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索尼松下拟合作开发存储容量为300GB的新光盘
2013-08-01 15:36:52 来源:中国行业研究网 作者:【
关键词:存储
 
索尼和松下周一宣布,两家公司将合作开发一种容量为300GB的可刻录光盘并且希望这种光盘能够在2015年底之前上市。

  索尼和松下周一宣布,两家公司将合作开发一种容量为300GB的可刻录光盘并且希望这种光盘能够在2015年底之前上市。

  索尼和松下打算合作开发一种至少能够记录300GB数据的光盘新标准。这种新的光盘格式将主要面向专业用户,特别是需要长期归档大量数据的企业。

  索尼表示,包括制片厂和广播公司在内的视频生产行业有可能是这种新光盘的潜在用户。另外,云数据中心也可以利用这种高容量光盘来保存海量数据。

  松下在声明中称:“光盘在保护数据不受环境影响方面有着出色的性能,比如防尘,防水,而且还可以适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另外,不同代光盘之间的兼容性也很优秀,这样,即便光盘格式发生变化,光盘上的数据仍可以被读取。这就使得光盘成为一种适用于长期储存内容的介质。”

  相比之下,目前的单面蓝光光盘的存储容量只有25GB,双面光盘的存储容量为50GB。

  奔驰与谷歌合作 推“眼镜”导航系统-图

  谷歌是IT届的“巨头级”公司,旗下拥有的先进智能技术,其首席执行官Eric Schmidt也曾表示,谷歌未来将涉足部分汽车领域。例如谷歌自一直着力于汽车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同时其也是新兴电动车厂商特斯拉的合作伙伴。网通社在参加全新S级全球媒体试驾活动并与奔驰研发工程人员沟通后获悉:豪华汽车品牌奔驰也将与谷歌展开合作,并希望把后者先进的智能眼镜技术与旗下车型中的车载导航相连接,形成“眼镜”导航系统,使消费者拥有更加便捷的体验。

  目前奔驰公司的研发部门的研发人员正尝试将谷歌智能眼镜技术植入汽车的导航系统中,以此使消费者在驾驭汽车与步行的不同阶段实现结合,驾驶者将不必再次输入目的地,大大的提升了出行的娱乐性。

  谷歌所开发的智能眼镜是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运行的,理论上其不仅可以用语音操作、还能采用视觉感应控制。在眼镜上会存在一个与佩戴者的视线同步的光标,并且可以与视线产生互动。这款眼镜集智能手机、GPS、相机于一身,具有收发短信、查询天气路况等功能,与此同时在用户获取实时信息的同时,通过眨眼与视觉操作便可完成拍照、甚至上传一系列的操作。

  谷歌眼镜与人们佩戴的普通眼镜重量相差并不多,通常在200克左右。尽管眼镜的重量并不大,不过内部设施十分丰富,其内置一台微型摄像头并配备投影显示器,镜框位置也具有触控板,此外麦克风与传感器也隐藏在镜框中,同时电池也被植入眼镜架里。

  如今在智能眼镜的研发方面,谷歌公司并不是一家独大。另一家IT企业苹果公司也曾发布名为iGlass的智能眼镜。与谷歌不同,iGlass是一种“浸入式”智能眼镜,液晶显示屏把图像直接投射到佩戴者的眼中,提升了用户的视野与影像的清晰度。两个IT届巨头企业所研发的智能眼镜也产生竞争,并且还有望与不同汽车厂商进行合作,而目前更具科技感的隐形智能眼镜也在研发之中。

  事实上,智能眼镜是电影中的常客,在当时其也成为体现未来科学技术的形式之一。例如由汤姆·克鲁斯主演的碟中碟电影系列中,阿汤哥所接受的一系列“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均是由一部智能眼镜所传达的,人们在惊叹同时也深深记住了这部高科技眼镜。目前谷歌与苹果公司已推出了具有部分功能的智能眼镜,未来我们拥有像智能手机一般的智能眼镜将并不再是梦想。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智能科技可与汽车的车载导航相连,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的驾车享受。例如雷克萨斯在G-book服务的基础上还推出了车载导航与手机百度地图的合作,使驾驶员拥有多种途径进行车展导航的定位与查询,可见智能科技在汽车上充分体现以成为市场发展的一种趋势之一。

  2013年全球车联网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18.2亿美元。而且车联网项目已被列为国家重大专项(第三专项)中的重要项目,首期资金投入达百亿。很多企业都认为车联网蕴含的商机巨大,有人甚至估计规模可达万亿。

  在4月深圳“2013汽车电子应用及技术发展论坛”上,华为公司终端移动宽带产品线Telematics产品总监鲍海森介绍了华为在车联网领域的定位以及发展方向。“本来我们来参会就是想看看车联网还有什么机会,听了华为的演讲以后,我们决定放弃车联网市场了!”深圳一家工业电子方案公司的总经理郝凌感慨道,“华为进入这个领域意味着其他厂商基本没有机会了。”

  那么,华为到底要在车联网做什么?鲍海森还明确告知大家:

  华为在车联网领域只会做车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而不会做相关运营工作。关于车联网的发展趋势,大数据和语音识别将是车联网的发展方向。华为将进入车联网数据收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和数据分析的所有领域。

  在这几个领域中,数据传输、数据存储和数据分析都不是中小公司能玩的,所以中小公司能做的也就是收据收集了。因此,华为的进入基本封死了其他公司的未来发展。

  郝凌更认为,在车联网时代,真正有价值的是大数据分析。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处理者是真正王者。端不过是传感器和执行者,云才是核心。国内车联网企业机会不多,可以发挥的空间也没有多少。

  他衍生出华为在车联网市场的几个推论:

  推论1:华为将集中火力在标准和大数据以及管控平台和通信管道。放弃车内的前端和后端产品推向市场,只是跟踪和试验。

  推论2:其次,在华为终端的手机和平板等获得市场前三,同时车联网行业政府开始介入后,快速发力车内前端和后端产品,这将是车联网企业的溃败点。

  推论3:华为将重点放在欧美的车联网市场,获取经验和推出产品,大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从中获得极其重要的知识财富,然后杀个回马枪。

  推论4:车联网是个系统,从技术角度,华为有全系统横扫的能力。

  推论5:车联网国标,华为将是主要起草者。

  推论6:车联网对政府有着极其重要的安全和管控作用,这个特性决定了绝大部分车联网企业不可能进入政府采购门槛。

  “华为提出车联网现在是碎片化,我的看法是乱世。后市场将在2016左右一统江湖,今天的介绍,是典型的华为战略,告诉你,你也没办法,不战而屈人。”他强调。

  所以,很明显,按照他的分析,本土中小业者基本已经失去了在车联网市场的机会,如果要继续玩,就和华为一起玩。

  真的是这样吗?

  国际一线的汽车电子厂商德尔福就推出了MyFi®系统,在上海慕尼黑电子展汽车论坛上,德尔福介绍了其车联网的思路,就是互联、主动安全、防盗,提升用户体验等等。例如德尔福的MyFi®系统可通过基于WindowsAzure的云门户网站为OEM和消费者提供独特的全球互联解决方案。驾驶者安坐家中就能对仪表盘进行个性化设置,他们不但可以从现有设计方案选择,甚至还能创建自己的方案,使各种功能和控制设备发挥此前难以想象的效率。另外,他们还可以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上完成胎压、发动机健康状况或是制动器寿命检查。用户甚至可以为不同驾驶者创建、保存不同的配置文件。

  显然,国际一线汽车电子厂商和华为在对车联网的理解上稍有偏差,这个偏差是因为在理解车联网时都各自基于自己最擅长的技术。我想,如果Facebook做车联网一定会从社交网络开始。

  这也体现了车联网的不确定性和差异化,这个不确定性和差异化就是中小企业的机会,中小企业更应该着眼具体,比如数据的收集、车联网APP、车联网数据深度挖掘算法等等,也许这样才有生存机会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IBM存储SDS发展战略图解读 重视中..
下一篇微软将更名SkyDrive云存储服务品牌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