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闪存虚拟化克服存储系统瓶颈
2014-08-12 16:31:43 来源:论坛 作者:【
关键词:闪存 虚拟化 存储
 
虚拟化技术的出现已经彻底改变了现代数据中心的运营方式,但是I/O瓶颈问题依然阻碍存储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性能。

  虚拟化技术的出现已经彻底改变了现代数据中心的运营方式,但是I/O瓶颈问题依然阻碍存储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性能。

  在如今的企业中,IT经理们利用虚拟化技术来扩展他们的存储空间,同时也扩展服务器的计算性能和内存。但随着处理器、内存技术的发展,存储方面的瓶颈也随之出现。闪存技术是近年颇受关注的一个存储领域,被认为将是解决存储瓶颈重要的技术。

  如今,闪存也可以通过一种新技术来实现虚拟化,我们称之为闪存系统管理程序,其为虚拟化铺平了道路,实现了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通过整合现有的闪存存储到集群中,加快读取和写入性能,闪存管理程序改变了这一切,成为新的数据中心经营方式。

  闪存虚拟化克服存储瓶颈

  虚拟化带来的主要I/O瓶颈主要体现在增加延迟时间,从而导致速度很慢或无法使用应用程序。这将伤害最终用户的使用体验,并同时带来众多的IT问题,包括不可预测的费用和成本。

  迄今为止,面对上述挑战,唯一的选择就是升级出现问题的存储设备。例如,存储管理员可以通过升级网络或部署速度更快的磁盘和处理器来提高存储区域网络(SAN)的性能。不幸的是,这些方式都是非常昂贵的、破坏性的解决方案,甚至不能保证应用性能的改善。

  闪存存储设备

  很多公司目前改变了升级方式,他们通过增加高性能的设备,与原有设备共存,达到提升硬件的整体性能,这就是在服务器端增加闪存,同时创造了一个闪存虚拟化软件的巨大的市场需求。

  为什么要企业业务需要闪存虚拟化?

  为什么要企业业务需要闪存虚拟化?

  闪存虚拟化让所有的服务器端的闪存都集中到集群的加速层,并且使IT系统能够轻松、高效、经济、快速的向外扩展存储性能。就像传统的虚拟机管理程序抽象出的物理CPU和RAM逻辑化的资源池。闪存的虚拟化也可以在数据中心起到同样的功能。

  具体来说,就是闪存管理程序根据用户定义的策略的来规定一个或多个虚拟机到资源管理方案中,其结果就会大大加快速度,并且真正的为虚拟机实现向外扩展读写性能,而无需改变现有的存储基础设施。

  一个在集群中加速层的服务器端的闪存虚拟化程序,能够提供向外扩展存储性能以及独立的存储容量。

  存储管理程序从根本上改变了数据中心的设计,存储被设计成一层性能和一层容量。这是第一次出现这样的架构,存储性能可以经济有效的根据需求向外扩展。

  例如,传统的中端SAN的成本大约为10万美元,并提供每秒约50000I/O操作(IOPS),要加倍这样的表现,企业用户就必须要重新购买一个新的 SAN,他的总价增加一倍至20万元。与此相反,一个闪存系统管理程序可以在单个闪存装置来提供两倍的性能,并且只需要不到10000美元的费用。提供 100000IOPS。

  翻倍的IOPS量,只需要简单的添加一个廉价的闪存器件的管理程序即可,其性能就相当于增加了一个单独的SAN的性能。

   企业如何选择闪存解决方案呢?

  企业如何选择这种在服务器端提供闪存的高速缓存解决方案呢?与传统的解决方案有什么不同呢?

  企业需要从下面几个关键标准来评估自己的环境是否适合购买这种闪存系统管理方案:

  软件定义数据中心

  1.添加的闪存解决方案是否与现有的虚拟化设备无缝连接,是否能够与主机和存储设备无缝工作,这直接影响着用户选择。

  2.设备要支持闪存设备(PCIE和SSD)。一些非常老旧的设备可能并不支持闪存设备,所以在企业选择这种方案的时候,要确认自己的设备是否能够支持PCIE接口和SSD。

  3.程序不能够影响应用程序。闪存技术要能够支持所有的虚拟机操作,如vMotion,DRS(分布式资源调度)和HA(高可用性),确保虚拟机可以在主机之间自由走动,而不会影响应用程序的性能。

  4.支持读取和写入加速。这确保了所有读取和写入密集型应用都将受益。

  总结:存储领域需要创新,闪存虚拟化技术的出现,标志着存储有了一个很大的飞跃。其为虚拟化数据中心提供了一个向外扩展的微妙级的存储加速层。是提供企业功能,增长企业性能的战略性的基础设施的投资,能够从根本上改变数据中心的存储设计,最终实现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华为2014云计算大会:数据-未来存..
下一篇帮助企业实现云端数据地域化智能..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