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IT业助力制造业:电子商务、云计算都将落地
2012-03-15 11:08:17 来源:比特网 作者:【
关键词:云计算 制造业 电子商务
 
中国中小制造企业在应对当前市场局势时,应认真分析产业运行规律,把握未来发展趋势,调整营销战略对策,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在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实现做大做强的宏伟蓝图。

  进入2011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气氛骤然紧张,通胀、电荒、旱灾等词汇是屡见报端。原材料的上涨、人力成本上升,制造型企业的发展压力越来越大,业内的中小企业该如何面对生存压力,走出发展困境,实现转危为机呢?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认为,中国中小制造企业在应对当前市场局势时,应认真分析产业运行规律,把握未来发展趋势,调整营销战略对策,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在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实现做大做强的宏伟蓝图。

  电子商务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

  残酷的市场现状和竞争局势已经把五金塑料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逼到了悬崖边上。面对国际市场的压力,国内五金塑料企业要克服原料价格居高不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部分产品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等不利因素,积极转变经营模式,运用现代化的网络突出“无形”市场的功能,实现有形市场、无形市场并举,拓宽销售渠道,挖掘企业潜力,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才能让企业真正从困境里走出来。

  随着互联网突飞猛进的发展,电子商务行业平台模式展现出巨大的磁场爆发力。这种模式将“生产商-供应商-消费者”各个产业链紧密连接在一起,整个供应链是一个从创造增值到价值变现的过程,把生产者与消费者进行全面整合。国际模协将电子商务引入模具机械及五金塑料行业的相关产业链,通过电子商务组织相关企业的互通与合作,能够使价格更加透明,最大限度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时,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电子商务利用互联网,形成覆盖面广、交易便利的无形市场,实现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无缝隙结合,让国内模具机械、五金塑料行业与世界范围同行业技术对接,优化配置了模具机械、五金塑料产业供应链和价值链,帮助企业完成行业提升,这样才更有利于企业升级转型。

  中国现今的机械塑料五金模具市场非常活跃,塑料五金制品将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塑料五金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起步较早,发展日趋成熟,同时也成长了一批具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在当前的国际竞争环境下,仅靠原有优势已经不能满足现代贸易流程中的压缩成本,以及利润最大化的需求。因此加快电子商务的发展成为国内塑料五金产业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把握发展主动权、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指出,二十一世纪电子商务必将成为五金塑料机械模具行业贸易增长的主要动力。

  网络营销渗透机床模具业

  在数字网络时代,网络已经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习惯利用搜索引擎查找所需资料,获取信息,购买产品,以网络为载体的网络营销也成为众多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无关产品大小、多寡,也无关产品用途,依托于互联网的网络营销已经成为潮流,更是渗透进了每一个行业,当然也包括机床工具行业。

  企业门户网站可以认为是最大众化的一种网络宣传手段,也是最简便操作可行的。一个信息全面的企业网站是用户了解企业和产品的最直接窗口,在某些细分机床工具领域,一些企业的销售人员不需要为了拓展用户群而四处撒网。比如生产珩磨机着称的浙江新潮珩磨,借助网络宣传等渠道,销售人员在家坐等客户上门。

  当然网络的功能还不仅如此,据罗百辉透露,模具网、国际模协网最近都将推出视频业务,可以让观众更直观的感受产品的加工魅力;利用即时通讯工具,可以拉近与用户的距离,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开通网上购物功能,让用户可以足不出户购买产品;提供包括手机插件在内的在线软件,实现加工参数选择和计算的便捷性等等。所有的这些都是以品牌推广和扩大销售为目的,尽管落后于其他行业,但一些机床工具企业已经开始与潮流同步。

  网络购物虽然已经不再是新潮事物,但在素以冷色调产品为主的机床工具行业,网上商城或是电子商务解决方案还只是凤毛麟角。不过相比大个头的机床,像测量仪器、刀具等这样的配套产品更容易在这方面有所建树。

  山特维克可乐满有着完善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提供快速且个性化的在线服务,B2B服务能够实现关键业务的自动交易与存档(例如下单、订单确认、开具发票和出货单等工作);通过ShopOnline可以下单订购标准产品,并可以查询价格、库存情况、交货时间、订单状态、订单和发票记录。同时该方案还能提供2D、3D CAD参考图纸等产品技术信息,通过相关链接用户能获得切削参数建议以及刀片和刀体的组合建议。

  海克斯康在2011年开通了网上计量商城,为客户提供优质、方便、快捷的服务,该商城满足了现代客户快节奏、个性化、经济实惠的购买需求,通过特价货品、月度名品以及常规货品三个模块,弥补了客户在常规渠道购买所存在的缺憾。除了所有测头、探针类产品能够实现款到当天发货外,海克斯康网上计量商城还将注意力聚焦于客户在测量系统使用过程中的一些个性需要:包括各种类型的高级培训、培训手册、测量书籍等内容;特价货品栏目更将时时通过价格优惠与各种促销为来访者提供额外的惊喜。

  此外,手机插件的应用更是紧紧跟随网络时代潮流的步伐,山特维克可乐满和伊斯卡等刀具企业都推出了各自应用于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在线应用插件,这让手持便携式计算工具在加工现场随时随地优化切削参数成为可能。

  而时下,操作简单、信息发布便捷的微博成为网络时代的最新潮流,身处工业领域的机床工具企业的微博数量正在逐渐增长,虽然暂时还未有微博营销的成功案例,但相信不久的将来,机床工具企业的微博营销案例也会应运而生,我们拭目以待。

  面向制造业的“云计算”应用或将落地

  当IT界热议的“云计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时,在物联网,在大众娱乐,以及在通信领域,云的优势已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竞争力,制造业企业的老板们自然也注意到了这个时髦的词语,因为“云计算”解决方案所追求的低成本、高效率也正是制造业老板们的夙求。

  “云计算”是一种新型的软件与数据的服务模式。“云计算”在虚拟化、数据存储、数据管理、编程模式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技术,其技术实质是计算、存储、服务器、应用软件等IT软硬件资源的虚拟化,其核心思想是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向用户按需服务。用户能够随时获取,按需使用,随时扩展,按使用付费。

  西门子工业自动化业务部旗下的Siemens PLM Software 2011年发布了最新的Teamcenter Mobility移动设备应用解决方案。该应用能够让用户通过WiFi或移动宽带终端实时访问各种在线产品信息以及Teamcenter软件管理的各项服务。借助该应用程序,企业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和环境下更好地交流产品数据和工作流,进一步加快他们在产品生命周期过程中决策的速度,并提高决策的准确性。这一新应用程序已经能够在苹果公司便携式数字设备iPad上使用,虽然这还并不是真正意义的“云计算”,但已经显现出面向制造业的“云计算”应用的端倪。

  据国际模协秘书长罗百辉介绍,在机床的工具管理方面,德国已经有投资机械行业的公司运用“云计算”进行零部件管理。Cimsource软件公司专门开发了一款基于Web的服务解决方案将机床的工具管理变得简单化,在提高其灵活性的同时降低了成本。该方案从维护工具部件开始,可以按照模块进行扩充。制造加工环节可以将该方案作为随需应变的工具管理服务,以便避免直接投资购买软件和管理,原本必要的软件被替换为按照标准工具管理软件的维护成本即可获得服务。

  在国内,也有不少制造型企业面对“云计算”跃跃欲试。但目前的关键点是,在制造业企业的车间内,关键性数据的安全性是老板们的担忧。一方面他们希望获得“云计算”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另一方面又不能泄露商业机密。以CAM软件的应用为例,每家制造业企业都存在相对保密的数据信息,特别是经过二次开发的CAM软件包,其中涉及企业核心技术的积淀的加工参数的精髓,这样的数据显然是不能够开放的。目前可行的是通过企业级的局部云搭建和部署自己的私有云解决方案,在内部建立起动态数据中心,将计算数据、计算能力集中管理,对设备管理与调度实现灵活的资源配置,优质的流程管理,从而更快捷地服务于客户,这是云的力量。如果将“云计算”应用于生产加工环节,如何保证关键数据安全而不外流,如何进行加密与解密,是一个首先要保证的前提,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罗百辉认为,未来的CAD/CAM软件将会实现在传统平台、移动平台以及在线平台的共享使用。也可能就在不远的未来,制造行业云的落地与实践趋于成熟,“云计算”在制造业企业的应用可能会呈现一触即发,直上云霄的发展之势。

  归根结底,在制造业应用“云计算”还是看用户是否已经准备好了,如果用户有这方面的需求,软件提供商决不会坐失良机的!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云计算成为IDC企业关注重点
下一篇SaaS应用转型促进企业管理软件提升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