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判断超融合存储优劣的几个原则初探
2016-02-24 16:18:01 来源:TechTarget中国 作者:【
关键词:存储介质 存储系统
 
互联网+战略的实施,让分布式存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传统存储相比,分布式存储横向扩展的能力备受传统企业青睐,它能够让企业更加敏捷、灵活,能够满足了企业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成本节省上,分布式存储优势明显,加上互联网企业的成功实践,这都为传统企业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

  互联网+战略的实施,让分布式存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传统存储相比,分布式存储横向扩展的能力备受传统企业青睐,它能够让企业更加敏捷、灵活,能够满足了企业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成本节省上,分布式存储优势明显,加上互联网企业的成功实践,这都为传统企业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

  如今,以超融合为代表的分布式存储发展迅速,国内外提供超融合产品解决方案的厂商众多,如VMware VSAN、EVO:RAIL、EMC ScaleIO、Nutanix、Maxta、SimpliVity、Scale Computing、Pivot3、Stratoscale、Gridstore、Atlantis Computing、华三、达沃时代、华为FusionStorage 、SMARTX、深信服、华云网际、凯翔科技等都提供了各种不同的分布式存储产品和方案。

  在对外宣传上,各家厂商称谓也不相同,从超融合、分布式存储、融合存储、到ServerSAN、云存储、软件定义存储,总之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总之一句话:都是将存储管理软件安装在多台x86存储服务器上,管理存储资源,并让服务器协调合作,对外呈现出统一的存储接口。如果根据存储接口不同,又可以细分为对象存储(Key-Value Store)、Server SAN(分布式块设备),NoSQL数据库存储等。

  在我看来,其实不必纠结称谓和定义。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它提供了有别于传统存储的新的选择,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业务需要进行判断和选择。

  对于新的存储系统而言,由于技术较新,用户了解有限,因此市场产品鱼目混珠、滥竽充数是在所难免的。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应该如何选择适合的产品呢?本文中,我将从技术的角度谈谈个人的看法,以飨读者。

  在我看来,评价一个分布式存储系统的优劣可以从性能(Performance)、可扩展性(Scalability)、系统可用性(Availability)和数据安全性(Data Reliability即数据不丢失)4个方面加以看量。

  一个总的结论是完美的产品是不存在的,即没有一个产品能同时确保四个方面都很突出。因为这四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是互相矛盾的,例如数据安全性越高,需要的数据备份数量就越多,但与此同时,系统性能就会降低。比如两副本系统的数据安全性,通常会低于3副本系统,但是系统的读写性能,2副本通常高于3副本。因此优秀的分布式存储系统是需要根据产品本身的对外特性,在上述4个方面进行合理的取舍。

  通常说来, ServerSAN产品对系统性能(IOPS)要求比较高,势必会牺牲一定的数据安全性;而对象存储产品不得不牺牲一定的IOPS或读写的延迟,来换取对象存储所需要的数据高可靠性。

  在本文所推荐的几个原则,是透过ServerSAN产品体系架构的分析,来判断和比较产品的优劣。除了技术分析之外,尽可能为大家提供一些简单的判断方法,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首先是通过块数据存取方法来判断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众所周知,ServerSAN主要处理块数据,以计算虚拟化、数据库等应用为主,更多涉及企业的OLTP业务应用,大多属于关键业务应用。对于这类业务应用而言,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至关重要。在满足了这些条件的前提下,性能将是最终决定因素,这也是产品之间来开差距的指标。

  如果仅仅从现有应用着眼,会有用户对于性能的效率和能力不以为意,但从长远的发展眼光,块数据存取方法的不同,技术设计架构的差异,所表现出的能力会有较大的区分。

  目前ServerSAN系统存取块数据,对于存储介质的访问存在直接和间接的访问方式的区分。所谓间接的访问方式,就是借助ext2、ext3、ext4或者ZFS等Linux的文件系统,来存储和管理块数据,或者利用对象存储系统将块数据以对象的方式存取。

  这种数据访问方式实现起来相对简单,但它们无法针对块数据的特点,以及设备的特性进行性能优化,访问过程中需要对用户的块数据进行多次转换,比如将块数据传递给文件系统,由文件系统再将数据写入存储介质。这种多层次的传递会造成系统性能损耗。

  用对象存储来实现块设备存储存在更多问题,因为对象存储中的对象通常是Immutable(不可改变的),而且对象存储系统更加强调吞吐率,而块设备中的数据是在不停的被修改的,并且块设备更强调IOPS。因此,间接的访问存储介质的方式其性能很难达到最优。

  与之相比,直接存储方式会自己实现一个适合块设备特性的精简文件系统,直接对磁盘裸设备(Raw Device)直接操作和控制,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充分利用磁盘设备的IOPS,从而达到系统硬件的极限。

  既然存在这样的区分,因此对于用户来说,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能够识别出哪些才是专业的九段产品,避免业余九段浑水摸鱼。但在工作实践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进行鉴别呢?

  在此,个人给大家推荐的办法是:就看ServerSAN系统管理的存储介质上,是否安装了文件系统。如果存储介质上有文件系统,那么便是间接访问方式。这种鉴别方法未必100%准确,但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有效的。

  总之,用户对于系统存储介质的访问方式需要保持高度的重视。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戴尔-EMC并购交易获美国FTC批准 ..
下一篇戴尔670亿美元收购EMC案获美监管..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