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智慧城市 如何腾“云”驾“物”
2013-09-12 14:38:09 来源:《互联网周刊》 作者:【
关键词:物联网 智慧城市 云计算
 
2008年,IBM提出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地球”理念,意在推进政府对新一代智慧型基础设施的投资。在“智慧地球”这一理念落地中国的过程中,人们结合国情提出了“智慧城市”的概念,立刻获得社会各界的热捧。

  2008年,IBM提出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地球”理念,意在推进政府对新一代智慧型基础设施的投资。在“智慧地球”这一理念落地中国的过程中,人们结合国情提出了“智慧城市”的概念,立刻获得社会各界的热捧。可以说,智慧城市自诞生之初便与物联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尽管这些词汇的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发生变化,但始终没有脱离“物联网上的智慧城市”这一核心。另一方面,云计算作为信息化技术的“核武器”,始终伴随智慧城市的建设进程。因此,以万物互联为基础,通过云计算将智能信息与人关联,才是智慧城市的本质所在。

  我们可以将智慧城市理解为云计算、物联网实现落地的一种方式。物联网实质上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通过RFID技术将传感信息与互联网连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云计算实现了信息集中化、智能化,成为信息价值的载体。智慧城市通过云计算技术将物联网获得的信息存储并加以利用,让物联世界的数据产生价值并最终服务于人。智慧城市是物联网和云计算为人们描绘的一幅美好蓝图,而且在逐步实现落地。

  政策支持 网络先行

  智慧城市该如何腾“云”驾“物”?通过对我国的智慧城市发展进程进行分析即可看出端倪。2013年,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正式起步,政府确立试点目标,然后集中投入重点建设。1月2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首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其中地级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总体投入的资金规模将达800亿元。这样的一针强心剂,坚定了这些城市建设智慧城市的信心。从随后公布的规划信息看,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深圳、沈阳、宁波、佛山、昆山等城市提出了不少具有可行性的项目:智能交通、智慧安防、无线城市、智慧医疗、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

  实际情况同样让人感到乐观。例如,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电子商务已经取得良好的发展,无线城市也在运营商的推动下逐步形成规模,奥运前后掀起的平安城市建设热潮为智慧安防奠定基础,智慧医疗也在部分城市的改革下成为现实。

  从以上的信息不难看出,智慧城市方方面面的建设既有消费需求的拉动,也有技术发展的推动,同时还需要政府政策的扶持。政府的力量可以在大处推动,以北京为例,已经颁布的《智慧北京行动纲要》主要解决两大类问题:一是解决特大型城市发展难题,人口、资源、交通、环境;二是解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发展高端产业,催生新的业态。政府还可以通过小处落实,例如杭州和苏州推进智慧医疗方案,在预约挂号上下功夫,分时段预约就诊,通过电子病历实现先诊疗后付费,通过微小的动作,实现了智慧医疗的落地。政府还可以因地制宜,例如江苏无锡依托物产业优势,建立规模宏大的云计算中心,实现“云”、“物”融合。

  腾“云”驾“物”的源动力有了,具体到实施,就是技术和方案的推进。依然以北京为例:北京首先确立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即建设宽带城市和无线城市。北京市选用TD-LTE技术建设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建立覆盖到四环以内所有物与物的通信的物联传输专网。同时,北京市也在积极推动政务云,在政务领域规划建设“1+1+16”框架——一个市级的政务云、16个区县和重点领域。

  网络作为智慧城市的血液循环系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这一点,担负基础网络建设的运营商表现可圈可点,中国移动最早发布“无线城市”战略,而中国电信的方案则称为“光网城市”,中国联通则直接发布“智慧城市”战略。无论是“无线城市”、“光网城市”还是“智慧城市”,都是利用运营商的多种网络覆盖,为政府管理、企业运营、城市百姓生活等方面提供服务。智慧城市的建设分为前期基础设施建设、中期数据处理设施建设和后期的服务平台建设。当运营商建立完善基础网络之后,还要相关数据服务加入进来。

  三大巨头 各有侧重

  IBM是智慧地球的发起者,推行基于软件的整体解决方案。软件是方案的灵魂,通过云计算和物联网的躯体实现智慧城市的理念。IBM坚持通过技术手段解决中国城市的运营压力。IBM智慧城市创想包括:以环保为主体的绿色智慧城市;以健康为主体的智慧城市医疗;以基础设施为主体的智慧城市建筑;以政府服务为主体的智慧城市服务;以科学发展为主体的数字化智慧城市。相应的,新一代解决方案对应了能源、交通、通信、商业、服务等诸多方面。

  IBM的整体思路是:汇集来自物联网的各种信息制定智慧城市的决策,通过云计算平台促进信息的流通和机构之间的沟通协作,解决潜在的问题。IBM以智慧城市研究和实践先行者身份,深耕智慧城市发展,并充分利用新一代物联网、云计算、智慧的分析洞察、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通过感知化、互联化、智能化的方式,为城市公共安全、制造生产、环境监控、智能交通、智能家居、公共卫生、健康监测、金融贸易等各个领域,快速交付以市民生活为中心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智慧城市建设的另一个典型是微软。微软的侧重点是云计算,注重数据的分享。智慧城市的预警信息通过云计算平台,依托移动互联网,最终达到终端信息的呈现。微软的“云端智能城市战略”包括:建设代表城市信息化、数字化的城市云,以N屏与物联网为端,提供信息化与智能化解决方案。

  华为则侧重于“构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华为的智慧城市建设策略是从基础做起,循序渐进。城市网络平台和公共信息平台的共同搭建决定着智慧城市的发展水平。华为认为协同和数据交换将是“智慧”的核心需求,智慧城市应建立强壮的公共信息平台和完整的智慧城市网络平台。华为提出“构建ICT基础平台,助力智慧应用”的建设理念,打造一个统一平台,设立城市云数据中心,构建基础网络,通过分步建设,达到平台能力及应用的可成长、可扩充,创造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系统框架。

  无论是哪一种理念,哪一种解决方案,智慧城市的最终目的在于利用信息技术来改变城市的运营方式,提高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事业。“智慧城市”只是人们有意提出的一个概念,而技术永远在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从网络基础设施到应用平台,在整体设计思想的引导下,通过分层建设,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最终将实现对海量信息的智能过滤处理及应用,面向未来,打造生活、生产、社会管理新模式,构建全新的城市形态。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三“云”鼎立 未来谁主沉浮?
下一篇亚马逊一家独大局面能否被打破?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