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首个国家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谋划农业"互联网+"
2015-08-20 09:58:58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关键词:农业科技 主体介入
 
8月18日,贵州省与农业部签订《国家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贵州分平台建设协议》,成为全国首个国家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落户省份。

  8月18日,贵州省与农业部签订《国家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贵州分平台建设协议》,成为全国首个国家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落户省份。

  实际上,近年在贵州,农业正在成为新的香饽饽。新的生产主体介入、园区化的生产方式、“互联网+”给生产领域及销售领域带来的改变以及新金融方式的衍生,将对贵州传统农业带来巨大改变。

  互联网+下的农业生产者

  以后农业生产的主体是什么?或由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新型职业农业、各级农技推广人员、农业专家、各类农科院所组成。

  贵州省在拟定2017年对云平台智农通服务覆盖对象时,列出的主体如上。根据官方消息,8月18日,贵州省与农业部签订《国家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贵州分平台建设协议》,成为全国首个国家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落户城市。

  合作双方拟将贵州打造成为“互联网+农业”示范区,具体方式包括:建立贵州农业大数据,在9个市(州)及贵安新区整建制推进智农卡和智农通服务,建成云平台集成应用示范县10个,云平台集成应用示范园区100个,新型职业农民建档300万户。

  此外,根据贵州省农委今年制定的《贵州农业云平台建设工作方案》,贵州将从顶层设计上对全省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进行全面系统谋划,主要是针对生态畜牧业、茶叶、辣椒、火龙果、猕猴桃、马铃薯、薏苡、食用菌、大鲵等特色优势产业,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平台,以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农业信息化、农业生产监测预警能力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能力和水平。

  这只是贵州省近期在农业方面发力的动作之一。

  根据公开报道,此前不久,贵州省农科院与华腾、利康农、贵豪三家农业科技公司正式签署产业合作推进协议,农业科研机构直接参股农业企业,科技人员则以兼职兼薪、入股分红的方式参与生产。在传统农业生产领域,这亦被视作改革。

  农业增速领跑全国

  在农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政府的规划力度明显加强。

  根据贵州省农业委员会官方网站记录,几天前,贵州省绥阳县召开的农业示范带规划座谈会上,便对当地高速公路沿线农业提出了“五化五目标”。五化包括市场化、规模化、景观化、产业化、规范化。具体种植的品类及面积亦有细化,包括“种植蔬菜5万亩、种植花卉3万亩、种植经果林2万亩、实现产值10亿元、坝区田亩产超1万元”。当地官员亦提出要求,要“创建5个2000亩以上的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创建20个500亩以上的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实现“一镇一特,一村一品”。数据显示,贵州省各级农业示范园区已达769个,省级示范园区326个。当地官方人士认为,2014年和今年上半年,贵州农业增加值增幅均列全国第一,园区的生产方式在其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电子商务的引入也强化了当地高层对“园区”生产方式的认可。

  据人民网的报道,8月17日,贵州省委书记、省长陈敏尔在对电子商务产业园的观摩中表示,各个市(州)、地区应该尽快找到产业园建设的“感觉”,找到自己的强项和定位,搞不好工业也可以搞农业园。

  园区生产方式的推广,必然导致生产主体与农产品的集中,相应的金融产品由此衍生。

  上月底,贵州省农委、贵阳市政府、贵州保监局出台《贵州省贵阳市2015年政策性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其中明确,以生猪和蔬菜为投保目标,农产品一旦跌破保险约定的目标价格,保险公司将给予补偿。

  当地官方媒体详细记录了此次金融试点:贵阳市范围内的部分蔬菜、生猪价格重点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大户作为2015年农产品价格保险投保人,生猪投保总量达10万头,蔬菜投保基地达3万亩次,保费则由省级财政、市级财政、投保人三方按5:3:2的比例分摊。

  官方解释,政策性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政策的出台,主要是为减少农民在种植方面因天灾人祸造成的自然风险以及减少市场价格波动造成的风险。

  这也是贵州对率先实行的“政府+银行+保险+企业+农户”的农业金融运行模式的补充。按照官方计划,贵州将逐渐扩大试点地区和投保的农产品范围,预计到2017年实现菜篮子主要产品重点区域、重点企业价格保险的全覆盖。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中兴通讯提速云计算 助力中国联通..
下一篇贝瑞和康牵手阿里云 云计算成基因..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