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运营商SDN路径:开源还是节流?
2013-11-29 09:12:28 来源:C114中国通信网 作者:【
关键词:互联网 网络 运营商 电信 中国电信
 
肩负着互联网企业改变网络的诉求,SDN开始改变整个IT业。但是当运营商向SDN敞开大门之后,SDN会如何改变电信业?目前这尚无结论,SDN还处于非常初期的阶段,电信业对SDN的理解、定位各有不同。

  肩负着互联网企业改变网络的诉求,SDN开始改变整个IT业。但是当运营商向SDN敞开大门之后,SDN会如何改变电信业?目前这尚无结论,SDN还处于非常初期的阶段,电信业对SDN的理解、定位各有不同。

  以中国电信为例,目前存在比较主流的两种方向:节流、开源。不过,这两个形影不离的小伙伴在SDN领域并没有太多交集,甚至还一定程度上是矛盾的。

  节流:降低硬件成本

  最近一年来,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韦乐平在《去电信化》的数次演讲中频繁提及SDN,称之为“去电信化的技术突破口。”此前,韦乐平一直在提“去电信化”,却没能找到合适的技术路径,直至SDN的出现。

  “SDN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硬件成本的降低。”韦乐平指出:通过软硬件隔离,SDN可以大幅降低硬件成本,同时可以提供巨大的业务创新空间。“集中控制反而不是我最看中的一条。”

  “垂直封闭式、软硬一体化”的电信设备已经使运营商在泥潭中越陷越深。“这种体系下,厂商通吃网络,长此以往,结果是形成了一个复杂无比、刚性而昂贵的巨大网络,而且还在不断繁衍扩大,动不得、碰不得。”韦乐平指出,更重要的是这种模式十分不利于创新,“新业务的提供往往需要开发新设备,更是加剧了设备种类和数量的大量繁衍。”随着业务创新加速,这种问题会越发严重,目前,中国电信的在网设备数目已经无法统计。

  通过水平集成、软硬件解耦隔离,SDN可以实现网络虚拟化、IT化和软件化,网络设备的种类与功能将由软件决定。比如,同样的硬件,安装不同的软件则会成为路由器、BRAS等多种设备,这样可以大幅减少网络设备数目,简化运维管理。此外,SDN的软硬分离的架构也会加剧电信设备市场的竞争,几乎可以类比个人PC市场。

  事实上,在韦乐平看来,降低成本已经成为运营商应对流量剪刀差的头等大事。“中国人均的通信消费占可支配收入的8%,而日本只有7%,全球不到2%。收入很难进一步提升,只能降低成本。”

  SDN确实可以大幅降低成本,但显然没有哪个主流设备商希望SDN会带来这种导向。虽然目前思科打造ONE、华为推出SoftCOM,但二者却没有任何迹象会推出软硬件解耦的设备。

  开源:网络平台化变革

  把SDN带来的CAPEX、OPEX节省归为节流,那么SDN在网络运营上带来的变革则可以视为“开源”。

  今天行业内提及运营商时已经习惯使用“管道化”、“OTT”这些名词来形容运营商的发展环境。运营商的核心竞争力是网络,但这张网络的价值似乎只剩下“接入”。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网络发展部陈文华认为:“SDN完全可以打破这一局面,给运营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SDN,可以把运营商网络打造成为苹果的iPhone、腾讯的微信、阿里巴巴的电商平台。

  网络为什么会被OTT?在陈文华看来,“是因为网络不能给OTT应用带来增值,是否越过运营商并不会影响OTT应用的使用效果。”

  “互联网企业需要的是对用户点击、访问路径、访问时间、访问对象等数据的精确感知,以及对应于此的网络参数配置、应用体验保障手段。”陈文华称,运营商现有的网络并不能提供这些,“我们只能看到网络里面一个个的包,但不知道包里的内容。”自然,与OTT的合作也难见成效。

  事实上,中国电信一直在尝试对网络做出改变。最初韦乐平主导建设CN2网络时就提出:“必须从IP网的体系结构和业务网的体系结构来考虑,跳出Internet的理念,用新的思路来规划和设计IP电信网。”

  在IMS(IP 多媒体子系统)上,中国电信业曾一度推出“互联网门户平台”,但由于IMS采用的信令语言跟IP协议不同,无法做到端到端网络感知。IMS网络的可管控性差强人意,跟互联网的结合度不够紧密。该平台也未能成长起来。

  但SDN可以改变这一现状。“在OpenFlow流表里面,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哪个用户、访问了什么、访问了多久、走了哪条网络路径,而且路径可以指定,彻底避免网络拥塞。”陈文华认为,拥有了这些能力的网络,完全可以像互联网企业的平台一样吸引用户、汇集业务,逐渐滚雪球,形成相对一劳永逸的路径。“这才是运营商的互联网之路,网络价值的体现将完全改变运营商的商业模式。”

  至少在五年前,陈文华变提出“实现具有端到端质量保障的网络及其关联的应用系统,打造电信级互联网”的思路。而现在这一思路已经在部分运营商与OTT的合作中得以体现。比如,易信就宣称“易信的网络体验绝对优于微信”。“通过更高级别的QoS保障,确实可以做到。但这是退而求其次的做法”,陈文华指出,今天业内提到的QoS,是指在网络发生质量问题的情况下优先保障高QoS业务质量的做法,并不能根本解决网络时延、拥塞等质量问题。“但SDN可以。”陈文华对SDN寄予厚望。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云计算在工程设计市场扮演重要角色
下一篇邯钢公司“云计算平台”成功上线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