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云存储将在大数据时代担负更多使命
2014-03-21 15:23:18 来源:和讯网 作者:【
关键词:存储 大数据 云存储
 
大数据时代,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社交化平台的发展,让数据呈现几何化、爆炸式增长。而随着数据来源渠道的增多,网络的数据也不再是单一的数据类型,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涌现改变了数据的组成模式。

  大数据时代,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社交化平台的发展,让数据呈现几何化、爆炸式增长。而随着数据来源渠道的增多,网络的数据也不再是单一的数据类型,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涌现改变了数据的组成模式。如今大数据使得整个互联网科技都面临新一轮的洗牌,如何利用大数据将成为决定企业未来命运的关键!

  那么大数据究竟有多大呢?可能很多人会问这个问题。2013年,世界上存储的数据预计能达到约1.2泽(约12亿TB)字节。12亿TB是个什么概念?如果把这些数据全存储于标准的光盘,这些光盘可以堆成五堆,每一堆都可以伸到月球。而如果把这些数据存储于1TB容量的硬盘中,那么将需要12亿块,这些硬盘可以分为五堆,每堆相当于长城的长度(6700公里)。

  云存储是伴随云计算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存储模式,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其实云存储技术早已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只是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罢了,目前云存储技术已经在大数据解决之道方面有了一些案例。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云存储将担负更多的任务和使命

  近日360网盘的推出以及与百度1TB竞争升级的事件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没错,这些网盘其实就是最典型的云存储应用。这些云存储服务商为用户提供定量的存储空间,让用户实现通过PC、手机等终端进行访问等需求。网盘、云盘这些云存储技术是最典型也是最初级的云存储技术,如今一些企业已经将云存储技术有了更深层次的发展和创新,例如迅雷的云加速功能。

  2013年互联网大会迅雷CEO邹胜龙将云存储加速带来的改变形容为:“让大数据像水一样的自由流淌。”在当时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对这句话并不理解,据我所知,迅雷随身盘这种典型的云存储模式并没取得成功,而且即将在2013年9月1号停止支持,那么邹胜龙先生是为何在大会上反反复复强调迅雷云加速技术呢?又是如何让大数据能够自由流动呢?

  迅雷对云存储技术有了更深层次的应用

  带着这些不解,笔者翻看了迅雷云加速的一些业务。目前迅雷已经拥有高速通道、离线下载、迅雷云播、迅雷网游加速器、手机迅雷等多个产品,并且覆盖PC、手机、平板、TV四屏,可以说迅雷如今基本完成了对业务的全面布局。

  根据笔者对这些业务的研究发现,在这些业务中,如离线下载、高速通道等很多服务都是基于云存储功能而实现的,可以说这些技术都是云存储技术的一种创新和演进。迅雷对云存储技术有了更深层次的应用,并不只是局限于传统的数据存取和数据保护,更是将云存储技术应用到下载、视频、网友等领域,是云存储技术应用到大数据方面的一个全新创新!

  迅雷利用云存储技术确保用户能够获得流畅、连贯的体验,而且还推出了根据账号实现云端同步的功能,可以说迅雷如今已经利用云存储实现了整个产品的布局,让大数据之间的传输更自由。那么迅雷是如何利用云存储技术的创新促进大数据之间的流动的呢?

  下面我们就通过离线下载业务来看一下讲解下迅雷的云存储创新之处。

  离线下载是迅雷云加速中的一个重要的功能,当下载的时候遇上冷僻的资源时,由于中国网络资源复杂,如果从原始服务器下载到本地,可能由于资源少、距离远等原因使得下载的速度不高,这样使用普通下载就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电费。而当资源好,速度高的时候,则会影响用户正常的网络问题,造成别的任务无法完成。

  迅雷离线下载每传输完一个文件,就会记录文件资源的地址,CID值,以及文件其他的特征信息。如此积累,迅雷便保存了大量文件的特征信息,当再有用户下载相同的文件时,迅雷云加速服务不再需要从资源所在的服务器下载文件,而是从迅雷云加速服务内部的资源中直接复制到用户的离线传输文件夹里,这样,一个几GB甚至几十GB的大文件在瞬间就传输完成了,因此很多人觉得离线下载极快,叫做‘秒杀’。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中国企业云存储服务排行Top20
下一篇大数据概念下的企业级存储5大趋势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