC浏览器,不仅仅是互联网入口,更涵盖了人类线上线下生活的所有应用数据。

  然而,现实是骨感的。 甚至连阿里人也自认对“大数据”这一概念的应用仍很为不足,上周末阿里云的王坚在杭州的一次分享中打趣说道:阿里巴巴对大数据的理解深度,不会超过苏宁对电子商务的理解,也就是说,数据的机会在哪里,连阿里巴巴都没搞清楚。 与此同时,时机不等人。

  微信的异军突起,也让巨头们惊出一身冷汗,甚至马化腾在移动互联网大会上也坦诚:“不管你再移动互联网的达浪从面前有多强,稍微疏忽,一个月就可能帆船。不要看很多公司好像很大、很强,其实都可能是不堪一击的,所以要报着对行业演变的敬畏之心,战战兢兢地做好每一件事情,把服务做好。”

  手握50亿美金的阿里,此时出手,更可谓是为了在移动互联网生存,挥金如土,将移动互联网的入口以及数据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为自己读懂大数据的玩法争取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理想: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前夜 互联网时代,一个重要的贡献便是数据在线。它使得我们原先写在纸上,或者是保存在磁盘里的数据在线了,让数据搜集变得非常容易,于是成就了TAB。我们仔细观察,可以发现TAB的核心竞争力都是数据,百度占据着web数据,阿里占据着电商数据,腾讯占据着社交数据。 然而,在互联网时代,在线的数据存在着局限性,特别是人类日常生活的数据。如今,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使得这类数据更容易的被收集。例如,用户通过地图app进行目的地搜索以及通过打车app的数据,便描述了用户的行程轨迹;用户通过团购等O2O应用进行线下服务的消费,更是直观的将人们日常消费的数据“在线化”。

  通过并购和投资,将如此众多的,个体的“小数据”集中在了一起,构成了庞大的,可供分析和使用的大数据中心。

  在此,阿里集团所拥有的支付宝+淘宝更是为数据价值的物化和货币化提供了绝佳的直接出口,其拥有着无比巨大的想象空间。已经被业界热炒的社会化电商便是大数据和电商结合的一个很好的应用场景。

  Federated Media的约翰・巴特利(John Battelle)就曾指出facebook将通过大数据创造一个新的世界观―生活操作系统。马云所构建的阿里,应该是这样一个中心地方,用户参与并将所有数据储存在阿里,他们所要做的线上与线下的生活都将利用到阿里这个中枢。

  同时,陆兆禧(现阿里集团CEO)之前负责集团的数据战略,这也侧面证实了阿里对“大数据”的重视程度。

  后记: 大数据的应用,已经离我们不远,在4月发生芦山地震后,拥有中国350万亿盒药品数据库,就为国家在救灾药物调度中提供了非常巨大的帮助,这是在以前所无法想象的。阿里接二连三的并购行为背后,实则暗藏着如此的大数据拼图,实在令人敬畏。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LifeSize Icon:视频会议的智能体..
下一篇移动改变存储 技术演进提速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