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高端市场搅局者 华为存储靠自研攀高峰
2013-07-22 08:46:15 来源:和讯网 作者:【
关键词:华为 存储 高峰
 
“棱镜们”事件,引发了各国政府、企业到个人对信息安全的重新审视和认识,对于如今告诉的信息化社会,如何保护数据信息安全已经重新成为了人们考虑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像我国这样信息量产生大,又没有国产设备的国家,无疑是提出了新的挑战。
 “棱镜门”时间倒逼存储行业

  “棱镜们”事件,引发了各国政府、企业到个人对信息安全的重新审视和认识,对于如今告诉的信息化社会,如何保护数据信息安全已经重新成为了人们考虑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像我国这样信息量产生大,又没有国产设备的国家,无疑是提出了新的挑战。

  对于政府、金融、银行等行业,数据就是生命,如何解决这些企业的数据存储安全是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而这些企业的数据在存储的时候往往需要高容量、高可靠性以及高扩展能力等等,这样的要求并不是普通的厂商能够提供解决的。

  高端存储设备一直是这些领域的首选,这些设备拥有大容量、高扩展、灵活、可靠的性能。而且高端存储市场一直也是存储技术的代表,国内由于在存储领域发展较晚,之前在高端存储领域一直没有相应的解决方案,这也让很多国内金融、银行等大型存储用户不得不选择国外知名的厂商的产品。

  但从2013Q1 Gartner全球存储市场份额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国产的存储厂商华为。 而且在,2013Q1 Gartner全球存储市场份额报告中华为也首次有中国存储厂商进入Gartner全球主流存储厂家名单。

  大家对华为相对熟悉的可能是通信领域,但华为并不仅仅满足于此,其在服务器、存储等领域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例如存储,其实早在2002年,存储就开始投入研发存储设备,并在2006年与赛门铁克合作,弥补了其在软件方面的不足,如今的华为已经有HVS、N9000、UDS等多条存储产品线,弥补了国产存储没有高端存储设备的空缺。

  自主研发助华为存储攀高峰

  华为存储之所以能够取得当下的成绩,与其一直坚持的自主研发的理念有很大关系。

  首先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高压无的RAUD 2.0+技术:RAID技术能够提供传输速率,并且通过对数据的校验提供容错,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常会遇到配置规划复杂,配置调整困难等问题。华为此名称RAOD 2.0+技术在RAID 基础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改善,其将系统内部的每个硬盘空间切分成64MB大写逻辑块(Chunk),并将这些来自不同的硬盘上的逻辑块组成RAID。

  进过RAID 2.0的磁盘系统,大大减少了系统重构的总数据量,用户只要按Chunk重构,就可以了,而且还增加了重构块目标的盘数。每TB从狗时间不到30分钟就能够完成(传统重构需要9个小时),大幅缩短了重构时间,着将大大降低双盘失效的概率。目前华为存储工段存储HVS系列、中低端统一存储T系列等产品,都已经采用了RAID 2.0+技术,提高了存储管理效率。

  软件一直是国内存储厂商的弱项,早期的产生过更多的是自己做硬件,软件则购买国外成熟的软件来集成,虽然这样能够快速提升厂商产品的整体性能,但是却并没有自己核心的技术,这也造成了国内存储厂商"重硬轻软"的怪像。

  华为存储并没有跟风,而是选择踏实下来做技术,其在2006年与赛门铁克达成合作,共同研发存储软件技术,这让华为能够迅速的填补了其在软件、文件系统以及共享存储等方面的空白,成为华为存储做大做强的一个重要基础。

  不同于国外存储厂商的产品,在来到中国往往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华为存储致力于中国市场,根据中国不同的地理情况,研发出了多项适合国内用户的技术,录了如抗腐蚀硬盘、抗震动的设备,目前,华为在处理器、SSD、加速卡等领域都已经投入了大规模的研发。这些都是华为未来做大的基础。

  文章总结: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的到来,让数据呈现爆炸式增长,同时“棱镜门”事件的影响,对于华为存储来说,是一个继续扩展市场的良机。本文介绍的相对笼统,如果想看进一步的详细介绍,希望继续关注ZOL企业存储频道。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IBM力证服务型存储模式市场需求确..
下一篇移动信息化系列报道之四:爱恨云..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