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为什么好多公司要费劲DIY私有云?
2015-04-09 10:55:49 来源:36Kr 作者:【
关键词:私有云 公有云
 
去年10月,下着雨,我和英国人Simon Wardley站在纽约一条湿漉漉的人行道上,争论着云服务的未来。

  去年10月,下着雨,我和英国人Simon Wardley站在纽约一条湿漉漉的人行道上,争论着云服务的未来。
  Simon认为,因为规模大,公共云在成本上占优势,为特定组织所建的私有云则不然。这点我非常认同。Simon进一步推论说,正因为如此,在To B市场上,公共云的占有率和占有深度更强。这点我非常不认同。

  Simon那一套观点的理论基于经济学里的经济人假设:如果用公共云的成本低于用私有云的成本,经济人必然会选择公共云。
  我承认,随着时间的推移,公有云的成本会越来越低。不过,正如Avi Deitcher一篇博客的标题发问,《AWS的价格会遵循摩尔定律吗?》(注:AWS即Amazon Web Service,是亚马逊的云服务)。按照摩尔定律,同样性能的芯片,每隔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价格会下降一半。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并不会。服务不等于纯粹的芯片,服务还包括许多其他的投入,比如人力资源。公有云成本的降速很快,不过不会像摩尔定律预言的那么快。
  AWS比自己建立私有云便宜得多,而且,AWS三年内价格下降了56%,伴随着这个趋势,二者的价格差会进一步拉大。Avi Deitcher计算了一下,如果一个公司有600个计算单位,三年时间里,用AWS的话,支出约为110万美元,自己DIY私有云的话,支出约为230万美元。
  这个计算结果很有意思。既然可以用公有云可以省下这么多钱,为什么那么多企业建私有云?为什么沃尔玛最近还说要建一个超大私有云?
  美国东部有一家银行(例子并非虚构,但原作者未透露具体名称),它DIY私有云,有近12万一对一映射到硬件上的服务器映像,即,它有12万个计算单位。由于规模效应,它的单位成本会低于DIY私有云的小公司,但是高于AWS。粗暴地估算一下,它DIY私有云的总成本接近 ( 110 + 230 ) / 2 * 120000 / 600 ≈ 34000 万美元 = 3.4 亿美元。
  这家银行有约4000个开发人员,年IT预算约7.5亿美元。所以,我刚刚估算的数字还在合理范围内。
  如果该银行现在将相关业务全部转移到AWS上,忽略掉转移成本,该银行能省下什么?
  三年下来,省下的成本接近 34000 – ( 110* ( 120000 / 6 ) ) ≈ 12000 万美元 = 1.2 亿美元。相当于每年省下4000万美元。
  重申一遍,这个公式是忽略了转移成本的,同时,也忽略了AWS价格逐年下降的趋势。本文的估算方法非常粗略。
  4000万是一大笔钱。但是,考虑到该银行的年总收益为340亿美元,年净利润为100亿美元,4000万只是利润的0.4%,而放弃全部的云基础建设,转移到AWS上,是一个伴随着高风险的重大决策。
  这正是那些鼓吹公共云的人所忽视的。公共云占据了价格优势,但是对于很多公司来说,使用公共云的投资回报率没有高到一定程度,让他们愿意放弃对自己数据和业务的掌控,承受来自第三方的风险。所以我觉得,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私有云依然有存在的意义。
  这里要提到另一个常见的观点:公司可以把新增的工作负荷放到公有云上去,既有的东西就继续在公司内部运作好了。换句话说,这种观点的另一层意思是,可以将一部分工作负荷转移到公有云,而将最核心的系统保留在公司内部。肯定有公司这么做,但它们的情况一般有点特殊,它们的工作负荷通常是离散的、时变的。总的来说,这种做法是最不讨好的。它徒增复杂性,风险也不会比全盘转移到云端小,而且,根本省不了几个钱。
  说来说去,如果你觉得奇怪,这些公司为什么没有愉快地采用公有云,不是因为他们傻,而是因为他们需要仔细权衡风险和收益。
  Simon,你觉得我说的对吗?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105年,混合云闭关修炼之后开始..
下一篇转型云计算 蓝鼎控股15亿收购高升..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