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阿里财报传播为什么突出云计算业务?
2015-08-13 11:39:10 来源:创事记 作者:【
关键词:阿里 谷歌 人口红利
 
华尔街是比较现实的,只要你未达一帮分析师一丝预期,就算你还是稳健增长,股价承压依然很大。受2015年Q2财报影响,阿里昨日美股股价开盘跌逾6%,收盘跌逾5%。

  华尔街是比较现实的,只要你未达一帮分析师一丝预期,就算你还是稳健增长,股价承压依然很大。受2015年Q2财报影响,阿里昨日美股股价开盘跌逾6%,收盘跌逾5%。

  这应该与财报中营收与平台交易额增长放缓有关。当然也有人民币升值、科技板块整体下滑等原因。

  对比财务数据,阿里营收、平台GMV增速确实呈放缓趋势。比如Q2营收约为32.65亿美元,同比增长28%。此前三季,同比增幅在40-55%之间;Q2交易总额(GMV)约合1090亿美元,同比增34%,而此前三季都在40%—49%之间。

  但股价反应忽视了阿里结构的变化:天猫成长依然强劲;阿里净利同比大幅提升;而储备很久的阿里云,则呈现爆发性增长态势:财报显示,阿里云Q2收入4.85亿元,同比增长106%,是阿里收入增速最快的业务。

  昨晚,阿里云业绩被一帮人刷屏。在我看来,它确实是驱动阿里下一轮成长的焦点之一,没有它,阿里不太可能真正打通所谓云+端,会受困于整个市场的变迁。

  你应该看到阿里增幅放缓的真正原因:一、外部经济环境疲弱,阿里基数与市占过大,面临一定的边际效应递减挑战;二、过往依托的人口红利以及对应的流量红利,已步入一个瓶颈期,而大数据红利还没真正释放出来;三、阿里从PC向移动的迁移刚过半不久,这一过程对PC端倚重的流量变现的效果广告,有一定抑制;四、2014年下半年至今,阿里进行了一轮战略调整,单纯的数量增长让位于有质量的增长,生态体系与商业模式已开始发生变化。

  然后你再体会,大半年以来,马云与逍遥子等人的关键词,为何是国际化、中国农村、无线与大数据。

  国际化、农村,两个方面基本上属于开源,即通过新的市场区域弥补成熟的中国城市市场成长落差。而无线化与大数据,则属于驱动阿里平台与技术转型的抓受,它们必须为未来10年甚至更久的周期,奠定技术基础。

  而这两大方面,都有赖于阿里云服务的快速扩充。因为,跟10年前基于PC端的流量获取不一样,无线时代的增长不是依赖人与商品的连接,而是人与服务、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连接。

  想一想这两个话题:一是去年年初,马云为何以邮件形式发布未来10年战略,即基于云+端模式的从IT到DT的战略转变;二是阿里IPO的盘子中,阿里云为何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业务,与零售平台并列。

  因为,无论是无线化还是大数据,它们的实现途径都是云计算的模式,这是一场中国基础设施的革命。这正是去年以来,阿里云在中国乃至全球疯狂拓展的真正原因:它已与中国大半地方政府建立了平台级合作,大都涉及一个区域完整的信息化工程。而它与政府关键部门的合作,直接撬动了更为深入的领域,比如阿里云与铁道部、中国海关的合作。此外,阿里云在更多行业的渗透,越来越快。

  截至目前,可以这么说,阿里云已成为中国互联网企业里无可争议的“公有云一哥”。它的目标是,成为新一轮中国信息化、融合经济模式的水电煤。

  如果你查询一下,阿里应该是诸多IT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少见的公布具体云计算数据的企业,在全球市场也不多见。在我看来,这体现出它的一种自信。

  阿里云的优势在于,它从阿里的平台诞生,当阿里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商平台后,它无形中也拥有了成为全球第一大云服务企业的潜力。过去它隐形阿里背后,如今它开始日益独立。

  这得益于阿里的开放平台价值。Q2财报显示,阿里自己的收入确实比不上许多巨头,甚至也不比不上京东,但它的平台效应,远非京东们可比。在依托区域经济(中国)、撬动全球经济方面,至少目前,阿里在全球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

  你能看到,市场上有无数的企业从事云计算服务,其中拥有核心技术的很多。光是美国一帮科技巨头就让人眼花缭乱。但是,可以这么说,在全球科技界,阿里比IBM、苹果、谷歌、亚马逊等巨头具有拥有更为庞大的开放整合力量,它的落地服务能直接触达全球更多的政府、行业、企业、无数的民众。市场上的许多云计算企业,只能提供一些核心模块,阿里提供的是架构与技术支撑体系。

而且,一个容易为人忽视的方面是,阿里云是少见的经过高强度的验证的庞大服务模式。每年的双十一、双十二,没有哪家企业比它经受的考验更多。

  4.85亿的季度营收,放在阿里体系里,确实有些不足道。但是,一种架构与技术支撑体系产生的号召力,不是财务数字所能掩盖的,阿里云已经具有统摄中国乃至全球技术资源的能力。在前不久阿里云北京大会上,当我看到半导体巨头英特尔现场设置了一个展位,渲染它如何参与阿里云的项目,颇让人感到,在直接撬动现实经济上,阿里创造的集成服务,将为全球许多企业带来巨大商机。

  从这一点出发,去体会阿里的“去IOE化”举动,可能更有体会。可以这么说,马云之所以去年敢说未来会建立全球电商的游戏规则,某种程度上,正是这种强大的商业力量,带来的技术集成机会。说得直白一点,就是说,至少在电商领域,阿里将是全球最大的系统集成角色,跟着它,有生意做。

  事实上,英特尔前不久与阿里建立了战略合作。而中国许多原本发展有些被动的企业,比如浪潮们、用友们,已借助阿里云,重新激活自己的业务,并引发资本市场的价值重估。

  浙江省交通信息中心主任、学者型官员韩海航有句话,让我感受很深。他说,中国如果没有阿里这类企业,绝不可能建立起一个真正的云计算大市场。而在我看来,阿里的国际化,如果没有阿里云服务的国际化,以及它所支撑的线下基础设施的国际化,想要实现,也会是空中楼阁。

  当然,阿里云的整体体量还很小,从财务上真正驱动阿里还很早。即便IDC数据显示,2014年阿里云中国公有云市占第一,超过亚马逊、微软、IBM中国云服务份额总和大。SunTrust分析师预测,到2018年,阿里巴巴云计算业务收入将达12亿美元。相比波及整个中国社会层面的新一轮信息化进程、无线化运动,阿里云的营收几乎可以说沧海一粟。

  但是,我敢断言,阿里云的拓展速度,决定着阿里整体撬动全球的速度。在中国,新一轮信息化基础设施正在高速建设中,除了三网融合、宽带工程外,它的红利主要是覆盖有着6亿多农民的农村;而在全球,下一个10亿用户,则是那些发展中国家的人们。这需要巨大的投入与资源整合。

  截至目前,除了中国大陆,阿里云已在美国、中国香港、中东、新加坡、日本以及欧洲等地部署数据中心。7月29日,阿里宣布将对阿里云战略增资60亿元,用于国际业务拓展,云计算、大数据领域基础和前瞻技术的研发,以及DT生态系统的建设。

  去年阿里IPO前,我曾经说过一句话,阿里云业务单独分裂,被装到上市公司,算是很有良心的。因为,有了它,阿里上市公司的未来,投资价值会获得更多重估机会。2015年Q2的华尔街不买账,等这一业务日益独立为新的平台,甚至成为分拆、独立上市的时候,那些分析师们可能又要屁颠屁颠地写报告了。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5 IBM云计算开发者大会在京盛..
下一篇互联网+司法,腾讯“云+计划”棋..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