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阵列采购员应该对模块化存储系统和存储区域网络(SAN)的优势比较熟悉。当然,对存储阵列不太理想的性能也能说出个一二:存储阵列基本上是3年到5年的生命周期,就面临着被淘汰或需要进行定期任务升级。许多企业每年以20-60%的存储需求激增,现有的存储阵列大小时常无法满足需求,有效地渲染升级周期成了生活中的一个事实。
虽然淘汰和升级存储阵列可以缓解当前的压力,但也是一件很繁琐的事:
首先,把旧存储阵列迁移到新存储阵列的过程,要持续几个月的时间。当旧的存储阵列和新的存储阵列必须同时保留时,将出现重叠现象。在一些企业环境中,每TB的迁移甚至可以花费数千美元。
其次,当购买新的存储阵列时,若根据未来预期增长选择尺寸的大小,导致过多的购买超出初始容量、大部分生命周期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存储阵列。结果呢?预先支付在未来2年内可能都用不到的存储阵列。
第三,存储阵列的升级,带来软件和结构方面的变化,可能会危及稳定性,不仅如此,还要培训工作人员使用新的工具,了解新的方案和特点。
那么,为什么要淘汰存储阵列呢?为什么不能简单地通过添加新的存储阵列扩大存储容量,而不是取代它们?那么,经济学的答案是,存储密度和容量每年都在增长,而成本价格是每年每GB在下降。
比方说,你在3年前拥有一个10TB的存储阵列,购买时成本为5万美元,总的年度维修费用为2.5万美元每年(包括供应商的维修费、管理、建筑面积、电力、冷却等)。假设现在花5万美元购买了一个新的25TB存储阵列。由于提高了存储密度,您会发现它同样承受2.5万美元的年度维修费用。
如果想两个阵列同时使用,存储在旧的存储阵列上的数据,年度维修费用为$2.5/GB,而新的存储阵列上的数据年度维修费用只需$1/GB(还有充足的备用空间)。从这个商业案例中可以看出,旧的存储阵列效率低且不经济,所以淘汰旧的存储阵列,并尽快地把数据转移到新的阵列中来,是一个明智之举。
那么是否有希望打破存储阵列周期?
按需的云存储确实是有希望的。云存储极大的改变了部署数据存储的效益,同时某些方面的存储阵列生命周期开始完全消失。
按使用模式支付费用,不再需要不断地提前购买或过度购买超出目前所需的容量
云服务供应商继续以每6-12个月的周期降低成本,以每年每GB下降
存储容量几乎是无限的,不需要淘汰或升级任何硬件
有道理吧?在第二部分,我们将探讨云存储究竟如何开始打破这种存储阵列的生命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