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后云时代六大预测:云计算驱动IT变革
2011-09-07 16:32:31 来源:中关村在线 作者:【
关键词:云计算 预测 云时代
 
云计算的崛起使得IT业界正处在一个混乱的过渡期,首席信息官们则身处这场风暴的中心。他们的处境犹如荷马史诗《奥德赛》中身处女妖斯库拉和卡利布狄斯之间的传说中的英雄尤利西斯一样。

  云计算的崛起使得IT业界正处在一个混乱的过渡期,首席信息官们则身处这场风暴的中心。他们的处境犹如荷马史诗《奥德赛》中身处女妖斯库拉和卡利布狄斯之间的传说中的英雄尤利西斯一样。斯库拉象征着已经建立起来的IT规则,而卡利布狄斯则代表着未来,两者都隐藏着危机,预示着麻烦。与尤利西斯一样,许多首席信息官必须要让自己抵制住海妖塞壬的美妙歌声,理性购买软件、硬件或是一套云服务。而那些鼓吹没有阵痛期的云转型厂商就如同海妖塞壬。

  可以预测的是,首席信息官们最终会像尤利西斯那样克服重重困难进入平静的水域。未来,新的程序和产品将会替代构成当今IT世界的传统技术,而这些新实体名词的缩写便是云计算。

  由于我们正处于风云激荡的变革之中,因此难以设想新世界是什么样子。不过,在我看来,我们还是有信心预测一下云计算将如何帮助IT业实现革命化的转变。毕竟,我们可以从云计算散发的强光中看出一些后云时代的端倪。

  所谓后云时代,是指与当今的IT惯例相比,云计算已经不再是一个备选项,而成为一种公认的标准。但现在,云计算仍被视为会扰动企业既定的IT秩序,但“后云时代”终会在不远的一天到来。

  未来的IT业界会是什么状况?以下是我们的一些预测。

  预测一大规模运算司空见惯

  每一个系统都会被设计用来处理大量数据。每一款应用程序都具有相当的容量弹性,能够在洪水般的字节中应对不断变化的电流。

  在系统设计阶段,没有人会提出有关容量的问题,因为每个人都会认为潜在容量可能是无限的。因此,设计工作会被假定为,无论应用程序正在管理多少数据,或是应用拓扑包含多少虚拟机,必须要能够扩展,以处理更多的东西。实际上,我们可以假设,系统是为了支持一个“无限容量的幻象”的世界而创建的。

  预测二物联网日益普及

  思科公司的首席技术官曾预言,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一万亿台设备连接到互联网。已经有很多人预测我们正在进入后PC时代。

  想象一下,其实我们真的要进入的是一个“后人类中心”的设备世界。届时将会出现许多人类与之互动的设备,如通用计算机、电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人们通过诸如电脑之类的设备进行互动。当然,除了电脑,还有智能手机、上网本。事实上,我们将被越来越多的具有特殊用途的设备所包围,以执行某一功能,与运行在云上的中央程序进行通信,这些设备会轮流与我们(或我们的代理)认为有价值的东西进行互动。

  比如,我们不用看仪表来读取我们的血压值。仪表会测量我们的血压,然后将数据传送给血压监测系统,如果我们的健康情况超出了正常的医学范围和特定数值,系统将会向健康护理专业人员发出警报。我们将被这种类型的设备所包围,甚至都不会留意到它们的存在,除非在我们的确需要的时候。

  要想理解这一趋势是如何发展其实并非易事,即使是掌握动态的业内人士也会常常低估将要发生的事情。

  十年前,我曾与一家模拟芯片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探讨过被一家家电制造商吹捧的智能冰箱的原型。他曾指出,在未来,冰箱将有一个界面,你可以根据所观察到的冰箱里不同种类食品的数量多少,在此界面上输入你的购物清单。对此,我的理解是,牛奶的包装纸盒将确定牛奶所剩多少,然后通知冰箱要将牛奶加入到购物清单中。他回答说不,这样做成本太高,因为牛奶的包装纸盒不会具备这种功能。在当时,他只是将成本/功能的传统假设纳入讨论之中,而不是推断未来的发展趋势。

  回想起来,很显然,这位首席执行官和我在当时都低估了世界变化的速度。

  如今,牛奶包装纸盒可以联系你的基于云的购物清单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将会联系你所选择的购物杂货店,为你安排每周包括牛奶在内的购物清单。所以说物联网的应用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像。就在我撰写这篇文章时,我偶尔看到了丰田汽车公司提供的一段视频,视频中展示了汽车玻璃如何成为设备界面。在不久的将来,无人干预计算设备的数量将远远超过与人互动的设备数量。

  预测三IT组件成本将大幅下降

  我所指的并不是芯片和磁盘驱动器,而是IT供应链的每一个部分。操作系统、中间件、应用软件虽然目前它们都抵制商品化,但是未来它们将变得更为廉价。如果不这样,那么它们就会被免费的开源软件组件所替代。

  为什么我会做出这样的预测?显然,如果我们要实现提前所预测的规模,那么单个组件必须要变得更为便宜。别无他法。如今,我听到很多人认为软件供应商不应该转移到云计算,这样会削弱他们的定价或盈利。我想奉劝那些坚持这一观点的人供应商根本没有选择,如果这些供应商仍抵制这一趋势,那么市场上定价更为合理的新加入供应商将会取代他们。

  尽管如此,IT总支出仍在增加,并且增加得很多。现如今,云计算行业内出现了大量关于Jevon悖论的讨论,他们认为:仅仅在商品或服务方面降低成本,而不是减少总支出,实际上仍是增加了支出。在这种增加的推动下,IT功能已融入了当今的业务产品,每一项新增的业务产品都包含IT,因此新业务产品的增长事实上将增加IT投资。

  这种情况与当下状况之间的差别在于,IT不仅仅是一个后台支持功能,而将是面向客户的一个先决条件。IT要实现的长期目标是成为业务部门的合作伙伴,而不是在某个项目结束之后就相互诋毁。

  预测四IT部门重组IT架构

  成为业务的一部分在另一方面意味着就是要像业务一样运行。这一部分需要成本的透明度,公共云提供商的崛起为内部IT部门提供了一个参照基准,无法提供类似的透明度,将是自寻死路。

  成本的透明度将影响着部署决策。在决策时,成本将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此外,还需要考虑隐私权、合规性、应用带宽/延迟要求等因素。这些因素决定着应用是部署在内部还是外部。假设应用程序默认内部部署,那么外部部署的想法在其产生时便已经过时了。明智的首席信息官们将开始认识到他们的角色是管理基础设施,而不是拥有资产。而不太明智的首席信息官们则会发现自己已经被用户组织所忽视。

  沿着这一思路,IT机构将发现他们在通往后云时代道路上的最大挑战是遗留下来的系统。这些系统成为巨大的阻力,严重影响了IT机构满足商业用户需求的能力,这些商业用户意图在开发新的IT产品过程中寻求合作伙伴。

  对于后云时代,在额外开支很少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充分管理遗留下来的应用程序。即使是最低的额外投资,这些应用程序使得维护等方面的成本结构远远高于目前的产品结构。对于相关的IT机构来说,必须要削减遗留系统的总体开销。

  当然,如今的企业正在努力寻找减少遗留系统总体开销的方法,比如将电子邮件系统外包给外部供应商。但IT机构对此必须更加积极,否则,一些不可或缺的项目将缺乏充足的资金预算。每一位首席信息官都需要评估现有的系统,制订一个降低成本的方案,无论是采用功能相似的SaaS(软件即服务)进行替代,还是将这些业务外包给收费更低的服务提供商。

  预测五PaaS成解决问题的关键

  许多人将云计算视为按需使用的虚拟机。这个行业的快速发展远不止于此。云计算的快速发展已经超过人们的想像。当应用程序开发人员不得不将应用程序部署到可扩展性和弹性架构上时,其实他们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

  基础设施应该解决这个问题,让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关注业务的功能,而非管道。解决的路径就是PaaS(平台即服务)。

  后云时代的IT机构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PaaS,使用内部或外部的机构来管理基本功能和基础设施。在那些层面上开销太大毫无价值,而且没有区别,所以找到一个管理他们的最有效和成本效益好的方式便是提供一个环境来缓解应用程序开发人员的生产力。

  预测六应用程序开发人员短缺

  Jevons悖论意味着IT需求的大爆发,特别是对应用程序开发者的需求。知道如何构建业务产品的人能够将多款应用程序整合到一款新应用上,能够熟练地与外部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建立联系,这种服务的需求非常高。

  奇怪的是,即使兴起了PaaS,对应用程序开发人员的需求仍在不断增加。更高的生产率意味着更低的单位成本,从而导致了需求的增加。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应用程序开发人员都短缺。这也与是否了解语言或框架无关。这种应用程序的开发类似于一个总承包商,需要具备组装一套内部和外部组件和服务的功能。随着IT投资逐渐转向应用,能够编写后云时代应用程序的人才队伍将出现短缺局面,就如同云计算首席信息官一样,现在应当开始考虑如何才能招聘到这类人才了。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Google云服务收费标准引发争议
下一篇如何确定云计算投资回报率的底线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