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走到今天这个程度,经历了基础层面的技术实现以及应用层面包括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现在我们每天其实都离不开大数据,但是大数据也不是百分百安全的,大数据的诞生和发展也仍然面临着很多巨大的挑战。曾经有大数据产业业内专家预测说,基于大数据的推荐与预测逐步流行,数据科学将兴起,安全与隐私成为重要问题,大数据产业成为战略性产业。

64EB巨大数据存储量!大数据还需要大统筹
从上面业内专家的话我们不难看出,大数据领域的安全和隐私问题一直是收到用户和企业的持续关注的,曾有专家指出,在未来,互联网以及电子商务市场、金融、医疗等行业内部大数据的应用时最为广泛的,在应用方面,大数据应用最多的也是这几个行业。
数据开放是趋势
在2013年,有专家指出,中国人口居世界首位,但2010年中国新存储的数据为250PB,仅为日本的60%和北美的7%。目前我国一些部门和机构拥有大量数据但宁愿自己不用也不愿提供给有关部门共享,导致信息不完整或重复投资。

在数据存储数量方面中国的存储量达到了64EB,其中55%的数据需要一定程度的保护,然而目前只有不到一半的数据得到保护,这其实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用户的存储数据收不到保护,相信服务提供商们的日子也不会很好过。

去年12月14日,在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科学家论坛上,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九林先生回顾了我国科学数据开放共享历程:2003年,科技部在财政部的支持下设立了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专项,科学数据共享工程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纳入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2008年,科技部发布973计划资源环境领域数据汇交管理办法;2009年,第一批科学数据共享项目验收,转入运行服务阶段。

到2011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组织首批认定,可见,我国现在大数据的运营和技术层面的发展是迅猛的,但是目前我们国家还暂时没有出台专门适合数据共享的一系列法律条款,不过相信随着大数据的迅猛发展,加以国家政策管控的全面加强,大数据产业的良性发展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