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云计算市场渐成熟:最佳云应用将引领
2013-11-12 13:02:49 来源:比特网 作者:【
关键词:云计算
 
几年前,或许没几个人知道云技术是什么。想当然,他们无法预知到这样一个备受期待且迷人的市场,消费类互联网IPO(首次公开募股)上市会遭遇滑铁卢,而同时看似老土的云计算和企业云计算部门则最终将成为推动技术市场回报率的主要推动力。

  几年前,或许没几个人知道云技术是什么。想当然,他们无法预知到这样一个备受期待且迷人的市场,消费类互联网IPO(首次公开募股)上市会遭遇滑铁卢,而同时看似老土的云计算和企业云计算部门则最终将成为推动技术市场回报率的主要推动力。

  对云计算领域的企业主和投资者而言,随着收购行为的不断增多,云计算市场的价值也水涨船高,IPO市场开放,风险资金最终涌入这个市场。简单来说,对云计算市场的参与者而言,时机终于来临了。

  企业正在向云技术为基础的永久运行模式转型,而企业领袖也坐享其各项业务指标一路上涨。

  诸如WorkDay和Eloqua(后被甲骨文收购)这样云计算企业的上市,也进一步证明了市场对这些引人瞩目商业模式的支持。像云演示平台Clearslide、商业精准广告公司Bizo及云通讯服务商Twilio等初创私立企业进行了重要消息发布,这进一步表明进一步的增长及机遇不仅是为上述企业准备的,而是惠及整个云计算行业。

  在2013年及以后将如何继续进行?最佳云应用将引领下一代创新。企业部门业绩的突飞猛进及云计算技术的持续超高速增长,将迫使旧有的软件供应商尝试通过购买方式,更加深入云计算市场。“下一代”领先SaaS(软件即服务)厂商,包括Salesforce.com、Workday、LinkedIn、SaaS服务提供商NetSuite及差旅费用管理技术提供商Concur等企业发现,必须积极向相近供应品扩张,否则将遭遇风险,受到新型应用程序冲击。

  作为一家云计算初创企业的前创始人及该领域的一名投资者,我曾尝试通过从我自身、合作伙伴、组合企业高管及其他领先云计算领域企业家那里所得的经验,来创造出能够为这个市场带来繁荣的最佳规范。因此从2008年开始,BVP的云计算领域投资小组就设立了《贝西默云计算十大法则》(Bessemer’s 10 Laws of Cloud Computing)。

  最新版法则中有一个非常值得一提的补充条款是:“要么发展要么死。”目前在云计算市场,争地盘并不多见。增长和创新对企业获取长期市场领先地位而言至关重要,因为激进的竞争对手正在紧紧地窥视着市场的领军人物。

  从投资的角度看,要么发展要么死意味着,要认识到市场和企业遭遇到的机遇是激进的。但是,激进并不意味,在一个产品或市场尚未完备之前,就盲目地在销售能力上进行投资。但若企业经济引人注目,却不在增长方面进行投资以抓住整个市场潜力,那么,这样做就是不对的。因为你不做,别人就会做。

  从一个企业的角度看,要么发展要么死意味着,你必须拥有卓越的前瞻能力,能够把握住正确的投资速率,及何时全力以赴。云存储服务公司Box CEO艾伦·莱维(Aaron Levie)就是个很好的例子。Box进行了大笔融资,积极推进以获取市场份额,努力成为微软网络平台(Microsoft SharePoint)生态系统的主导者。

  对企业而言还有其他选择,比如根据现有现金流让业务的有机增长率保持在较低水平;进行适度的风投融资让增长率保持在较为稳健的速率,或者直接进行出售。不过企业认为,市场具备足够大的机遇,而且单位经济效益也足够吸引人。

  鉴于云计算市场目前发展顺风顺水,加之软件整体平台进行再造的机遇,及初创企业在时间点上具备的优势等因素,许多企业都拥有切实的机会来建立范畴界定产品,真正实现主宰市场。这些因素(加之巨额估价)的共同作用,让云技术企业主们遇到了好时机,也让云计算领域的投资者享受到了乐趣。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开放云将成为云计算的未来
下一篇瓯海启动电子政务 云计算平台建设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