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中国企业软件市场新一轮革命 你会是重生的那一个么?
2015-03-27 16:14:18 来源:TechTarget中国 作者:【
关键词:企业软件 MT SaaS
 
传统ISV和SI在企业移动化和企业互联网化的大环境下异常焦虑,现有的B/S架构产品移动化的过程缓慢且充满失败风险,创新的产品又不得其法而迟迟无法商业化。行业变化更是眼花缭乱,当正在艰难的组建iOS与Android的开发团队准备开发App的时候,微信又扰乱了向移动转型的步伐,盲目的重复投入换来的却是一次次的项目延期甚至失败……

  传统ISV和SI在企业移动化和企业互联网化的大环境下异常焦虑,现有的B/S架构产品移动化的过程缓慢且充满失败风险,创新的产品又不得其法而迟迟无法商业化。行业变化更是眼花缭乱,当正在艰难的组建iOS与Android的开发团队准备开发App的时候,微信又扰乱了向移动转型的步伐,盲目的重复投入换来的却是一次次的项目延期甚至失败……

  中国企业软件领域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革命,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是这种惨痛失败的戏码、这一幕幕在不同的传统公司不停的重复上演。ISV和SI不想重蹈覆辙,就要认清别人失败的原因,归结起来无非是三个方面:

  1、 移动开发团队组建步履维艰

  想做移动App开发,传统ISV或SI面临团队重组的压力,因为既有团队的知识水平和项目管理方式与App的开发需求格格不入。传统软件和企业信息化系统90%以上以B/S架构为基础,现有团队的知识结构以Java、PHP和HTML5等传统网页技术为主,不具备App开发的能力,转型成本巨大。而重新组建做App开发的iOS与Android工程团队存在“人难招”和“成本高”的问题!更何况移动App分平台开发的特性对开发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差的情况是这些企业勉强组建的移动开发团队刚运作起来,稍有经验的团队成员面对各种互联网公司的诱惑而纷纷跳槽,因为互联网创业公司的文化以及待遇都更具吸引力。缺人-缺能在移动转型中干出成绩的人,成了令大中小ISV和SI管理者头疼的头等大事。如何让既有团队吐故纳新,逐步“能做”直至“做好”移动转型是传统企业软件领域平滑转型的关键。裹足不前或者大破大立都不是最明智的选择。

  2、 Web时代的成功经验是移动时代的负资产

  面向移动时代很多新组建的垂直领域软件公司并没有老的B/S架构的束缚,但是通常这些公司的核心团队成员还是以传统ISV和SI时代的骨干为基础,这些人有经验、懂市场,在创新的企业移动化和互联网化方向上想一展身手。但是很多时候B/S架构时代经验成了负担、甚至负资产。HTML5的兴起给了一些传统ISV团队做移动的能力,刚好也可以复用一些B/S架构的经验,但是正是经验害了这些创新业务。众多的企业软件公司在移动创新实践上,先基于HTML5开发个手机网站,然后外面加一个native的App外壳,实际上等于写了一个简单的浏览器再把基于Web的手机网站嵌套在里面。

  尽管这种延续传统Web时代经验的做法带来了业务更新的便利性,但是与此同时彻底牺牲了移动背景下的“优质用户体验”“丰富的设备功能”“高效的通讯能力”等等SOLOMO(Social Local Mobile)相关特性。Web套壳的App,永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移动APP更谈不上创新的移动App。目前国内融资顺利的数个SaaS领域创新公司无不是在创新上充足的发挥了移动特性,而不是简单的新瓶装旧酒,包装概念假装做业务。所以经验是把双刃剑,能够延续价值同时也抹杀着创新能力。传统ISV在移动转型上这种表现尤为突出,经验特别是技术经验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移动创新的负资产。

  3、 “搬家式”的移动化思路是彻底的错误

  新一轮的企业软件领域革命是以“云+端”架构为技术基础的,而业务革新以“O2O”为最突出的代表。“创新”贯穿着企业互联网化的整个脉络,有很多企业在移动化的过程中做了一些创新,但是企业移动化只是企业互联网化的一个中间状态,绝对不能当成最终目的。比如我们不能说“屈臣氏做了App,就算在O2O的大环境下完成了向互联网过度,如果不做模式创新和彻底的互联网化改造,做了App的屈臣氏还是我们熟悉的商场中的那个屈臣氏。”

  对于传统的企业软件领域更是如此,固有PC端的软件不能因为可以在移动端使用就说搬家式的移动化就是企业互联网化创新的全部,反而这种饮鸩止渴式的做法会影响真正的创新。纵观今天互联网的格局(因为移动已经成为互联网接下来10年最重要的载体,因此不再区分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过去10年曾经风光的网站被大量的留在PC时代,例如人人、豆瓣甚至QQ、新浪和网易,取而代之的是陌陌、微信、Zarker、我叫MT等等移动创新业务。

  因此无论是我们今天说的狭义的互联网抑或是企业软件或传统企业,真正互联网化的未来就是基于创新的技术、产品以及创新的模式,才能赢得最终的胜利。而“搬家式”的移动化思路,很多人很多企业还是盲目跟风,没有分清楚业务未来的发展需要的到底是“企业移动化”还是“企业互联网化”,本质上这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中国企业软件领域的互联网化革命到达爆发点

  “去IOE”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软件领域公认的趋势,逐渐变成潮流。但“去IOE”只是一种表现,根源来自“企业互联网化”变革的需求。企业互联网化,不仅需要“互联网的思路”、“互联网的人才”,更需要“互联网的技术”。而互联网公司是很少使用或者几乎不用IOE这种高度集成化的技术产品的。同样,传统企业软件市场,向互联网迈进的过程中,必须拥抱互联网的技术,这就加速了“去IOE”的步伐。

  传统的ISV和SI接下来面临的转型困境不是一时的,而是“非生即死”的转折。企业互联网化过程中对“云+端”“云端一体”的迫切需求,让传统ISV和SI不知所措。如果传统ISV以及SI不能充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尽快掌握移动开发的能力,那么剩下的价值就只是维护好既有B/S架构的企业软件产品,保障客户既有业务的安全。而服务企业互联网化变革,打开新市场的机会则留给了众多后来者和有创新能力的互联网公司。

  但是这一阶段也出现了一批帮助传统ISV和SI向互联网领域转型的公司,赋予他们服务企业互联网化市场的能力,例如像SDN领域的云杉科技这种销售云平台产品的公司,帮助传统IDC从主机转向云服务市场。再比如众多的B2D面向开发者服务的互联网公司,如个推、七牛、云之讯、ping++等,将某个领域核心的互联网能力以服务的形式开放,帮助简化企业互联网App的开发难度。还有像APICloud云端一体的移动应用平台,赋予众多掌握网页技能的工程师快速开发高品质App的能力,让传统ISV和SI顺利实现技术和业务转型。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哪怕是在中国。

  在国外,企业软件市场的变革更是彻底,虽然前不久疯传的Oracle以440亿美金收购Salesforce是个谣传,但是从侧面都能体会传统ISV和SI对企业互联网化变革的寒意,云服务的率先崛起带动了一大批创新型公司快速杀入企业互联网化市场,成就了众多创业者。而国内,这一趋势刚刚引爆,接下来市场看到的将是“大量的死亡和大量的新生”。

  那你,传统ISV和SI的朋友,你会是重生的那一个么?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LeShop.ch采用红帽私有云平台创造..
下一篇入云必备:云环境下的合规性保障..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