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云技术呈现局限性 智能存储或将深化应用
2014-06-23 17:35:25 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 作者:【
关键词:智能存储
 
据IMSResearch统计,2011年全球摄像头的出货量达到2646万台,预计到2015年摄像头出货量达5454万台。仅仅视频监控录像而言,每天的数据量就达上千PB,累计的历史数据将更为庞大,在视频监控大联网、高清化推动下,视频监控业务步入数据的井喷时代。

  据IMSResearch统计,2011年全球摄像头的出货量达到2646万台,预计到2015年摄像头出货量达5454万台。仅仅视频监控录像而言,每天的数据量就达上千PB,累计的历史数据将更为庞大,在视频监控大联网、高清化推动下,视频监控业务步入数据的井喷时代。而大数据的到来,极大程度上考验着视频监控存储技术。云存储与智能存储概念被深化。

  用于监控的存储技术经历了从单个的磁带、磁盘、磁盘列阵到存储网络系统的发展历程。而存储智能化的重要拐点就在于磁盘列阵RAID的出现。在IP-SAN中,存储成为一个独立的计算机系统,包括了设备、软件、网络,具有解决互操作性,扩展,技术升级,组件可用性和数据安全性的智能,特别是实现数据的备份、恢复、扩展、灾备。

  在网络化、数字化时代刚开始兴起的阶段,根据项目规模的不同采取了不同的存储解决方案。例如在小规模视频监控系统中,低成本的DVR存储成为主流,而在多级组网的集中式视频监控系统中,SAN存储则是主流。这两类方案由于解决了数字化的问题,共同克服了磁带存储的一些缺点。从另一方面仔细分析,这两个方案仍然存在一些需要优化的方面。如DVR存储,其在RAID等可靠性保障方面的缺失成为几乎致命的一个缺陷;而集中式SAN存储在性价比方面一直需要不断优化,在早期使用昂贵通用FC-SAN的时期,存储成本成为视频监控系统的最大压力。

  面对视频监控系统中大量的数据和应用需求,网络存储技术找到了新的用武之地。未来视频监控后端设备的发展方向,除云存储之外,智能存储概念正在深化。

  云存储技术将风险及碎片问题彻底解决

  虚拟化是云存储的主要特征之一。存储领域国际权威机构SNIA(存储网络工业协会)给出了存储虚拟化(StorageVirtualization)的定义:“通过将存储系统/子系统的内部功能从应用程序、计算服务器、网络资源中进行抽象、隐藏或隔离,实现独立于应用程序、网络的存储与数据管理”。存储虚拟化技术将底层存储设备进行抽象化统一管理,向服务器层屏蔽存储设备硬件的特殊性,而只保留其统一的逻辑特性,从而实现了存储系统的集中、统一、方便的管理。

  与传统虚拟化存储相比,基于“裸数据块”的虚拟化存储化技术,不仅继承了“磁盘利用率高”和“管理方便”的特点,还能将文件系统的风险及碎片问题彻底解决。

  ☉ 高磁盘利用率

  传统存储技术的磁盘利用率一般只有30-70%,而采用虚拟化技术后的磁盘利用率高达95%;存储灵活,可以适应不同厂商、不同类别的异构存储平台,为存储资源管理提供了更好的灵活性;

  ☉ 管理方便

  管理方便,提供了一个大容量存储系统集中管理的手段,避免了由于存储设备扩充所带来的管理方面的麻烦;性能更好,虚拟化存储系统可以很好地进行负载均衡,把每一次数据访问所需的带宽合理地分配到各个存储模块上,提高了系统的整体访问带宽。

  ☉ 无文件碎片及文件系统问题

  云存储是炙手可热的“大数据”中组成之一:存储单元模块。“大数据”中提及富媒体资源指的就是视频监控业务产生的大量数据,占比巨大的富媒体信息中的载体为存储设备和云存储解决方案。

  存储设备或云存储解决方案作为视频监控里中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载体,横跨基础架构、内容信息三个维度的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如果将“富”媒体中的视频信息,从底层的动态存储到以事件或物理为索引的信息分析,再到将海量的非结构化数据转化成信息和洞察力,做到真正的“为人所用”,才是大数据的真正魅力所在。

  然而,云存储最大问题在于,一个是企业用户更偏向将重要敏感的信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也就是云存储的私密性与安全性还不能得到认可。另一方面也就是,通讯技术的限制,过长的等待时间与有限的带宽常常是用户不能忍受的。

  智能存储在视频监控领域的应用深化

  大数据时代,特别是在大型视频监控系统的存储方案中,视频内容的数据量是海量的,而如何在海量数据中获得有效内容,只依靠人力不仅是困难的,更是成本高昂的。而海量视频数据中的内容的价值有时又是非常高的。因此有效地内容检索,即对存储内容的智能管理,成为视频监控市场的迫切需求。

  1、何谓智能存储?

  智能存储理念的提出者ADIC(美国先进数字信息公司)对智能存储的定义是:更加灵活、高效、可靠地保护、管理和访问日益增长的关键业务数据。

  智能存储被公认的核心概念是应用程序和用户透明,其中最大的优势在于保护的安全性、管理的易操作、I/O性能的高效。而实现上述三大主要目标的途径则在于存储的集中化、数字化、系统化。其中视频监控的智能化存储,本质上则是基于内容的智能化存储。

  2、智能存储技术中的存储管理

  在内容存储的管理上,因为存储介质的费用成本不同,通过分级存储管理技术,在不同的存储介质上存储不同类型的内容既能提高有效数据的查询效率,同时也大幅度降低存储系统的设备成本。

  智能分级存储管理(HSM)是将高速、高容量的非在线存储设备(如大容量磁带库)作为硬盘的下一级设备,然后将硬盘中常用的数据按指定的策略自动迁移到磁带库等二级大容量存储设备上。当需要使用这些数据时,分级存储系统会自动将这些数据从后级存储设备调回到硬盘上。简单地讲,数据迁移是一种可以把大量不经常访问的“冷数据”存放在带库、盘库等离线介质上,只在RAID上保存少量“热数据”的技术。当那些被存放于磁带等介质上的数据被访问时,系统自动地把这些数据回迁到RAID中;同样,RAID中很久未被访问的数据被自动迁移到磁带介质上,从而大大降低投入和管理成本。

  对于用户来说,上述数据迁移操作是完全透明的。用户可能会感到访问硬盘的速度稍慢一点,但会明显感觉到其逻辑硬盘的容量大大提高。相对传统的数据管理模式,采用这种技术的解决方案所具备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3、智能存储的关键是软件

  智能分级存储管理技术是存储智能化在内容管理上的一项技术,还有如存储介质的自动识别技术、读写记录的自动监控技术……在存储系统的每个细节上增强用户透明,就是智能存储的要求。而如何实现这个目的,要在存储协议的兼容与管理软件的设计上充分考虑用户对内容的需求特点。

  总之,作为图像数据和报警事件记录的载体,存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当前,存储已不仅是一个设备而已,而是已经升华到了一个解决方案平台的地步。大容量的存储系统并不是存储设备的简单堆积,更需要解决存储机制的完备性、存储标准以及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可使用性等问题,还有大容量存储系统的可管理性要求。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NetApp推出功能最强大的统一存储..
下一篇联想企业网盘升级 客户端同步功能..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