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2014年,公有云的幽灵在中国游荡
2015-02-04 15:48:15 来源:商业伙伴 作者:【
关键词:公有云 云计算
 
一个幽灵,公有云的幽灵,在中国游荡。为了从这个幽灵身上获益,一切和云计算相关的角色,云设备提供商和系统构建商、云服务部署商和运营商、云应用开发商和服务销售商,都参与进来了。
  一个幽灵,公有云的幽灵,在中国游荡。为了从这个幽灵身上获益,一切和云计算相关的角色,云设备提供商和系统构建商、云服务部署商和运营商、云应用开发商和服务销售商,都参与进来了。
  有哪一家IT厂商会将自身与公有云划清界限呢?又有哪一个IT方案商会对此置若罔闻,视而不见呢?从这一事实中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1. 公有云已被IT行业的所有参与者公认为一种势力;
  2. 这是一个玩笑,但没人会真把它完全当作是个玩笑——如果IT方案商还没有把所有的资金都投向房地产的话。
  不到两年时间,中国市场上空的公有云就已蔚为大观。Amazon Web Services、Windows Azure、IBM Softlayer、阿里云等都已就绪或基本就绪,准备大展拳脚。
  公有云已然在头顶飘荡,即便有各种原因,包括传统业务惯性的掣肘等,各类型方案商与服务商还是多少转移了一部分精力,去探讨公有云对现有客户的影响,并开始考虑如何在未来的业务中进行布局,以避免因一步踏空,而步步踏空。
  传统的IT生态系统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一个云生态系统正在逐步形成。前文中提到的各类角色——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脱胎于传统的IT合作伙伴——已经开始考虑,如何在与公有云的合作中保持或提升自身在客户端的价值,同时借此获益。
  或者可以说,现在已经是市场参与者放弃观望,认真考虑公有云将会怎样改变自身业务前景的时候了。
  但鸿沟依然横亘在眼前。
  即便对于终端用户,全新的计费模式和不稳定的价格体系都是值得需要多加权衡的内容,更不用说对于合作伙伴了——他们需要比较不同公有云提供商当下所给出的利润空间,更需要考量未来业务空间中,自身价值的得与失。
  要知道,公有云服务的粘性,将远高出传统IT软硬件平台对客户的粘性。未来,方案商在客户端,或将会丢失一部分费尽周章才争取到手的话语权。
  在重要的中端市场,合作伙伴或许不能左右客户将部分业务最终送上云端;但凭借行业内的经验积累,当客户考虑哪朵云更适合自己时,合作伙伴绝不会轻易放弃话语权。
  也正是因为这份话语权的存在,合作伙伴担负了比此前向客户推荐硬件系统时,更大的客户责任。在国外市场,IBM此前将数据从SCE迁移向Softlayer上时,一些合作伙伴就受到了来自客户的质疑。
  公有云提供商显然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去争取更多的合作伙伴,并打消部分合作伙伴的顾虑。
  在中国市场更是如此,手握客户资源的合作伙伴在解决本地化问题方面经验丰富,这将是公有云服务商聚云成雨、业务落地的重要依托。
  涉及公有云的合作政策已相继出台。IBM推出了“一步成云”,阿里云推出了“云合计划”,微软也建立了金银牌云合作伙伴认证体系等。
  尤其是阿里云,除明确提出寻找10000家合作伙伴的目标外,更是提出了产业收入重新分配的口号——负责应用创新的云服务商将获得整体收益的八成。
  互联网企业有免费的光荣传统,也有食言的顽疾陈疴。八成收益或不足为奇。甚至,如果有一天,公有云像打车软件那样撒钱揽客,也都无需惊诧。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徐志摩《偶然》)
  这当然又是一个玩笑。
  但毕竟,在企业级市场,争取合作伙伴,营建生态链,仅依靠当下利润分配的多寡还远远不够。技术实力、行业经验、增值赋能等此类诸多衡量传统IT生态链建设能力的圭臬,将依旧闪光。
  无论如何,IT合作伙伴今后的业务方向,在不同程度上都将受到公有云的影响。
  而对于公有云们而言,在这个将云未云的时节,云计算生态链建设的重要性,将远远超出传统IT生态链的建设。后者或可往复,前者则既分高下,也决生死。
  还记得那年大明湖畔的eBay吗?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蓝汛ChinaCache通过第三批可信云..
下一篇第三批可信云服务认证公布 网宿云..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