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音乐行业步入音乐云计算时代
2013-05-13 12:27:29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
关键词:音乐 云计算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改变着整个世界的面貌,摇摇欲坠的音乐产业也因此迎来机遇和挑战。音乐的载体从黑胶唱片更迭到磁带、再到CD,大概经过了半个世纪,从MP3到App唱片则不过十余年。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改变着整个世界的面貌,摇摇欲坠的音乐产业也因此迎来机遇和挑战。音乐的载体从黑胶唱片更迭到磁带、再到CD,大概经过了半个世纪,从MP3到App唱片则不过十余年。而现如今,不管你是否已经准备好接受,“云”已经不再单纯是一种自然界的物质,云计算、云邮箱扑面而来,“云”也飘进了音乐的地盘。

  实体时代——黑胶 & 磁带 & CD

  黑胶唱片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用来贮存声音信号的载体,它曾是20世纪占统治地位的音乐格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听音乐都需要依靠这张黑色的大家伙。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黑胶唱片市场出现萎缩,磁带录音技术取得革命性进步,二战后美国将这一技术运用在流行音乐领域,磁带录音方便可靠,价钱便宜,为上世纪五十年代独立唱片公司的发展壮大立下汗马功劳,而这些小型公司的兴起直接促成了摇滚乐的诞生。

  1982年,来自瑞典的ABBA组合发行了名为《The Vistors》的专辑,打开了CD唱片的大门。至此,数字信号代替了模拟信号。CD对干扰和噪声不敏感,在音质上带给人们近乎完美的听觉享受。20世纪 80、90年代,CD毫无悬念地霸占了整个华语乐坛的黄金时代,与此同时,CD便于复制的属性也催生了盗版这一中国音乐产业痛恨的产物。

  网络时代——MP3

  上世纪90年代初出现了一种音频压缩技术——MP3,它利用人耳对高频声音信号不敏感的特性,在保证信号不失真的基础上压缩了文件的大小,音质较之 CD的差很多。1997年,便携MP3播放器问世,基于MP3格式的音乐方便存储且适应移动应用的特性,再加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普及,MP3播放器这一数字革命的先锋广受欢迎。在2005年前后,免费MP3下载网站、免费MP3搜索引擎满目皆是,几乎任何形式的音乐资源都可从网上找到免费下载的地址。

  如果说盗版CD令音乐产业痛恨,那么网络盗版MP3则给音乐产业带来了致命打击,2004年至2009年,全球音乐唱片的销售下降了30%。业界曾发出这样的悲叹,“如果说在卡带和CD时代,盗版会侵占正版音乐90%的市场,在互联网时代,更为便捷的免费下载已经开始侵蚀剩下的10%。”而这些数字也刺激了中国音乐人的维权意识,尤其是在过去一年里,音乐圈集中火力积极维权。

  智能时代——App唱片 & 音乐云计算

  随着智能手机普及率越来越高,在过去两三年里听音乐的模式再次进入更迭高潮期,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为手机插上耳机在线听音乐。2011年8月,冰岛女歌手 Bjork把新专辑《Biophilia》发布到App Store中,《Biophilia》被认为是世界范围内第一张完整概念的App唱片。歌迷可以用 iPhone 和 iPad 下载专门为这张专辑制作的三维互动应用App,用户点击银河界面上的星星便可玩游戏、看动画、阅读创作者的随笔和看到演唱卡拉OK的音符等。华语乐坛紧跟时代潮流,孙燕姿、谭维维、曹方等人先后推出App唱片。

  音乐云计算则实现了移动音乐应用的更大智能化,用户可以通过音乐软件,将存储在云端的音乐内容在手机、电脑和电视等多种设备上播放、分享,无需用户再费时费力地从电脑存储器中拷贝到其他终端设备,极大程度地发挥了网络互动性的特色。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云安全并非是电子政务阻力
下一篇云计算与物联网成台北电脑展新热点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