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北京快网:外资云与国内公有云的博弈
2013-12-26 11:17:55 来源:通信世界网 作者:【
关键词:云计算 阿里云
 
最近,外资公有云服务相继入华,让原本不知压力为何物的国内企业,顿时压迫感骤增。以至于在亚马逊AWS宣布落地计划的当天下午,阿里云都特地宣布云计算服务降价的消息。

  最近,外资公有云服务相继入华,让原本不知压力为何物的国内企业,顿时压迫感骤增。以至于在亚马逊AWS宣布落地计划的当天下午,阿里云都特地宣布云计算服务降价的消息。

  阿里云可算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了,如此反应好比一只悠哉散步的猫忽然遇见了老虎,是一件多么跌份掉粉的行为啊!

  尽管这几年云计算持续高热,但在我们这些业内人士看来,相比国外云计算市场的发展,国内云计算市场仍然处于初期,相关企业的规模也较小。这些外企的进入,带动国内云计算产业的发展我不知道,但也许会带动起很多土豪客户对云计算的认识,并且给本土云计算企业来了个下马威。

  目前国内的公有云服务商有哪些呢?以我平时打单时经常碰见的同行为例:包括电信运营商、世纪互联等传统商业数据中心服务提供商;华为、金蝶、用友等综合型服务提供商;还有阿里云、百度云、盛大云以及腾讯、新浪等互联网大咖。当然,还有像北京快网这样的新手。

  那么国内的公有云市场是什么样呢?有人将国内公有云比喻成高速公路,我觉得这样的比喻很恰当。某地要修高速公路,首先要政府指定的企业才能修,其他人修了不算;修好之后,要拿到政府相关许的车才能上去开,其他车不行;高速公路修好后,限速40公里;每5公里建一个收费站。

  很多用户认为,中国还没有一个成熟可信的云服务商,可以提供低成本、高速度的网络信息服务。这句话应该从几个层面理解,成熟(有像样的客户、业务模式多元化)、可信(稳定、安全、不乱收费)、低成本(你懂的)、高速度(你懂的)。

  前两个并不难达到,谁家还没有几个大客户啊,而且大客户也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都会同时选择两三家云服务商互相backup。后两个因素就不是云服务商能主导的了,基础设施不标准、数据中心资源紧缺、带宽依赖运营商啦都已经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

  在国外,机房是资本密集型的生意,是功能房地产,云服务商只要有钱买房买地,运营商会抢着拉光缆;在国内,机房就是房地产,一般人做不了。

  成本方面,如果就CDN厂商来说,带宽占了50%的成本,其次是服务器和人工成本——这也是北京快网为什么鼓励客户自建DIY的原因,于公于私都是划算的。

  另一方面,国内云服务商其实在技术上的差距并不大,尤其是CDN天生带有云计算的基因。北京快网刘再德曾经说过,云存储本身并不难,难的就是经济性。

  因此,国内公有云服务商的日子一直是好过的。直到外资企业一个接一个的进入。外资进入中国做公有云有三个绕不开的门槛:最难解决的是资质问题,最麻烦的是备案,此外还要有本地数据中心和公有云的运维单位。所以直到去年,微软才与世纪互联合作,才让其企业级云服务Office365和WindowsAzure在中国的落地。微软通过向世纪互联授权技术,由后者运营这两项服务,成功绕开了牌照。

  微软成了外资的云服务商的成功样板,并被迅速复制。亚马逊也是采用类似的模式,通过与云基地达成合作,进入中国市场;IBM也与世纪互联展开合作,引入其云计算基础架构服务SCE+。此前,IBM已与首都在线合作,布局在中国的公有云。

  即便绕开了牌照,面对中国市场,外资云服务商还要正视在资源上的诸多限制和经营模式上的妥协,即使找到有资源的合作伙伴,也不一定能扩展业务。虽然亚马逊有很高的知名度,硅谷创业公司中约90%使用其云服务,但在本地化方面,可能并不见得比国内企业做得更好。毕竟不是所有客户都是土豪。

  比如,亚马逊一宣布进入,就被价格战来了个下马威:阿里云当天就推出了“阿里云1218”活动,阿里云全线产品降价,最高降幅50%;金山推出了挖矿云主机,12月18日11点开始限量免费送;12月19日,腾讯云的年终大促也盛大开启,在云服务器、IDC带宽等服务上给予开发者前所未有的惊喜折扣......这些都意味着,开发者可以用更低的成本去使用国产公有云。

  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国内客户真正放在云计算的预算并不多,这对所有企业来说机会都是均等的。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外侵内争,云计算的战国时代已经..
下一篇“第四届中国云计算应用论坛”即..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