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常刚:云最具潜力的应用领域是跟移动性结合
2012-01-09 10:12:28 来源:赛迪网 作者:【
关键词:云化 移动性 常刚 运营商
 
1月6日消息,当前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融合,其合力将形成一个无处不在的、“有创造力的网络”,为社会的方方面面,提供一个无缝的、智能化的公共基础设施。

  1月6日消息,当前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融合,其合力将形成一个无处不在的、“有创造力的网络”,为社会的方方面面,提供一个无缝的、智能化的公共基础设施。爱立信昨日发布了2012年行业趋势展望报告,在报告中,爱立信从“移动性”、“宽带”和“云”三个层面对未来五年的产业进行展望,爱立信将“云”作为“网络社会”的三大基石之一,认为它将与移动、宽带一起,共“画”网络社会的蓝图。

  云计算已经发展多年,针对企业的云服务如IaaS、SaaS早已是成熟的业务。2011年,云计算产业创新与聚焦的重心集中在了针对消费者的云应用、云服务上面。苹果、Amazon、Google竞相推出面向消费者的云服务,涵盖存储、音乐等方面。这背后的主要驱动因素,是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消费者随时随地“消费”的需求。

  为什么云计算在2011年如此火热?除了炒作之外,更多的原因是“云”和消费者的应用相结合,随着移动宽带和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移动平台是消费者24小时随时随地能够享受的服务,移动和云的结合也真正给用户带来无缝的云应用的体验。爱立信市场与战略规划高级总监常刚表示,“云最有潜力的应用领域是跟移动性结合在一起,满足用户在移动终端上随时随地访问云的能力,这是我们看到的最主要的一个行业应用开发热点。”

  传统互联网时代的‘云’,与移动宽带融合在一起,会释放出更大的能量,不仅向用户提供全新的无缝的业务体验,并将为满足当今社会的各种需求提供新的方法,促进社会各行各业的创新。通过将计算、存储等能力集中在云端,可以降低对移动终端计算/存储能力的要求,更容易引入新的云服务,降低了新业务进入的门槛。

  爱立信认为云计算包括三要素:计算、存储和网络。云计算发展的不同阶段,这三个要素的发展程度有所不同,但最终的目标都是使这三个要素的综合成本降到最低,即云计算的成本降到最低,从而降低网络社会的创新成本。国外的调查研究发现,从2003年到2008年,CPU成本、存储成本与网络成本相比,CPU、存储设备的性价比分别改善了16和10倍,而同期网络性价比的改善幅度只有2.7倍。因此,网络既是承载“云”并确保云应用体验的重要管道,也是云计算规模部署中的一个制约要素,在移动宽带的环境下尤其如此。运营商如何利用这个关键资源十分重要。

  网络是云计算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运营商差异化竞争的最强工具,而网络成本是企业及云应用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三方因素综合决定整体云应用所提供的最大价值。常刚表示,“运营商在云计算领域主要发挥三个角色的功能:首先是管道的能力,帮助云运用和管理我们的管道,使得用户获得最佳体验;其次,运营商自己也要使用云服务,其目的一是“云”化自己的基础设施让内部的效率最佳,一是把运营商自己提供的应用做成云化的应用,使得自己的体验可以更好;第三,为第三方提供增强性的能力,可以跟第三方应用结合,为云的应用提供服务。”

 云计算的三大要素

运营商在云计算中的角色

  常刚强调,当前,运营商主要的精力放在构建云基础设施(包括内部IT网络“云”化,对外提供如IDC等云服务)、管理网络连接能力上,实际上在云的管道能力和增强型的云服务上面还有一些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运营商可以考虑如何利用网络能力助力第三方云应用,如通过BSS提供用户信息或者提供位置信息等,也可以构建云平台为垂直行业应用提供跨行业的支撑,如对M2M的应用提供统一的业务部署和管理,使得这些行业应用或者云应用更紧密地和自己的网络结合起来。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云计算、SaaS和PaaS的含义及特点
下一篇2012年:移动、云和商务分析将重..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

《合作通告》

本站因快速发展需要,有共赢合作、战略创投意向的个人或机构,请联系咨询:
(电话)010-69397252、13911442656(v)
(邮箱)503927495@qq.com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