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云计算标准是不全面还是变化快?
2013-02-22 12:29:18 来源:中国电子报 作者:【
关键词:云计算 标准
 
2月22日报道:中国云产业联盟近日发布的《云计算白皮书》提到,与国外相比,中国云计算标准组织机构不够完善,正在制定的标准也不够全面。

  2月22日报道:中国云产业联盟近日发布的《云计算白皮书》提到,与国外相比,中国云计算标准组织机构不够完善,正在制定的标准也不够全面。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云计算标准工作组的专家们告诉记者,云计算标准是不断演化的,需要用动态的眼光来看待标准的制定和演进过程,而目前我国云计算标准制定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中。

  数据中心能效标准成为热点

  国际三大标准化组织纷纷展开云标准工作,数据中心能效的相关标准正成为关注热点。

  《云计算白皮书》认为,云计算发展存在的规划不合理、能源虚耗严重、安全隐患大等缺陷,根源在于产业规范和标准的缺失。

  记者了解到,眼下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ITU)纷纷展开云标准工作,国内外数十个标准组织也已启动云计算相关标准体系的研究。这些组织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传统信息技术标准化组织:包括ISO/IEC、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IST)、分布式管理任务组(DMTF)、网络存储工业协会(SNIA)、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开放移动联盟(OMA)等。

  二是针对云计算新成立的组织:包括开放式数据中心联盟(ODCA)、筋斗云(Open Cirrus)、云计算安全联盟(CSA)、Hadoop社区、开放网格论坛(OGF)、开放云计算联盟(OCC)、绿色网格(TGG)等。

  三是传统电信领域的标准化组织:包括国际电信联盟(ITU)、世界移动通信大会(GSMA)、欧洲电信标准研究所(ETSI)、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等。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云计算标准工作组副秘书长胡春明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数据中心能效相关标准正成为标准化组织关注热点。ISO/IEC JTC1 SC39(信息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已制定了数据中心的能源效率分类和词汇表、全面的度量体系和关键性能指标、专门的数据中心能源管理系统标准。现在,PUE(电源使用效率)和DCiE(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效率)、绿色ICT技术和标准制定的最佳时间和属性两项新项目提案正处在投票阶段。

  起步不晚于国际

  国际标准体系框架基本成型,国内云标准工作几乎和国际同时开始。

  国际上的标准组织对云计算的研究自2009年起步,目前大部分组织定位明确,走向成熟。

  例如,主要负责确立国际无线电和电信管理制度和标准的ITU-T成立了SG13云计算工作组,关注云计算架构体系等相关内容。Open Cirrus目前主要对互联网范围的数据密集型计算进行研究。还有国内企业比较熟悉的CSA,致力于在云计算环境下提供最佳的安全方案。

  中国云产业联盟战略委员会专家指出,目前来看国际标准体系框架已基本成型。不过,除数据中心和系统虚拟化外,在某些已形成事实的工业标准方面(如云平台运维管理、云网络通信协议、云存储管理规范和接口、虚拟机之上软件的封装和分发格式等)尚未形成国际或行业标准。

  国内的云标准工作几乎和国际同时开始。2008年年底相关的联盟、协会和标准化工作组开始成立。2012年9月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云计算标准工作组(以下简称“云计算标准工作组”)成立,成为我国云计算标准制定进程中的大事件。

  据记者了解,在此之前,我国开展云标准工作的组织有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其下属工作组TC1、TC7、TC8、TC11等基本已涵盖云计算的大部分内容。而在云计算标准工作组成立以前,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也成立了多个标准工作组,分别从设备、软件等方面开展了部分工作。

  在工作组中,承担大部分标准工作的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软件工程与评估中心的副主任周平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云计算基础标准,例如术语、参考模型、服务分类标准、弹性计算服务接口标准、对象存储服务接口标准、网络服务接口标准、虚拟机总体技术要求、云服务运营通用要求等已形成草案,下一步将在云服务能力等级与测评规范、数据库技术规范、存储、云安全等方面努力。

  云服务标准应跟上

  产业界从去年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了云服务模式,云服务标准缺乏导致的分裂状况已制约到了开发者。

  当前,云计算还没有形成大规模市场,应用已有,但不是遍地开花。针对我国云标准成果相对国外较少的情况,业内有人士指出,在眼下云应用并没形成大的商业规模情况下不需要急于制定标准,应用多了标准自然就有了。对此,胡春明表达了不同的看法:“今天的云计算应用和市场是非常巨大的,例如云存储、虚拟机的应用、开发平台等,而且还呈上升趋势。如果没有好的标准化的平台,那么每个行业的参与者都希望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希望开发者把应用写到自己的平台上,推出与别人不一样的产品或服务,这样就会伤害整个市场,开发者、设备提供商等也会无所适从。”

  今后,标准工作需要不断更新。胡春明指出,从2012年开始国内产业界将注意力转移到了云服务模式、网络和设备,企业相继推出公有云服务,例如新浪、百度、腾讯、阿里等企业分别推行自己的应用平台开发标准,云服务标准缺乏导致的分裂状况已经制约到开发者,这就需要标准工作要做到:一是建好标准体系,做好顶层设计;二是不断更新这个体系,适应新的需求。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从云计算中看企业大数据经验
下一篇希捷加入OpenStack基金会 投身开..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