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解读英特尔的长效存储发展目标—对象存储
2013-07-02 08:55:45 来源:至顶网 作者:【
关键词:存储 对象 目标 发展
 
在本届下一代对象存储峰会上,英特尔公司赫然位列出席名单。下面我就带大家一同了解芯片巨头对于对象存储技术的最新规划。

  在本届下一代对象存储峰会上,英特尔公司赫然位列出席名单。下面我就带大家一同了解芯片巨头对于对象存储技术的最新规划。

  一切预期都始于“大数据洪流正席卷而来”这一主题。芯片巨头宣称,我们需要将下一代数据中心视为一套整合了所有组件、有能力完成所有工作的完整系统。

  一切事务都以数据为中心:访问、处理、保护以及传输。英特尔正在为自己的芯片寻找与存储相关的附加技术,希望借此优化存储方案。

  英特尔希望能借助针对存储做出优化的芯片及软件为以下五大垂直数据中心市场带来变革:

  企业IT

  云服务供应商

  通信服务供应商

  技术计算

  智能系统

  英特尔断言,“存储技术向智能化及分布式方向迈进的革命可谓不断加速的巨大趋势”,而这一切都源自市场“对分布式工作负载存储方案的更多关注”。

  英特尔认为,数据中心服务器的作用仅是访问共享文件或网络块存储(NAS或SAN)的观念殊不可取,因为这根本无法满足数据容量极具扩张所带来的各种新需求。增容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向外扩展则可以。Facebook、谷歌、Amazon及其它顶尖厂商正是大型数据中心领域的先行者。

  芯片巨头将数据中心内的存储组件划分为固态存储客户端系统、元数据服务器以及存储节点组(一种分布式存储模式)。根据英特尔的说法,三者能够有效服务于五大智能化分布式存储模式:

  企业数据库,OLTP(即联机事务处理)、OLAP(即联机分析技术)——例如Oracle DB

  网络、电子邮件及VM/boot等应用程序数据——例如Amazon EBS

  商务智能、大型关系类数据库管理、大规模分析——例如Hadoop

  高性能计算所需要的高速数据传输——例如Lustre

  大规模数据、大型对象存储(简称LOS)、备份及归档——例如Amazon S3

  (媒体评论:英特尔对于磁带存储类归档方案并无兴趣。原因只有一个——这跟英特尔芯片搭不上边。如果每套磁带卷轴中都能配备上凌动处理器或者英特尔闪存,相信其对于磁带方案的看法会完全不同。)

  英特尔声称,“结合LOS的大规模数据使用模式将成为所有长效存储方案的基石。”

  芯片巨头针对这一判断做出了哪些实质性努力?他们与广达、Amplidata合作共同开发出一套LOS参考架构,并打算将其推向ODM(原始设计制造商)、OEM(原始设备制造商)以及ISV(独立软件开发商)群体。

  这是一套容纳着40个节点的怪兽级设备,拥有37个存储节点与3个控制器节点,总容量高达888TB。

  英特尔还拥有一套智能存储加速库(简称ISA-L)。在处理器对SHA-1、SHA-256及MD5多缓冲散列函数等内容进行计算时,其算法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数据完整性、促进安全/加密效果。

  芯片巨头称:“ISA-L将帮助存储OEM厂商从英特尔CPU中获得更理想的性能表现,同时降低优化开发需要投入的成本。”

  其闪存缓存加速软件也参与其中。英特尔已经为自己的ODM、OEM以及ISV客户设计出一套名为COSBench的云对象存储测试基准原型,旨在帮助他们对对象存储系统性能进行测试。

  根据目前公布的消息,我们发现“COSBench目前支持OpenStack Swift与Amplidata v2.3、2.5、3.1以及自定义适配器。”

  英特尔还为Swift添加了对象存储类纠删码,也就是OpenStack对象存储计划。对于英特尔来说,对象存储可以算是长效磁盘存储领域的首选方案。芯片巨头当然希望自家芯片及其它产品能借此成为数据中心对象存储机制中的必要组件。

  但我们不禁要问,“谁会在这一领域成为英特尔的竞争对手?”会是磁带方案的坚实拥护者,还是包括AMD、ARM、IBM Power以及甲骨文/富士通Sparc在内的芯片供应商,又或者两者兼而有之?2012财年英特尔公司的总营收为530亿美元,拿出几百万美元研发对象存储方案来确保自家产品开拓新兴市场还是一笔相当划算的买卖。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国产存储厂商渠道发展谋求“新突..
下一篇华为存储理念升级 存以致用融以致..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