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云计算到来 IT部门还有多少事可做
2011-01-25 12:33:17 来源:51cto 作者:佚名【
关键词:云计算 IT部门
 
云计算存在于虚拟化、标准化和自动化三要素基础上,因此用户在使用云计算时将体会到极大的便利,也将有望迎来显著的成本下降。比如能降低基础设施、人力、硬件的投入。IBM说,他们能在基础设施、人力投入、硬件3方面降低共83.3%的成本(实际上,我猜测这是对于一个非常糟糕的原有IT结构而言)

  云计算的好处

  云计算存在于虚拟化、标准化和自动化三要素基础上,因此用户在使用云计算时将体会到极大的便利,也将有望迎来显著的成本下降。比如能降低基础设施、人力、硬件的投入。IBM说,他们能在基础设施、人力投入、硬件3方面降低共83.3%的成本(实际上,我猜测这是对于一个非常糟糕的原有IT结构而言)

  埃森哲对云计算有一句非常精准的描述:“云计算就是敏捷”。我非常同意这个说法,云计算的常见好处有:

  1、快速启动:速度是云计算的另一个好处。还是IBM称,通过运用IBM CloudBurst,新建一个系统只需20分钟,而传统流程则需要差不多5天

  2、初始投入低: 包括基础设施、人员、资产。成熟企业会花费70%的预算在IT运营和使用上,但是新公司则会花70%在新的投资和开发上,所以云计算会极大节约初创公司(中小公司)在实施标准化时的成本和时间

  3、更易扩展,高伸缩性

  4、容易回收

  云计算下会增长的费用

  云计算带来成本节约的同时,也会有一些费用增长。比如许可证费用、过渡成本、新开发。

  1、许可证费用

  在传统许可证收买体系下,由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问题,实际上大部分中国用户并不需要支付更高的许可证费用。以印度尼西亚为例,他们人口不到中国的五分之一,但微软在印度尼西亚的许可证收入却要比中国多。

  云计算环境下,许可证则是按需收费,不同使用量所需费用不同,且不再单独在客户端安装,每个使用者都需通过许可证才能接入到云,因而实际上,采用云计算,会使许可证费用升高。(正是因为这样,软件商们才会大力鼓吹云计算的好处,我认为这只是他们鼓动你转移到云计算的一个策略而已。)

  2、过渡成本

  虽然你需要承担转移到云计算的过渡成本,但这只是一次性的。

  3、新开发。云计算下你仍需要进行新开发投入,当然你可以将采用云计算节省的费用投入到更多的新开发上。

  防患云计算风险

  另一方面,在迁移至云计算时,你需要注意一些防患风险的措施,比如:

  a)为了安全,如果可能,建立私有云

  b)重点考虑数据回收时间

  c)不要被单一服务商绑架(需使用独立顾问)

  云计算普及时间表

  关于中国市场上云计算的普及时间,业界一般认为是2015、2016年,一般是大企业会先建立私有云,环境成熟时才会有更多转入到云计算环境。

  我认为不仅是中国,包括整个亚洲,云计算的普及都会分步骤进行,首先是中小企业为了便利开始采用,然后是一些领先的跨国性质公司大概会在5年左右时间开始大规模采用,最后才是所有人都应用上。

  云计算对IT部门及IT服务商的影响

  不管真正普及的时间是怎样,总体上来说云计算看起来已经势不可挡,那么企业的IT部门或传统IT服务商的命运会如何呢?

  从计算机系统发展历史来看,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胖客户端和瘦客户端总在交替着各领风骚,那下一个会是什么时代?个人认为,并没有特别的时代,而是一个所谓的混合时代。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不管在哪种情况下,工作环境不会消失(在云计算环境下,应用和网络方面的知识对于IT部门或服务商而言会更加重要。)

  此外,将来的工作环境将无所不在,不仅在桌面,客户现场、宾馆、酒店、机场,甚至大街上都可以成为未来员工的办公地点。

  所以,虽然云计算到来后,大部分服务器、存储、网络及应用,会被云计算服务商接管,但桌面端的小型服务器、打印、扫描、路由等应用仍将存在在办公室,且还有很多的移动终端支持,以及软件本地化、办公环境中小范围的许可证管理和部分核心应用支持等,仍将留给企业IT部门或传统IT运营服务商。

  我们将云计算无法覆盖的这些部分统称为工作环境管理(WPM),云计算的到来,并不会让企业IT部门或相关传统运营服务商无事可做,它们的阵地将会是在WPM。

      

责任编辑:ljy88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云安全将是云计算未来发展巨大挑..
下一篇数据保护成为云计算的首要问题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