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何宝宏:云服务主战场转向行业云
2015-09-28 10:41:22 来源:人民邮电报 作者:【
关键词:何宝宏 云服务
 
“云计算正在迈入2.0时代,伴随着公有云市场的混战告一段落,云服务市场的主战场正在转向行业云市场。”在2015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中国信通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副所长何宝宏对《人民邮电》报记者表示,自2008年概念兴起至今,云计算已经走过了热热闹闹的7年。

  “云计算正在迈入2.0时代,伴随着公有云市场的混战告一段落,云服务市场的主战场正在转向行业云市场。”在2015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中国信通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副所长何宝宏对《人民邮电》报记者表示,自2008年概念兴起至今,云计算已经走过了热热闹闹的7年。这7年,云计算经历了存在Bug的试验性1.0时代,真正可用的2.0时代正在来临,市场的争夺焦点开始从公有云市场转向行业云市场,面向企业和行业的云服务正在兴起,云计算市场格局将重新建立。

  互联网技术普遍存在“7年之痒”的定义。何宝宏指出,一个新技术从诞生或引起关注到第7年就应该有个“交代”了。“7”是一个非常神奇的数字,代表着循环和周期。如果从摩尔定律上看,“7年之痒”意味着两个产品周期。

  今天,云计算正在遭遇“7年之痒”。从市场发展看,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就是云计算市场正在进一步成熟,行业云服务开始兴起。相比较面向个人的公共云服务,行业云服务无论是在可靠性、安全性还是在服务质量上,都有显著提升。

  “在行业云时代,电信运营商的优势将凸显。”何宝宏表示,电信运营商拥有网络、IDC、渠道、品牌影响力等资源。在公有云市场,互联网公司凭借创新取得了竞争优势。而在行业云市场,互联网企业的优势将被削弱,电信运营商和IT厂商的优势则会逐渐凸显。可以预见,未来几年运营商的云服务将会得到快速发展。

  行业云的兴起,将给业界带来更大的盈利空间。何宝宏认为,面向个人的云服务往往都是免费的,而面向企业和行业的云服务则是收费的。这将为整个云计算产业的发展注入更多的商业动力,“意味着行业整体可以赚钱了”!

  在公有云市场格局基本确定的同时,开源领域的争夺也尘埃落定。目前,OpenStack以69%的市场占有率、400多家企业的支持,在2014年成了云计算开源组织中最大赢家,没有之一。“OpenStack的胜出,意味着地位争夺的游戏基本结束了,该走的人都已经走了,剩下的就是踏踏实实干活的人。”何宝宏如此说道。

  云计算市场的生态系统也正在建立。“不仅软件产品需要生态系统,云计算也需要生态系统。”何宝宏表示,随着OpenStack得到市场的认可,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基于OpenStack建立生态链,这对于整个市场的发展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迈入2.0时代,云服务的商业模式也开始转变。“如果说1.0时代的收费模式是以用户为中心,按需分配、按量付费,那么2.0时代则是按质收费。”何宝宏表示,相比传统软件以制造商为中心、用户无论使用与否产品都是一个价格的模式,云计算1.0时代进步了,它是以服务为中心的按“量”收费模式。而到了2.0时代,这一模式更加进步了。云计算2.0时代将会根据安全性、可靠性和服务能力等分级,从按“量”收费发展到按“质”收费的商业模式,以用户为中心,而不是服务商,更不是软件制造商。

  “云计算2.0时代更关注数据资源。”何宝宏表示,云计算时代数据成为核心资产。云计算1.0时代业界关注底层技术,2.0时代则更关注数据资源。云计算的利息就是大数据服务。银行汇聚海量散户的小额资金,形成可以动态弹性调度的资金池,向需求方提供大资金服务。云计算则汇聚万物互联后的各种数据,形成可以弹性计算的数据池,向需求方提供大数据服务。

  对于业界关注的个人隐私保护问题,何宝宏表示,目前业界在个人隐私保护上尚未发生大的安全事件。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明,安全虽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但是当所有人都在关注这个问题的时候,这个问题事实上已经得到了解决。对于当前的云服务而言,可靠性的问题更值得关注。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云计算助力医疗创新 无胶片影像时..
下一篇小米宣布使用微软Windows Azure公..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