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云计算是什么?重要性堪比高铁
2011-03-14 15:42:27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
关键词:云计算 高铁
 
“云计算将带来工作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根本性改变,对我国冲出国外企业的技术壁垒、高新技术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云计算”成为今年两会代表的热议焦点。

  “云计算将带来工作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根本性改变,对我国冲出国外企业的技术壁垒、高新技术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全国人大代表、民进浙江省杭州市副主委、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王鸣递交了《关于大力发展云计算的建议》。他认为,云计算中心,是信息时代的国家基础设施,其重要性不亚于国家巨资建设的高铁网。

  重要性堪比高铁

  “当前,网络数据与信息资源已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核心竞争力,因此,支持海量数据存储和处理的云计算中心相关技术必然关系到国家安全和产业安全,是国家战略性高技术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基础支撑技术。”王鸣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今年在全国两会也推出《关于大力发展云计算产业的提案》。他认为,“云计算”应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据谷歌公司测算,谷歌公司现在每两天产生的数据量,相当于2003年前三年产生数据量的总和。与此同时,云计算中心带来的新型应用模式将是产业升级换代的一个契机,通过构建云计算中心,充分利用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发展迅速,网民规模大,应用需求潜力大的先天优势,构建数据获取、存储、处理、服务的完整产业链,可以形成新的应用服务模式和产业增长点。

  王鸣认为,云计算是信息时代的国家基础设施,其重要性不亚于国家巨资建设的高铁网。

  目前,世界上众多的公司都提出了自己的云计算发展计划。阿里巴巴集团在2009年成立了云计算公司——阿里云计算。

  国内计算资源多耗三倍

  尽管云计算对于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具有相当重要意义,但是诸多因素阻碍着云计算的发展。

  我国互联网仍处于“低速宽带”阶段,我国互联网网速平均速率仅1.774M,排名全球第71位。当前,带宽问题,严重限制了我国云计算产业的发展。美国等发达国家尝试利用先进的云计算技术来整合计算资源,特别是他们大幅度利用非经济发达区域高度补贴的清洁能源(如哥伦比亚河谷清洁的水电)以及自然冷却/全直流供电等技术,使得其数据中心的运营费用仅仅是中国的40%,计算资源利用率平均高达42%(约比中国高三倍)。

  王鸣代表认为,在中国,由于宽带市场形成了双头垄断,运营新型的云计算中心的企业,无法消化高昂的带宽费用。而在传统数据中心产业中,目前90%的数据中心业务在电信运营商手中,由于缺少竞争,运营商对云计算中心的建设热情很低。

  清洁能源助推云计算

  王鸣代表建议,除了降低宽带介入费用等办法之外,可以借助清洁能源的开发推动国内运计算的发展。

  云计算所呈现出的低能耗、高效率等特点,与我国政府正在推行的“节能减排”战略不谋而合。就目前而言,电力能耗依然是云计算中心主要的成本之一,由于采取的是工业用电标准,较高的电力费用对云计算中心快速发展是一种制约,希望国家能够对云计算中心实施优惠的电价政策。

  王鸣建议,如果我国西北部高达数千万千瓦的风能发电、青海高原上梯级电站所产生的水电,能够就地被利用来进行大型的运算,减少传输的损耗,加上对于清洁能源的高度补贴,另外配合本地使用的特性,授予云计算企业直购电的资质,这些政策合并使用,将会有效帮助降低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运营费用,并促进西部的开发。

  云计算原理是,通过将计算和数据部署在大量分布式计算机上,而非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中,使得企业能够根据需求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这是一种革命性的举措,这就好比是从古老的单台发电机模式转向了电厂集中供电的模式。这就意味着计算能力也可以作为一种商品进行传送。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德国政府要求加快云计算建设和发..
下一篇云计算不可及?私有云对IT架构三大..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